《中国高校异闻录》06

作者: 夏槿11 | 来源:发表于2019-12-17 21:58 被阅读0次

前一章

六、青年教师座谈会

刚上完第一次课,张路岩便接到通知要参加学院组织的“青年教师座谈会”。

外国语学院的会议室很小,坐了十几位老师便显得拥挤不堪。说是“青年”教师座谈会,但参会老师的年龄大都在30-40岁,有人满脸沧桑,有人两鬓斑白,还有大腹便便的孕妇。最有“青年”感的除了张路岩,就只有跟她一起入职的德语系的吴启了。

上座是一位年过半百的男老师,他身穿一件旧式灰夹克,两鬓斑白,正低头记录着什么,还时不时打个哈欠,神情疲倦,这便是新上任的院长李满。院长旁边坐着一个与其年纪相仿的留平头的男老师,正小声向院长介绍着什么。他一张口便露出参差不齐的发黑的牙齿,这位应该就是书记沙志忠,他已是“两朝元老”了。主持会议的是个三十来岁的女老师,那是主管教务的徐玥。在田依依的熏陶下,张路岩对院里老师的情况早已烂熟于心了。

徐玥首先开腔:“老师们大家好,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这个会议。院长和书记都非常关心咱们青年教师,想了解一下大家在教学、科研、生活等各方面遇到的问题,以及大家对学院工作的建议。下面请书记讲两句。”

沙书记清清嗓子,先看向身边的院长:“这位就是咱们学院新来的李院长,想必大家都见过了吧。我呢,大家就更熟悉了,我在外国语学院当书记已经是第五年了,跟各位老师就像一家人一样。大家都知道,咱们院一直非常重视青年教师,之前也召开过这样的座谈会,效果非常显著。比如去年咱们有老师提出:由于外院女多男少,建议把一部分男厕所改为女厕所,这就是个很好的建议嘛,现在我们已经着手改造了。今天也请大家畅所欲言啊!院长,您再讲两句?”

李院长放下了手中的笔,抬起头来环视一下会场,才缓缓开口道:“各位老师、刚才、徐老师和、这个、沙书记、已经说了很多。我这个人、说话不喜欢拐弯抹角、咱们就开门见山、有什么说什么……”他的语速极慢,一字一顿,让人有种想快进的冲动。后来张路岩才知道这位颇具学究气质的院长名叫李满,但老师们私下都叫他“李慢慢”。

领导们的开场白结束后,徐玥说道:“好,老师们可以发言了。”会场却一片安静,徐玥动员了半天还是无人搭腔,最后她只得按顺序点名。

第一位被点到的女老师站起来,面带微笑地说:“感谢院长和书记为我们青年教师举办了这次座谈会。我进入外院七年了,感觉这里就像一个大家庭,领导们平时对我们关怀备至,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后面几个老师的发言也大同小异,张路岩正在思考自己要说什么,却听到一个迥异的声音。

“李院长,我想反映一下青年教师评职称难的问题!”

说话人是一位中年男老师,他的眼睛小得眯成一道缝,却透出凌厉的光。“据我所知,其他大学评副教授只需要发两三篇普通期刊就行,为什么我们要求四篇A刊?我想代表所有青年老师问一句:评职称的标准这么苛刻,让我们何去何从?”

这句话像一块巨石投入一潭死水中,刚才还沉默的老师们纷纷议论了起来:“就是,咱们比人家评教授的标准还高!”

“全国外语类的A刊才有几个啊,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张路岩是进入北滨大学后才听说发表论文的期刊杂志也分三六九等的。比如人文社科类的期刊杂志就分为A刊、B刊,国家级普通刊物、省级普通刊物、大学学报、会议论文集等许多种类。其中对老师们最重要的莫过于A刊了。

所谓A刊,即由国内一流高校安华大学评选出的顶级期刊,A既是安华大学的首字母,又暗含“顶级”之意,A刊也是北滨大学评职称的硬性标准。但外语类的A刊全国只有不到十本,还有很多是双月刊、季刊,可谓僧多粥少,这就导致“发A刊”成为了横亘在青年教师面前的一道“万里长城”。

李院长不疾不徐地说:“老师们别急,这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学校也有学校的规定,重点大学、跟普通大学的要求、肯定不一样。重点大学、跟普通大学的职称含金量、也不一样……”

书记补充道:“我们好几年前就跟学校反映了外语类A刊数量少的问题,学校说得上会研究,请老师们再耐心等待一下。”

“前年就说要开会研究,这都一年多了一点消息都没有,学校是不是在搪塞我们?”刚才的小眼睛男老师不依不饶。

“我的师弟在普通高校马上就升教授了,而我快十年了还是个讲师,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没想到老师们突然间群情激奋,院长和书记也有点慌了。就在场面即将失控时,张路岩身边的吴启突然开口道:“老师们先别激动,关于发论文的问题,我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大家停止了抱怨,齐刷刷地朝吴启看去。

“我是今年新入职的老师,不过我在博士期间已经发表了12篇论文,其中还包括两篇A刊。”吴启得意满满地说,“从我的经验来看,我认为老师们应该拓宽思路,必要时可以调整一下研究方向。比如我的专业本来是语言学,但这个方向的A刊非常少,于是我在读博期间就把目光投向了国家倡导的‘经典外译’,最后选定了‘儒家典籍在德国的译介’这个课题。由于课题非常有现实意义,资料又丰富,发论文自然就容易了……”

老师们默不作声,都用一种嫉妒、愤恨又无可奈何的眼神死死盯着吴启,大有要把这个叛徒拉出去斩首的意思。李院长却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赞许道:“吴老师说得太好了!老师们还是应该多找自身原因,及时转换思路,调整方向,这样还愁发不出论文吗?”他一激动,语速也快了许多。

其他老师仍不甘示弱,相继提了授课任务重、硬件设施差、无奖励机制等诸多难题,院长和书记都用“这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和“正在跟学校协商解决”一一化解。

座谈会持续了4个半小时。当夜幕完全降临,老师们也精疲力尽之时,才终于有了要散会的氛围。

徐玥还在例行公事地问着:“老师们还有没有其他问题?”突然,沉默许久的那个孕妇抬起头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领导们也不好视而不见,只好问道:“郭老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孕妇说道:“我说一个不太重要的事啊,咱们学院门口不是有很多流浪猫吗,它们有时上课也会跑到教室里来。我现在怀孕了,对猫毛过敏,能不能请领导处理一下,比如在某处安个猫窝,让它们别再跑进来啊?”

众人面面相觑,哑口无言。书记却爽快地说:“郭老师这个提议很好嘛!我明天就让办公室严老师去解决。好,老师们还有其他问题吗?没有的话,咱们的会就开到这儿吧!”

话音刚落,一只花猫便跳上窗台,它的眼睛在月光下闪着狡黠的光。

后一章

相关文章

  • 《中国高校异闻录》06

    前一章 六、青年教师座谈会 刚上完第一次课,张路岩便接到通知要参加学院组织的“青年教师座谈会”。 外国语学院的会议...

  • 《中国高校异闻录》05

    前一章 五、第一堂课 张路岩回到宿舍后,马上打开了曲树波给她的那份研究计划书,没看两行就皱起了眉。那似乎是翻译软件...

  • 《中国高校异闻录》04

    前一章 会议结束后,张路岩回到宿舍赶忙把学院官网上的教师信息仔细研读了一遍,把每个人的履历、职称、发表的论文、申请...

  • 《中国高校异闻录》07

    前一章 七、意外的邀约 几天后,外院教学楼后就建起了一个猫窝,猫儿们从此告别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搬入了崭新的“教工宿...

  • 《中国高校异闻录》08

    前一章 八、十二阿哥 长假过后,吴启又跟张路岩在食堂吃过一次午饭,这次是他又看到一个日本财团的项目,非推荐张路岩申...

  • 《中国高校异闻录》03

    前一章 办公室里传来一个男人在讲电话的声音。“对,这里是日语系办公室,学籍的事不归我们管,得找教务处。……我不清楚...

  • 《中国高校异闻录》02

    前一章 整个八月,张路岩都窝在宿舍里埋头于高永斌布置的任务,日子忙碌而充实,她感到浑身充满干劲。 月末,宿舍里搬来...

  • 《中国高校异闻录》01

    “小姑娘,去北大呀?” 张路岩被出租车司机问得一愣,几秒后才反应过来。“对,北滨大学。” 司机缓缓启动车子,有一搭...

  • 《中国高校异闻录》09

    上一章 九、迟来的读书会 据说北方的秋天很短,寒风乍起便一秒入冬。但张路岩入职这年很幸运,进入十一月后仍然微风和暖...

  • 《中国高校异闻录》11

    前一章 双十一那天晴空万里,“爱在金秋”大型相亲交友联谊会如约而至。张路岩和田依依坐着主办方的大巴来到了近郊的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高校异闻录》0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ge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