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说到唐雎出使秦国,不辱使命,成功化解国家危机,用口舌避免了一场干戈。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唐雎的斗志瞬间被点燃,激昂慷慨,反转局势;那么,面对比自己弱小的赵国时,他会张牙舞爪作威作福吗?
魏国信陵君出兵,帮赵国击败秦军,赵王感恩戴德,打算亲自去郊外迎接信陵君。临行前,唐雎对信陵君说,臣曾听过这样的话:有些事不能让人知道,有些事不能不让人知道,有些事不能忘记,有些事不能不忘记。信陵君被这几句弯弯绕的话搞得一头雾水,请教唐雎这是啥意思。唐雎解释说,有人恨我我不能不知道,我恨别人不能让人知道;别人的滴水之恩我不能忘掉,我施恩于人这事我必须忘掉。您救赵国于危难中,这是大恩大德。赵王要亲自恭候您大驾,猝然见到赵王,还望您能忘记自己施恩于赵这件事。信陵君听后心领神会,答应他会谨遵教诲。
这是《古文观止》里关于唐雎的另一名篇《唐雎说信陵君》。
初读这篇文章,曾被结结实实地感动到。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高冠长服的清瘦长者,目光矍铄,神情凝重。全文短短两百字,唐雎的一片丹心跃然纸上,令人动容。他的人格魅力,让我久久难忘。
一、直言进谏
战国时代群雄争霸,各国竞相招贤纳士,招兵买马壮大势力。“士”,应运而生。这一阶层,或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超的武艺绝学。他们心怀抱负,投奔明君,通过为国效力,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唐雎是魏国臣子,在他身上有着典型的“士”风。信陵君出兵击败秦国,赵王感恩戴德,此时正值信陵君春风得意之际。按理说,主人正在兴头上,说些应景话,锦上添花,博主人一乐,是人之常情。可唐雎不,这个耿直的倔老头竟很“不识时务”地教育起主人来,先上一堆弯弯绕的话,又苦口婆心地解释一番,循循善诱,润物有声。他在为信陵君担心。担心什么呢?这点儿成就会不会让信陵君好大喜功,骄傲自满。
毛主席说过,骄傲使人落后。拿自己太当回事的人,最后都输得很惨。唐雎是老司机,深谙此理,他冒着被信陵君不待见的风险,言辞恳切地进谏对方,足见其对主人的一片忠心。
世态炎凉犹如云卷云舒,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最难得的是,当你志得意满时,耳边还能听到真心话。这时肯对你讲真话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这个故事里,唐雎看似在给信陵君“泼冷水”,实际上,他充当了镜子角色,让信陵君反观自省,照鉴自己。这种人多么难能可贵啊!
二、施恩不图报
唐雎对信陵君的这番话可谓推心置腹,最后他将落脚点定格在希望信陵君忘记自己恩德这一点上。“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臣愿君之忘之也。”这几句话,我越读越感动。唯有胸怀天下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大部分人,都施恩图报。社会上总有 “大善人”资助穷学生的新闻,电视上“大善人”对着镜头,拿着红灿灿的钞票,笑容满面。站在他对面的,是臊眉耷眼的穷学生。还有,逢年过节,领导们手握红包慰问贫困户,嘘寒问暖中完成了一场拙劣的表演秀。每次看到这里,我都忍不住想吐。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当然,你也可以说,人家掏了钱,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光环。这话不错,可我总觉得,还是差点意思。你有没有想过,对那个穷学生、那个贫困户来说,这一幕会不会成为终生的耻辱?
人是有尊严的动物。没有人生来愿意被人施舍。当你施舍给别人好处时,千万别指望那人一定感激你。相反,他有可能会恨上你。恨你,是因为他觉得你用你的“臭”钱夺走了他的尊严。
人有尊严,国家亦然。唐雎让信陵君忘掉施恩于赵这件事,一方面是他宅心仁厚君子之风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深知人性阴暗和人性善变的道理。让信陵君施恩不图报,其实是在保护信陵君。想想看,战国时代局势复杂,兵荒马乱各为其主,一切关系都以本国利益为前提,敌友难分,今天的盟友说不定就是明天的敌军。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仗着自己有功就轻慢别国,很可能会把盟友逼成敌军。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现在,你还认为唐雎是在给信陵君“泼冷水”?你错了,他是在救信陵君的命!没有高屋建瓴的眼光和忠心耿耿的情义,断不会这样赤诚以待。你说,唐雎好不好?!
三、识英雄重英雄
唐雎一番劝谏,用心良苦,看得我感动不已。然而,更令我感动的,是信陵君最后的反应。听完唐雎情真意切的话语,信陵君只说了五个字:无忌谨受教。看得出,他对唐雎这番话心悦诚服,五体投地!
古人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雎这匹“千里马”再好,若遇上昏主也得抓瞎。信陵君是谁?魏国公子,名无忌,是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以仁爱宽厚,礼贤下士闻名于世。相传在他门下养着食客三千,这些人里,不乏像唐雎这样的雄才大略之才。魏国正因为有信陵君辅佐,别国才不敢来侵犯。历史上,信陵君的结局很让人唏嘘。他常年被魏王猜忌,后来郁郁而终。他死后第十八年,魏被秦所灭。
于信陵君而言,唐雎是人才;对唐雎而言,信陵君是恩主。只有在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人,才能领悟到彼此之间举手投足的深意。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懂你的人,怎么着都懂你,不懂你的人,说再多也白搭。
唐雎是士,士为知己者死,所以他敢为人所不敢为,给正逢得意的主人“泼冷水”;信陵君为主,能保持清醒,肯放下身段,甘愿受教,内心不是一般的强大。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接受另一个内心强大之人的逆耳忠言。这种棋逢对手的默契,是灵魂与灵魂的相视一笑。两者都很了不起,他们的胸襟着实令人敬佩!
相比之下,魏王心胸狭窄,强烈的嫉妒心让他容不下比自己更强的信陵君。他不断打压信陵君,其结果就是,信陵君死,魏国亡。
读《古文观止》时,心里时常能感到阵阵暖流涌动。这部由清代人吴楚材、吴调候编纂的古书,是学习文言文的经典教材,凝练优美的字句传达出的不仅仅是文学之美,更有中国历代人文精神的灼灼光辉。好多次,我都为书中历史人物的正直和纯真深深感动,直到泪水打湿眼眶。仁义礼智信,真的不是口号。古人的那种境界,只能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来诠释。
到今天,我们的神州飞船能载人飞入太空,铁路长龙能绵延千里爬上世界屋脊,我们上天入地,貌似无所不能,而一些看不见却弥足珍贵的东西正在大踏步离我们远去。放眼望去,明月还是那轮明月,人间还是那笼人间,灯火依旧,而“士”已不在……
2017.1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