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鱼的味道

作者: Schwartz_L | 来源:发表于2022-06-09 11:08 被阅读0次

          初接触熏鱼的时候,是在上海读书。只是彼时,我拒绝尝试任何鱼类,盖因忍受不了腥味。

          待到回到合肥开始混混沌沌讨生活后,每每与球友相聚,喝酒是必不可少的,杀时间的配菜除了毛豆、花生这些素菜,荤菜中必不可少的便是熏鱼,这么一来二去,我逐渐适应了熏鱼的味道,进而喜欢上了吃鱼,直到现在对日料中的各种鱼类刺身爱不释“口”。谁曾想一个人的口味会被时间改造的差距如此之大。

          昨日看到老田在朋友圈里预告将于今日做熏鱼,便果断预定了两份。今日取回,正值午饭时间,一块熏鱼佐以东北大米,香甜可口。老田的熏鱼是上午刚刚做成,在我取回时,也只是刚刚放凉,鱼骨鱼皮在这时香酥可口,远胜于市场上其他商家所售卖的熏鱼口感。儿子两只手各抓了一块,一边向嘴巴里塞,一边问我鱼刺是不是可以直接吃,我说别家的肯定不行,但是田叔叔做的可以吃。随即就听到一阵咯咯嘣嘣的咀嚼声,这小子真的把鱼刺嚼得粉碎吞咽了下去,还跟我说好香。

          老田是我同学,我们从中学相识,并逐渐成为了好朋友。上学那会,老田家有电脑,放假时,我常常趁父母无暇,跑到他家去看他玩游戏,我们俩都是球迷,经常坐在电脑前讨论《足球经理》中的各种球员身价,俱乐部经营手段,以及比赛当中的排兵布阵,一聊就是一下午,游戏没玩几分钟,但是感觉执教一家豪门俱乐部真的很累,给再高的薪水都不愿意趟这波浑水。

          后来,我们就各自去了不同的地方上大学,待到快毕业时,老田去了新加坡,继续深造,归来时已经成为了和我一样的胖子……问为何故,答曰:每晚自己烹煮夜宵,练就了一手厨艺和一身膘。从他归国后,每年大年初四就成了我们这批朋友们雷打不动的聚会日——主厨自然是老田。

          初始的那几年,老田的厨艺还会有些东南亚风情的余韵,于是我在皖北就领略到了正经八百的椰浆的香味和冬阴功的酸爽。后来老田短暂逗留珠海后,又去上海发展了几年,于是我们又尝到了地道的咕噜肉和酱排。最后,老田还是落脚在了合肥,我们戏称其为“四重海归”——海外、珠海、上海、瑶海。

          回到合肥的老田,做了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决定,他决定去某著名烹饪学校深造一下,然后为自己打工。就这样,我们纷纷成为了试菜员,一年的功夫,大家的体重都获得了“可喜”的增长,老田也正式出道了。

          这时的老田似乎什么再也没有他整不了的餐食了,西式的蛋糕、饼干以及各种甜点,中式的各色面点、各种卤味以及琳琅满目的炒菜、烧菜,每种都用料扎实,口味俱佳。这其中,我的最爱应该还是老田做的熏鱼。或许是“四重海归”的身份加持,老田在打理起水产来,分外地用心。他自己说,做的都是家常菜,要的就是“可口”二字,淡水鱼刺多且腥味重,要让大家吃得放心,更要吃得舒心,那就必须得狠下一番功夫。首先,鱼必须是新鲜的;其次,处理鳞片和内脏,一定要干净;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坚决不用老油。

    老田的熏鱼

          眼瞅着,面前的这盘熏鱼就快见底了,我赶紧夹起一块,放入口中。

          咀嚼上一口,香甜,一如学生时代的假期那样香甜,令人留恋。

          再嚼上几口,酥脆的鱼刺被牙齿磨成粉末,不禁让人想到外出求学,辗转求职的那些年,看似尖利的锋芒,不觉早已磨平,挥斥方遒已是云烟,一粥一饭方为太平。

          继续嚼,继续吞咽,汤汁的香甜早已沁入鱼肉肌理之中,雪白的鱼肉再无一丝腥味。想起今日我和老田见面时,互相问候了一下对方的头发又少了。

          后附几张老田做的美食,馋馋看官们。

    老田做的水晶粽,有果冻的口感。冷藏后风味更佳。 老田烧的花甲,颗颗饱满。 下午茶必备,红茶朗姆风情。 直到世界的尽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熏鱼的味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qm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