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儿时的年味,这个话题暴露了年纪,不再是小姐姐和中年少女,慢慢向中国大妈靠拢。
中国的年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的仪式很多,近来慢慢遗忘了许多。那份厚重,热烈,欢欢喜喜,饱含着民族底蕴的年之味,应该传承下去的,老祖宗留下的精神财富,有着中国人的根,中国人的本。
地大物博,南北的年文化有差异,各种民族风俗,各种仪式,都是红红火火,都是蕴含着老百姓庆祝一年的丰收,平安,期许,祈祷新的一年有更好的运气。
我儿时的年就是东北孩子普普通通的年,并无特殊之处。但是那份快乐是童年永久的回忆。
进了腊月,就陆陆续续的忙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蒸豆包,淘黄米,打成黄米面,发面,用那种大大的,深深的,黑色的应该是陶制的盆,在火炕头用棉被层层盖着,说着简单,做出来的豆包口感天地之别,这也是手艺。然后烀豆子,做豆馅,加的是糖精,还舍不得加糖,搥的细细的,孩子大人围坐在炕上攥豆馅,两只手一起,馋嘴的孩子时不时尝尝,一会就饱了。面和豆馅准备好了,接着就是最累的工作包豆包,要想好吃,有劲道,面是不能软的,这就不好包了,累的手腕疼,邻里的女人们相互帮着,男孩子可以偷懒,只负责蒸豆包时烧柴火,女孩子就得参加劳动了,一锅锅,蒸出来,黄黄的,粘粘的,配点咸菜,吃了继续劳动。今天你家,明天我家,直到相好的几家都包完了,放到仓房的大缸里,满满的,每个主妇的心里有底了,一家人连个豆包都不包,一定是女人懒的,或者日子困难。还有一个笑话,说南方的一个男子在东北老乡家吃豆包,人家问他味道如何,他说: 大姐啊,豆包好吃,底巴太难咽了。大伙哄笑,因为豆包是用干苞米叶子做底蒸熟的。是不能吃的。
蒸完了豆包,就开始办年货了,逢集时,大包小包,一样样,开始往家里办置了。一个富足点的年是这一年辛辛苦苦劳作的慰劳,平时省吃俭用,过年了,亲戚来了,总得像模像样,有鱼有肉,七碟八碗。肉是必须买的,光景好的多买,光景差的少买,留着来人吃。鱼也是,大的买几条,小的买几斤,年夜饭做条大的,年年有余。苹果,冻梨,冻柿子,瓜子,花生,糖块,样样买一些,回到家里放到孩子找不到的地方,省得没过年,已经被偷偷吃没了。隔三差五,拿出一点给孩子们解解馋。
过了小年,家家户户开始打扫房子了,除尘,除旧迎新,打扫晦气,迎接好运气。刷墙,把墙壁刷的白白的,擦玻璃,擦家具,窗明几净,屋里角角落落,没有一点灰尘。这绝对是一个累并幸福着的过程,腰酸腿疼之余,看着温暖干净的家,虽简陋也幸福吧。
主妇们还有一件大事,拆洗被褥,那些年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没有被罩,都得里里外外拆下来,洗干净,再重新一针一线缝好喽,东北的天气,没个两天是不能干的,晚上收回来,硬硬的,这里晾那里搭的,差不多了再放到火炕上烘一下。女孩子也是要伸手干活的,唉,当年缝被子没少挨扎,针脚大了还得挨笑话。
终于把零零碎碎的活都干完了,孩子们就一心一意的盼年了。妈妈们开始烀肉,烩酸菜,把鱼啊,排骨啊,拿回来化上。把孩子们的新衣服准备好,平时老二捡老大的,一个个孩子都新三年,旧三年,过年了,里里外外,都要换身新衣服。喜欢也只看着,不到大年那一天,绝不拿出来穿的。那是一个全新开始的好彩头。
贴年画,贴春联,挂灯笼。千盼万盼,终于到了大年那一天,穿上了新衣服,放鞭炮,兜里揣着糖块,瓜子,小伙伴们一家一家的拜年,串门,说过年好。看老式黑白电视机里的春晚,一家人磕着瓜子,吃着冻梨,冻柿子,包饺子,欢欢喜喜过大年。这过年简直就是孩子们最幸福的事了,几块钱的压岁钱留着攒着,开学买喜欢的文具盒。
初一一大早,放罢鞭炮,就有扭秧歌的,一伙伙,孩子们跟在后面看热闹,一家跟到一家,看猪八戒,孙猴子,还有踩高跷的,骑驴的小媳妇,秧歌队里总有一个扮丑耍怪逗大家笑的老汉,鼻涕冻出来了,孩子们也不觉得冷。
初一到十五的吃食也是有讲究的,哪天饺子哪天面,哪天吃饼,平常日子的匮乏更衬出年的富足,这也许是现在美食已经成为日常的孩子们体会不到的幸福吧。
关于儿时年的回忆,若是坐在火炕上,三天三夜恐怕也说不完,带有时代的印记。
而今的年,中国年,红红火火,欢欢喜喜,更多的是团圆和文化的传承吧。感恩和祈福是几千年不变的主题吧。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