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最为流行的一句话:“你尽管善良,剩下的交给老天。”
一个人必须善良,善良的人就是人们常常称赞的好人,而好人即使历经磨难,老天有眼终将保佑一生平安。
善良的人还有一个高贵的品质那就是“孝顺”,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也充分说明了“尽孝”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夸下海口,也别急着海誓山盟:“我一定做一个孝顺的人。”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毕竟“说和做”相差十万八千里呢。
做过母亲的人都会说“养个孩子真的不容易。”其实伺候一个老人就好比养孩子一样,假如伺候一个不能自理的老人,那就更是难上加难,有过伺候老人亲身经历的人,那种感受会刻骨铭心。
特别是生活在普通家庭的人,当你的父母老了病了,不能自理了,你想过如何尽孝了吗?你想过很多的困难不断考验着你的耐力了吗?
上医院,看着那人山人海看病的人们,首先是时间的煎熬就让你感受到了不容易的第一步,好不容易排上队,医生说:“做一个验血,B超,彩超,心电图,心脏CT,磁共振……”所有这些下来,单单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好不容易检查完了,有的第二天才拿出报告单,拿着报告单,心事重重的你去找给你看病的那个专家医生,人家说专家医生今天不坐诊,一星期后再说。”
你问:“那怎么办?”
医生说:“要嘛等,要嘛再重新挂号。”
我的天,专家号啊,一个病得挂两次专家号,可病人怎么等得起?只好再挂专家号,幸运的有专家号,不幸运的专家号没了,那种着急的心情简直无法形容,哭的心都有。假如你这个时候挂不上专家号,即使你手里拿着那么多的报告单,也是干着急,没有一点办法,如果再看着被病痛折磨的母亲(父亲),做子女的心情就像刀割一样难受。我说的这种情形还是你单位可以请假,身边也有三俩姐弟一同前往,即使这样你的心情绝对不好受,心头就像压了块石头,全凭自己的意志坚强的撑着。假如你是一个连自己生活都无着落,打工老板又不让长时间请假,那可就真的悲催了。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刹那,似乎感到了世界都是灰暗的没落。
其实崩溃才刚刚开始。
我讲一个亲身的经历。
老人心梗住院,病愈后一年,突然头晕,多亏之前好心的主治医生平时经常指导用药,才免得我们不断跑医院的麻烦。而老人突然头晕,让我们不知所措,后来在医生排除心梗问题后,我们却不知道该去什么科就诊了,好心医生建议我们看神经内科,我们便去了神经内科,挂了个专家号,自然先是抽血化验,然后仪器检查,有脑部CT,磁共振,磁共振预约到第二天下午四点左右,这个点再去拿报告有点晚,我们就第三天去拿报告,拿出报告去找那个之前的专家医生,告知不坐诊,问啥时候坐诊,一周后。
对医生说,“能不能你给看看报告?”
“不可以,必须之前那位专家,如果让我看,去挂号。”
一个病人,一次看病,只是看一下检查报告,要挂两次号。
无奈,又去排着长长队,到最后告知说“没专家号了。”
如同五雷轰顶。
幸好我还会在微信里挂了个普通门诊。
拿着报告单,交给医生,看着报告单,医生说只是轻度脑部血管狭窄,问题不大。我们说“老人头晕吃不下饭咋办?”
医生开了药,我们就回家了。
第三天,老人早晨呕吐不已,吓得我们不得了。我们又赶紧去医院。
我们吸取上次看病的教训,提前预约挂了号。我们担心心梗的问题就去了心血管内科。
到心血管内科,又是化验,心电图,一个小时拿出结果,这回算是幸运,医生还在,也不用重新挂号了,医生看着报告单说:“都是之前的老毛病,不要紧。”
“可头晕,呕吐,怎么办?”
医生说:“还是看一下神经内科。”
我们又挂了神经内科。医生不知道我们来过,说做检查,我们拿出一本本检查报告,医生又开了几味药,让我们服用。
等我们回到家里,已是十二点。
这样的看病经历,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遇到。
而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就是这样普普普通通的人,却遭遇着急不可耐和束手无策的事。
当父母老了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们正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父母需要尽孝照顾,子女需要照顾料理,哪件事都会像鞭子一样,抽着你拼命赚钱,不敢有一丝懈怠。
我们来算算,当父母八十岁的时候,子女在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而这个年纪的人孩子面临买房结婚,可谓是压力山大,忽略之前什么教育之类成本,就这百十万的婚房就足以压垮一个普通家庭,可接踵而至的父母病重,让很多普通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照顾老人还是照顾孩子?残酷的现实面前你真的能有勇气选择?!这个时候你还敢夸下海口说出“尽孝”两个字吗?!
作为一名中年的你,不敢生病,不敢奢侈,不敢放慢脚步,只有拼命赚钱,赚钱,赚钱!到头来,还是父母没时间照顾,因为照顾了父母,你就等于放弃了工作,放弃了工作,自己的家该怎么办?自己的孩子该怎么办?而不放弃工作,自己病重的父母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以前夸下海口的“尽孝”在现实面前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曾经坚定的你让现实打脸的“啪啪”作响,无奈,无助,无情……所有的所有,一切的烦躁煎熬让你陷入窘境和深深的自责中。
原来这就是我们普通人必须面对的无奈生活。
“你养我小,我会养你老。”可为什么?为什么老祖宗留下的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我们每个人却无法轻易实现呢?!这是谁的悲哀啊?
孝顺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这个美德大家都明白。
“尽孝”是我们每个做子女的义务和责任,但真的有一天我们的父母老了病了,简单“尽孝”二字,却是真的不简单,它尤为考验着子女的耐力。
为什么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一天,一月,相信你可以。然而,一年呢?几年呢?……
可不管怎么说,“尽孝”不可能等,就像岁月不等人一样,当父母在的时候,拿出点耐心,拿出点爱心,拿出点时间,真心实意的交赋于父母,让他们感受到做子女的真心实意的关爱。
普天下的父母对待子女绝不会虚情假意,这是肯定的和毋庸置疑的,做子女的也应该用同样的真情实意报答年迈的父母,只要子女尽力而为,老天会看得见的。
趁父母在,好好的尽孝父母,即使等父母离开我们的那天,我们不会后悔。
你尽管“尽孝”,剩下的交给老天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