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读书笔记
崇祯九年河东君之问题考证(二)——再读陈寅恪《柳传》一〇四、20

崇祯九年河东君之问题考证(二)——再读陈寅恪《柳传》一〇四、20

作者: 老胡_8418 | 来源:发表于2024-08-09 06:09 被阅读0次
薛道衡   网图侵删 隋炀帝    网图侵删 石质镇纸   网图侵删

        洪迈《容斋续笔 七 昔昔盐》条考辨精详,有句曰“薛道衡以‘空梁落燕泥’之句,为隋炀帝所嫉。考其诗名《昔昔盐》,凡十韵:‘垂柳覆金堤,靡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常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原来,“垂柳覆金堤,靡芜叶复齐”才是牧斋不提,河东君笑谑之根本原因:因为你(牧斋)的好恶,我(把)字都改了,宁复不可笑乎?是河东君指责牧斋之自私如是也。而牧斋之回答,乃是告饶:吾其老也,原谅则个。二人之戏谑,犹极具文艺,无怪乎先生以为河东君之嫁给牧斋,是一大完美。是“薄言往愬,逢彼之怒”之极致也,如此良辰美眷,竟遭战火荼毒,宁不悲哉,宁不悲哉?

        第二个例子,为河东君之镇纸之考证:“仲虎腾《盛湖志补三柳如是青田石书镇》条云:石长二寸五分,广二之一,刻山水亭榭。款云:‘仿白石翁笔。’小篆颇工致。面镌:‘崇祯辛已(十四年)畅月,柳蘼芜制。’旧藏梅堰王砚农征士之家”。此镇纸颇有后人吟诵,然而先生以为是假说也。崇祯辛已(十四年)畅月,为崇祯十四年十一月,钱柳已经雨十年六月十七日结缡:汉乐府《上山采蘼芜》首句:“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如果此时河东君犹以蘼芜为字号,视今夫牧斋于何地?

        先生考证蘼芜,实际上是于河东君之悲苦中,检点一丝一毫之欢乐,以衬托此书之起伏也。两次嘉定之游,一喜一悲。总体来看,嘉定之游,第二次之悲哀,恰是为下文讲述卧子、河东君之同居之欢乐,做一铺垫也。

        第二个问题,是牧斋与《緪云诗》之关系。先生检《有学集九戊戌新秋日吴巽之持孟阳画扇索题为赋十绝句》云:

长日翻经忏昔因,西堂香寂对萧晨。前尘影事难忘却,只有秋风与故人。

断楮残缣价倍增,人间珍赏若为凭。松圆遗墨君应记,不是絚云即送僧。(自注:“孟阳别妓有絚云诗扇。”)

参错交芦黯淡灯,扁舟风物似西兴。每于水涧云多处,爱画袈裟乞食僧。

画里僧衣接水文,菰烟芦雨白纷纷。看他皴染无多子,只帯西湾几片云。

细雨西楼垫角巾,鬓丝香篆净无尘。如今画里重看书,又说陶家画扇人。

落叶萧疏破墨新,摩挲手迹话沾巾。廿年夜月秋灯下,无复停歌染翰人。

轻鸥柔橹幕江烟,橹背三僧企脚眠。只欠渡头麾扇叟,岸巾指点泛江船。

春水桐江诀别迟,孤舟摇曳断前期。可怜船尾支颐者,还似江干招手时。

一握齐纨扬劫灰,封题郑重莫频开。只应把向西台上,东海秋风哭几回。(钱曾《有学集诗注》本“东”作“辽”。)

秋风廿载哭离群,泉路交期一叶分。依约情人怀袖里,毎移秋扇感停云。

相关文章

  • 话别--读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七、2022-11-06

    先生笺《柳传》陈杨分离,引河东君、陈卧子《少年游》各一阕,如录: 柳如是 少年游 重游 丝丝碧树何曾卷,...

  • 魏忠贤的罪与罚

    魏忠贤的罪与罚 ——甲申再读之四 1644年,立国二百七十余年的大明政权,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彻底摧毁,崇祯皇帝朱...

  • 夜吟

    饮马江湖二十年,身遇桃花树万千。 桃花多半随风去,未肯折腰事红颜。 昔有河东柳儒士,得气桃花美人传。 今无文君白头...

  • 柳传志:我是如何克服焦虑的

    在1月11日君联资本企业发展研究院二期班毕业仪式上,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分享了他思考问题以及克服焦虑的办法。 柳传...

  • 崇祯帝作为亡国君是否值得同情?

    崇祯皇帝作为亡国之君,他吊死在煤山上的故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详。但是,亡国之君在历史上被咒骂的比较多,而崇祯,更多史...

  • 至今犹读陈寅恪

    我至今仍爱读陈寅恪。 初读陈寅恪,我被他绵密的考证和细致的笔触深深吸引。陈寅恪的每一部书都层层推进,从史料中探寻一...

  • 明英宗—朱祁镇

    看了很多关于明朝历史的书籍,电视,视频.很多人都议论——明末崇祯亡国之君,明朝的灭亡是因崇祯赐死袁崇焕,崇祯的多疑...

  • 明朝一共16个皇帝,为何北京只有明十三陵?

    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亡国之君崇祯,有明一朝276年,总共传了16位皇帝,可是位于北京昌平区的明朝帝王陵墓有十三座,剩...

  • 亡国亡君崇祯帝失误之一:急于求治,百官失措

    崇祯最终做了大明的亡国之君,除了他的前任几代皇帝昏庸无能,疏于治理,导致如毛泽东所说的问题“成了堆”, “积重难返...

  • 亡国亡君崇祯帝失误之五:用人失察,疑心太重

    崇祯最终做了大明的亡国之君,除了他的前任几代皇帝昏庸无能,疏于治理,导致如毛泽东所说的问题“成了堆”, “积重难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崇祯九年河东君之问题考证(二)——再读陈寅恪《柳传》一〇四、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mi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