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阎连科小说10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4-04-03 06:09 被阅读0次
读书||阎连科小说10

阎连科创作长篇小说《受活》,是有两件非同一般的大事件发生,这是创作的契机,也是创作的现实起点。这两件大事之一是:前苏联解体之时,《参考消息》登了一个百字左右的小消息,有ZD觉得应该把列宁遗体火化掉,而苏共(布)觉得应该把他留下来。当时的政府说没有保存他的经费。阎连科看到了这个短新闻,心灵受到了非常大的震撼和冲击,因为是列宁的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带来了希望。一位鼻祖式的人物生前死后的命运令他想到了很多问题。

另外一件大事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长江发大水的时候,武汉人扛着沙包去抗洪抢险,沙包里全是沙子和石灰,石灰见水突然蒸发的烟雾,会把人的眼睛蒸瞎。有一大批因为这个原因而导致双眼失明的人被当地政府安置在一个村庄里,盖了两栋楼叫盲人村。通过一个百字的报道和盲人村,加上阎连科长时间的思考和对社会的观察,最终在一年的时间里,阎连科创作完成了《受活》。

阎连科在《受活》的叙述语言中融合书面语和口语、普通话和方言,对地方方言的大胆开掘和运用,对民间语言的采写和再造,都是一种努力的学习和尝试。首先《受活》整个作品神秘荒诞气息的传递是通过文字来实现和完成的。不同的作家带有不同的语言个性,或者说,语言实际上就是作家的一种风格《受活》的语言舒缓、自然,平易近人。用阎连科自己的话来说“,希望让语言回到常态的语言之中。”摆脱以往叙事者那种居高临下、字正腔圆的宣告姿态,使视点和口气降低下来,像说话、聊天、讲故事般与听者促膝长谈,亲密无间,拉近了叙述者与倾吐对象之间的距离。

《受活》在叙述形式上与之前作品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各卷、章节还有页码的设置都采用单数,不用双数。在传统观念中,双数表示一种吉祥寓意,单数则预示着不祥,所以小说对于单数的偏爱,也就预示了某种不幸。再就是絮言。絮言原本是指松散的语言,围绕中心思想的发散描述。但在《受活》中,絮言的作用不止如此,它占了将近一半的篇幅,具体的作用有以下几个:一是对文中出现的具体方言词语的解释。比如小说的名字受活,就是豫西人最常用的北方方言,意思是享乐、快活,也含有苦中作乐的意思。第二个作用是解释与词语相关的事件,交代事情发生的原因和背景。这个作用更为重要。比如絮言部分介绍受活庄,就用很大的篇幅来描写受活庄的来龙去脉,在介绍入社和红四时也非常详尽。而有些絮言甚至独立成章,比如第一卷第五章的絮言——死冷,第五卷的五、七、九、十一章的入社、红四、天堂日子和铁灾等都以絮言的形式出现,它们共同构成了小说发展的一个历史背景。也就是说,阎连科试图以这种形式将历史与现实黏合起来,以达到叙述的完整性。但在粘合的过程中,却又不免地产生了罅隙,使文本有一种分裂感。比如我们把絮言的背景进行置换,不写“大跃进”“文革”这段历史,而是写民国时期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仿佛也能行得通,这就造成了絮言叙述的历史和正文之间的某种断裂,絮言不是一个充分且必要的存在。就此看来,阎连科试图用絮言形式进行创新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小的缺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阎连科小说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kp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