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你的教学跟着改变。
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所以,面对问题时,我们要改变心里所想,勇于尝试,面对挑战,我们才能乘风破浪。
一,学习
周四晚,准时与互加相约,聆听了思思老师的《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最初我有几点疑惑:1.什么是真正的跨学科?
2.什么是自然笔记?
3.做自然笔记有什么意义?
思思老师引出大概念,让我模糊的问题渐渐清晰起来,大概念是将分散的事实,经验,知识和技能连接为整体,帮助我们在教学中找到学科间的链接点,拟订科学研究的课题,并指出主题要与生活息息相关,是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将学科进行有效连接,帮助学生形成持续性理解,这是真正的跨学科。而承载着万事万物的大自然正是跨学科最好的场景,我们给大自然做个笔记,只是这个笔记不是简单的观察记录,需要加入我们的思考,发现,它是一个融合多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然的美,产生探索自然的兴趣,主动去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具有了创新能力,这才是未来所需要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走在时代的前沿,推动社会发展,这就是我们做自然笔记的初衷,跨学科的自然笔记,让学科与学科之间不再孤立,改变了我们教师的授课方式,改变了学生的思考方式,打破了学科边界,让学生的认知不在狭隘。
改变——铸就教学二,实践
思思老师布置的打卡作业是用思维导图呈现“自然元素”的跨学科自然笔记课程设计,第一次接触跨学科自然笔记,第一次接触思维导图,我懵了,之后,为了更好的完成打卡,我用周五周六俩天走进朝鲜民俗村和康养谷花海,体验着传统民俗,看着立在荷花上的蜻蜓,我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按照思
思老师教的方法,我尝试着完成了《二十四节主题课程》和《蜻蜓的探究问题》课程的设计,虽然都是我的处女作,很不成熟,思维导图也仅仅采用了XMind程序中简单的模板,过程是曲折的,而结果与我而言是惊喜的。
改变——铸就教学 改变——铸就教学我的课题将歌曲融入其中,通过演唱《小蜻蜓》和《二十四节气歌》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之美,再由生活引发思考,蜻蜓与仿生学,农业生产与节气,同时通过蜻蜓的外形导出“轴对称”,节气时间的推算导出“四则运算”,最后通过绘本故事的编写,诗配画,将多学科融合在一起,也让学生体会到了,美来自自然,来自生活,科技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有一对发现的眼睛,一颗创新的心,一双灵巧的双手,这个世界就是你们的舞台,等你演绎精彩。
改变——铸就教学三,反思
这样一节课,不是掌握了几个知识点,会做了几道题,写了一篇文章,会背几个成语,几个单词,就称之为一节课,这样的课堂不会培养出“做题机器”,不会培养出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呆子”,不会培养出啃噬父母的“高材生”,更不会培养出“高才低能的怪胎”,我们要坚信,只有走进生活,走进自然,将多学科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孩子用眼睛 观察发现问题,用脑子思考解决问题,用双手实践获取真知,才是最好的教育。
这条路很难,但是,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