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简书24小时热门,有三篇文“不约而同”的都提到了一个人:
林建华!
何许人也?为什么会成为热门人物?
在这之前,我们先拿出一张纸,一支笔,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看拼音写汉字:Hóng hú 之志。
写不出来也没关系,我们都是普通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4246889/114f49f6c409db4f.jpg)
5/4号林建华错将鸿鹄的发音,读成了“鸿浩”,而被推上热门。
鼎鼎大名的北京大学校长,一不小心,就成了风云人物。
在建校20周年大会上,林建华发表了主题为《大学是通向未来的桥梁》演讲时:
不知是语文没学好,还是没看清楚,硬是将,鸿鹄演讲成“鸿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接下来的演讲中,“莘莘学子“又被我们校长读成“菁菁学子“!
校长,您这是要误人子弟吗?
看完报道,便和同事开玩笑说:
“以后千万别让你家孩子去北大了,去之前一定要搞清楚是“莘莘学子”还是“菁菁学子“?
同事小王倒是一脸坦然,慢悠悠的说,“老师都会犯错,更何况一个校长“。临走的时候丢下一句,“不是所有校长都是林建华,也不是所有错都值得被原谅“。
一
昨天,林建华在北大未名BBS上,发表了致歉信。
他说他并不是用这封信,来为自己的无知或失误争辩。只是想让大家知道,真实的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会因为缺点和不足而犯错误。
另外,他希望大家能够更多了解的是:
他所有重要讲话的,中心思想和内容,包括演讲里提到的那本书,都是自己所写的。
我觉得,这个时候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声音。
小时候,总觉得一个校长,能够管理这么大一所学校,他的知识和修养应该涵盖更多。就像每次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只要有校长来旁听,老师都会提前通知我们积极配合。生怕到时候自己的努力,因为一些细枝末节的意外,被活生生扼杀。
事实上,我并未听到校长对老师提出什么样的考核,也似乎没有在课堂当中临危受命,来考验老师的应变能力。
真正的教师水平,中华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可能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够理解的。
二
我在微信上和琪琪闲聊时,疑惑的问她,
你说校长是真的念错字了,还是他说这句话背后另有深意?琪琪发了一连串的问号,便再没回复消息了。
鸿鹄寓意:
百度百科: 古今中外,人们都爱天鹅。我国古代称天鹅为“鹄”或“鸿鹄”。在国外的民间传说中,也常有天鹅的形象出现。芭蕾舞《天鹅湖》表现的就是一个美丽善良而又多情坚贞的公主,被恶魔掳去变为天鹅,后在爱情力量的感召下战胜恶魔的神话故事。天鹅善飞,是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它的洁白和远举高飞成了人们心目中纯洁、善良、高尚、勇敢的象征。
鸿鹄?鸿皓?这稿子是校长写的吗?
昨日王思聪在微博上,发表了一下对此事的看法,网友纷纷表示欠王思聪一个荣誉博士。
1稿子不是自己写的
2自己也没看过,没准备。
这是给大家树立一个不备课的榜样,所以本来息事宁人的事情,王校长这一搅合,把事情更加扩大了。就怕实在的人尽讲一些大实话,反正不嫌事多。
校园纪念大会,应该是宣扬大学精神的,可大部分人却因为关注校长说了什么,却忽略了其讲话背后,表达的,大学价值指引。
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未来走向成功的脚步,能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树立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 林建华
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在思想的转变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4246889/6bc38b4e5bb964df.jpg)
三
我喜欢在简书上发表文章!
各大舆论的热点,不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想蹭就能蹭的。而且,流量难道不能自己购买吗?
简上的每一篇文,在我的作品和想法还不是很成熟的时候,总会有色心的读者给予一定的建议和肯定。
在功不成,名不就之前,写作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内在的提升,在提升的同时,也想通过写作来减少经济上的压力。
因为我是一个心思很敏感的人,所以每一次写作的时候,我都会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忘我的抒写所有情感和感悟。
慢慢成熟起来之后,有了自己的写作定位和方向,就会有更多的思考。面对网络上的舆论和压力。
简书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的锻炼和成长的平台。无论是北大的校长也好,或者说是写作新手也好,包括每一个人,都得面对外界的压力和舆论。
不管他的初衷是什么,或者原作者的初衷是什么?那么至少在我们没有明白事情真相之前,各个压力都会让我们的思想和人生观,陷入一个焦虑的状态。鸿鹄和鸿皓本身,在之前也有用过。
四
我并不是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够像对待一个普通人一样,来看待这次演讲,真正的意义。
这几天网上很多逢权必反、说风凉话的人,每个人的一生犯的错误何其之多,为何偏偏要纠住别人的小错不放?为何非要将这一件事和别的明明无关的事联系在一起?
当然,这件事错了就是错了,希望校长能看见大家的建议,并改正自己的错误。不管怎么样,我们得向前看,希望未来变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