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界限,与其他人交往,能够看到你有原则,向上努力有基础,放松不会太懈怠,这样不会被人轻视,遭受莫名侮辱。

乐观但不单纯的看世界。但凡漂亮的女孩子有自己的小小目标,总会有合适的人提出意见建议,帮助她实现了愿望。慷慨大方让这个世界温馨很多,也让生活充满了浪漫和不期而遇的惊喜。
可是,这个世界同样有格格巫和臭鼬,他们扰乱秩序,下流的让他人的灵魂为之愤慨,甚至撕裂开来。如果有娜乌西卡的战斗是好事,如果没有,你也要坚持和他们斗争到底。在此之前,先要给自己设定底线。

在奥斯卡·王尔德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格雷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以换取永久的年轻和美丽,而画像中的他则要替自己慢慢老去。格雷随后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画像则越发丑陋。最终,格林再也无法忍受自己的一切,抽刀毁了画像,也杀死了自己。
《浮士德》中的“魔鬼契约”:为了得到世上所有知识,也为了让自己能够纵情于所有可能与不可能的快乐之中,炼金术士浮士德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这个世界其实比故事更加复杂,因为我们经历不完那么多复杂的事情。
生活中不缺乏各种交易。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在他的作品《金钱不能买什么》中揭示了过去50年来,“交易”是如何渗透到越来越多的生活领域中的。以前没有商量余地的事,现在都可以。例如,美国一位女士为得到一万美元,同意将某公司的品牌文在自己的脑门上,这样,她就能够负担起儿子的学费了。
固然,这是一桩你情我愿的交易,但交易却涉及了身体。曾经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体,如今却沦为广告牌。
如果你看一些短视频,里面倡导的交换,以及表现,往往让人皱眉,本来拥有那么好的条件,最后却将自己贬损一无所是。

银行会将资金投入到退休人员的健康保险领域,而这些退休者死得越早,银行赚的钱就越多。无数案例表明,曾经神圣的领域正越来越多地受到货币经济的攻击。你不能指望立法者可以喝止金钱思维的铁蹄,你只有靠自己,才能在一次次攻击中守住尊严圈。
罗尔夫多贝里说:“绝对是美好生活的关键。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尊严圈免受以下三种类型的攻击:第一,更好的理由;第二,致命的危险;第三,与魔鬼的契约。”如果你没有清晰地界定出自己的尊严圈,那么每当诱人的报价或者新的交易机会出现时,你都要重新考虑一番。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会侵蚀你的自尊和声誉,并让你在将来更容易受到新报价的攻击。
道德只能约束我们自己。在经济学家看来,“无价”一词并不存在。经济学家会说,神圣的东西只是被“严重高估”了价值,只要出资够多,主人自然动摇。这就是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的剧作《老妇还乡》轰动世界剧坛的原因。剧中的女主人公克莱尔为杀死自己曾经的情人开出了10亿瑞郎的高价,结果,她如愿以偿。

你也可以问问自己:在你的生命中,有哪些东西是神圣的,神圣到你不会以任何代价出售它们,哪怕是10亿巨款?
你会愿意为此而生病吗,比如白血病或将选票卖给出价最高的公司,会考虑做同样的事吗?如果正在贫困线上挣扎,你会重新考虑吗?你的时间呢?你的专注点呢?你的原则呢?有没有一些东西,哪怕给你10亿,你也永远不会抛弃?
有些决定可能黑白分明,但有的并非如此。出卖和交换,很多文化中都有类似的传说,结局大多不美满。
看到你彷徨犹豫,我想到提醒你,有的时候,失去一次,永远失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