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兼程总关情——因为爱和责任,我们才会如此勇敢面对生活......
01
三岁,是孩子成长路途中的一个巨大的分水岭。因为,她要被妈妈送到幼儿园里去了......
我没有超然的前瞻眼光,也没有亲人朋友在我的身边提供给我资讯和建议。在这个陌生而孤独的城市里,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封闭的世界,因为我没有交际圈,没有很熟悉的人,有的,只有她。而那个和我一起创造了她的男人,因为工作的关系,多半时间不在身边,基本帮不了我,我惟有独力奋战,从此踏上一条被称为“女汉子”的不归之路。
天真地决定带着她定居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城市,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那么“勇敢”,足可以应对生活中所有的困难,哪怕是我一个人照顾养育,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一度以为幼儿园就是孩子长大的标志,所以以为只要她上了幼儿园,我就可以轻松应对生活。
可是再热情的心愿、再天真的勇敢,都不会被现实轻易买单,有的、更多的也许是生活的磨难和不易。
02
独自带着她开始生活在一个举目无亲的城市里,环境是陌生的,人是陌生的,我——也是陌生的。甚至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所居住的这栋新楼里都没有几个邻居,只有我和她在家的时间,仿佛就处身于一座孤岛......
最初的一到两年,我总无法挥去那焦虑和紧张的情绪,还有心底里越来越孤独而彷徨的感觉。只有牵着她的小手,抱着她在我的身边,我才会平静和有勇气感受生活,而当她白天在幼儿园里,离开了我的视线和可触摸的范围,我的心一直都是起伏焦虑的:我不敢独自离家太远,担心有事不能及时到达她的身边;我甚至不敢轻易过马路对面去,因为我怕万一——车流如此猖狂,我怕万一......
因为我是她在这个城市、乃至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她的世界里目前只有我可以依赖,她还那么幼小,如果我有任何闪失,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谁会知道?谁又会知道她?所以我不可以有闪失,我惟有竭尽全力先好好的保护我自己,才可以保护她......
这样的心理我不知道那段时期里我是否已经到达一种病态的程度,我只知道,我就像躲在一只贝壳里,柔软、小心而战战兢兢,并不曾感觉多孤单,更多的,是每天都在全神贯注着如何平静而顺利地度过时间。
如履薄冰的生活状态,也终于在渐渐熟悉了环境、熟悉了自己的角色之后慢慢有所放松。也许我骨子里的倔强在我独特的生活体验里面,给了我强大的支撑和盲目的乐观,也给了我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03
我开始研究如何让她顺利进入幼儿园,我看书、看文章,我非常坚定地告诉自己要狠心、要让她快点坚强。可是我忘了她是我的女儿,她骨子里也有着和我一样的倔强,还有那份我自己也许都意识不到的焦虑。
从一岁多开始,我就背着她穿行千里,往返漂泊,居住在不同的环境里,而每一个环境,她都缺乏同龄的玩伴,只有一个她熟悉又无限依赖的妈妈!这种缺乏同龄玩伴和人际交往的生活体验,让她的幼儿园入学之路变得无比崎岖。
多年以后我才忽然意识到当年她那强烈的抗拒情绪,是因为她的安全感不曾得到保障造成的。而这种不安全感,加上我的懵懂,还有祸不单行的坏运气,终于还是让她体验了人生最初那黑暗的时期和伤痛。
她那聪慧的心,玲珑得远超过我的想象,而我在那个时候所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我也以为小孩子是没有思想的,她什么都还不懂,所以——我可以轻易的抚慰她忽悠她,然而代价告诉我,我对她的不了解,还有我的主观臆断以及我的懦弱,终于是在彼此的磨合和岁月里留下了许多让自己心伤的遗憾。
04
去幼儿园报名的时候,尽管我是那么笑容满面而温柔地哄着她看那些可爱的小朋友们如何玩得开心,反复地跟她强调幼儿园是个非常好玩的地方,可是她愁眉苦脸地看了几分钟小朋友上课之后,就开始肝肠寸断地哭。
我告诉自己,这是每个小孩子都必须经历的阶段,很正常。于是我交了学费,报了名,准备着上学。
我后来才明白和认同——孩子的第六感其实往往比成人来得更锐利和准确,她对环境和人的感觉和判断,其实远远胜于我,也纯粹真实过我。比如小的时候,某个成人亲近她,尽管别人在脸上堆满笑容感觉亲切,而她却能凭心灵的感觉去判断这个人是不是真心喜欢她、是否值得亲近......
成人凭表面去判断,孩子却凭心灵去判断......只是不曾经历和观察,就不曾明白到这一点。
为了能尽快适应幼儿园,我提前在暑假让她进入了预备班,开始体验幼儿园的标准生活。
05
第一天进入教室,其实她的反应还好,只是看到别的小孩撕心裂肺哭了,她的恐惧终于被深深引发......我是个从小就特别服从和遵守规矩的人,于是坚信着园长说的:要狠心!要坚持!
我狠心地扔下大哭的她“逃跑”了,狠着心不在幼儿园多呆一秒......
那一天,我真正地体会了什么叫做坐立不安、如坐针毡、食不甘味,还有牵肠挂肚和煎熬。
好不容易熬到放学时间,看到她的时候,嗓子已经哭到沙哑的感觉。看到我,默默地扑到我怀里,让我抱起来,便无比疲倦地紧搂着我,再也不下来。
我以为这是好的开始了。那位看起来并不是温柔类型的年轻女孩老师,尽管让我心里其实挺忐忑的,但是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我没有别的选择,我惟有选择信任。我抱着满满的乐观以为——幼儿园的老师都是爱孩子的,就算不爱,在刚开始的时候,也一定是会对孩子很有耐心的……
直到现在,其实我都不愿意去回想我那几天的残忍和对人性盲目的乐观......
06
忙乱中那位老师简单而冷淡地跟我说“上午哭的厉害,下午还可以”就打发了我。抱着她我心里感觉到了踏实,也就没有很在意老师的态度,也不曾多想什么。
就这样一直把她抱回了家里,我以为这幼儿园的一关算是过了。可是放下她的那一刻,才赫然发现衣服上有明显的血迹,而鞋子上裤子上,也有一团一团不算很大但是触目惊心的血迹......我脑袋里瞬间“轰”的懵了......
我问不出个所以然,发抖的心紧张地胡思乱想。拨通了老师的电话,克制着自己用低缓而非常客气的语气询问是怎么回事,老师的语气里是轻描淡写的叙述:她今天流鼻血了,可能是天气换季问题,多喝点水吧......
心里的不痛快和担忧惟有深深搁好,我不擅于和人争论,也无法判断女儿是怎样流了这么多鼻血,而老师为什么没有发现也没有及时告知家长......女儿现在才刚刚开始幼儿园,孩子必须依靠老师,我千万不能得罪老师。
从小在强权之下服从习惯了的我,面对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我怯懦了……
我在心里默默祈祷再祈祷我的女儿能够乖巧地听老师的话,不要惹怒了老师......
07
第二天早上把还算平静的女儿一路抱到幼儿园,送进那间二楼上只有两三个小窗户(孩子根本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的房间里,就狠心离开了。世上最温柔的是妈妈,其实最狠心的也是妈妈......那样陌生的地方、看不到外面的房间,那些忙着一大群大哭小叫孩子的老师,那样一天的关押......换做我自己,我也一定恐惧无比、不愿多呆......
这一天我的心一直是揪紧着度过的。头一天的血迹事件,就这样不了了之。我的心当然是很疼很疼的,可是我只能告诉自己,老师说的都是真的,老师是值得我信任的,我应该好好相信老师和幼儿园,这样女儿就能尽快的适应了......
我的厉害,在于我太天真,也把人想的太好......
这第二天的放学,我提前到了学校,还没到时间,然而我却听到了她在上面挣扎哭喊,我忍着没有冲上去,却忍不住自己在发抖的心。听着老师在劝阻她、呵斥她,我竟然犹豫而不敢进去,我想,我不能破坏了幼儿园的规矩,我应该等到放学时间......
我有多坚强,我也有多愚昧——为了遵守幼儿园的规定和告诫,我是如此狠心地无视她的恐惧和害怕,还有她那热切盼望却看不到我的伤痛......
她再次哭着奔进我怀里,筋疲力尽地趴在我身上。而那位脸圆圆的、却毫无温柔感觉和笑容的老师直接冲我说:她情绪挺激动,你还是把她带回家里去平静两天吧。
我一时无法理解这话是什么意思,只好无比客气而谦卑地去确认,而这位老师却有点欲言又止且冷淡地看了一眼女儿,不再解释什么。
我只好怏怏地抱着女儿回家。抱着她,我的心又踏实了,满满的心不再想其他事情。
我百般纠结,下楼时碰到了园长,看着乖乖趴在我身上的女儿,园长倒是满面笑容而亲切的,简单聊了几句,说起老师的这番话,园长说——没事的,小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都是要一段时间适应的,我去和老师沟通,你一定要坚持,不能上两天又不来,这样她要很长时间都没有办法适应。
我相信了这位园长,我温柔婉转地给女儿做了一番思想工作......
08
第三天,记忆里这一天相比前两天要好很多,我的心依旧焦虑,可是放学时看到没有哭的她,心里满满地以为好的开端出现了!
第四天——那是我育儿历程里的噩梦开篇,是我藏在心底里不愿翻出来的伤痛,曾经一度以为我可以遗忘,却发现藏得太深,一旦翻阅,就心疼无比......
这一天早上她有点异常的狂躁,到了幼儿园后不肯让我离开,歇斯底里地伸手。我从来不敢去回想那个画面,那透着绝望的伸手,那恐惧的眼神......在后来的岁月里,我无法说服我自己不自责,每每想起心里就如滴血般的疼痛。我其实是那么的愚蠢和残忍......
这一天放学的时候,她脸上满满都是泪痕,她依旧是默不作声地趴进我怀里......而那位老师带着一种抱怨的情绪跟我投诉她中午不好好午睡,而且狂躁地在床之间跳来跳去......
我内疚地向老师道歉,像挨了批评的学生喏喏离退......
回到家里忙碌完给她洗澡脱衣时,我没有发现大的异常。然而当我帮她擦洗时,她突然迸发哭叫“痛......痛......”!我大吃一惊,这才认真检查她的身体。
在她右边的大腿上,一道有如成人拇指般粗、横过整个大腿正面的淤紫伤痕赫然在目,轻轻一碰触女儿就狂叫起来......我的脑袋瞬间一阵空白......定睛再看,才发现那一道横过正面大腿的伤痕不是孤独的,在平行的下方另有一道稍微细小也浅一点的伤痕,而再下面靠内侧还有一道短小的青色伤痕。
我惊慌地喊正好那个时间休假在家的孩子爸爸。
爸爸的观察和判断证实了我的担心:这样的伤痕不太可能是自己摔出来或者自己抓的,明显地像是用什么东西抽打出来的,而且力气不小......
那一夜,我抱着她一夜难眠......
09
终于天亮,我们抱着她前往幼儿园找园长要解释并准备退学。是的,我们曾经受过的教育,让我们只懂得与人为善、退让和包容,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我们似乎更不懂得该如何去捍卫自己。
园长把老师找了来。老师声称没有打孩子,但却无论如何无法解释孩子的伤是怎样来的......
而园长说孩子的伤应该不是老师打的,但她反反复复也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最后请求我们再给她一个机会,由她亲自引导孩子适应幼儿园,并且由她保证不会再有类似事情出现......
我优柔寡断的毛病再次发作:这是小区附近唯一的一间幼儿园,尽管环境和老师看起来真的感觉不那么舒服,但再远的就必须坐校车,况且那个时候我还真的不知道能去哪找幼儿园,她还这么小无论如何我也无法放心让她坐校车......可是不上幼儿园也不是长久之计,女儿终究需要走进社会,更需要和同龄的孩子接触,拥有属于她的人际交往......
无奈的我们犹豫着决定再相信一次园长,决定暂时不退学,但鉴于孩子的情绪,先在家里度过暑假最后的十天时间再正式上学。
我们以为宽容会换来友善而信任会换来感激。然而——坏的事情总是很难转向好的一面,即便它一度让人以为在走向好的那面......事实的结果总是会告诉人们,对于那些曾经毁坏了信任、有着不良预感的人和事,最好的选择是从此远离,而不是自欺欺人的一再信任、一再被辜负或者被伤害......
几个月之后,我终于尝到后悔和恨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