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300字心情说说乐山乐水
174.舌尖上的年味儿之一:枣糕

174.舌尖上的年味儿之一:枣糕

作者: 就这样12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22:14 被阅读14次
174.舌尖上的年味儿之一:枣糕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了迎接它的到来,人们会准备各种各样的美食,枣糕就是其中之一。

枣糕是一种面食,是用出了芽的小麦面制作而成的。制作这种面食要经过泡麦子、磨面、发酵、蒸制、晾晒五个环节。对于老一辈的人们来说蒸枣糕绝对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因为从每年的十一月份开始,人们就要为制作这种美食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先是泡麦子。将小麦淘洗干净后,在冷水中浸泡12个小时,记忆中母亲把小麦浸泡在缸里或是桶里,接着用漏勺捞出,放置在竹制的筛子里控水,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拿瓢均匀地往小麦里洒一瓢沸水,然后用被子或褥子盖在上面,等着小麦长出麦芽。一般情况下小麦稍微出一点白色的芽最佳,如果芽长了,面就会太粘而且发黄,那样蒸出的枣糕就不白了。待麦芽出到理想的长度后,把小麦晾晒在席子上,等水分干了七八成就可以了,这时候用牙咬一咬,酥酥的但又有点儿潮湿就可以装袋了,这时候的小麦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那样磨出的面就会有点发黑,所以这个潮湿度要掌握好。

第二步是磨面。将泡好的小麦拿到磨房,推五至六遍时的面是最白的,如果再推,小麦里面的麦麸就会进入面里,那样就会影响面的色泽。

第三步是发酵。待前两道的准备工作做好后,就等着选日子蒸枣糕了。在蒸之前的三四天,就要开始发酵。最传统的做法是用家里面的干面酵,把这些干面酵掰开,泡上水,带泡软后,搅拌上面,放到火炉后面,这样在寒冬腊月里就可以有适宜的温度让酵母发酵,这时候的酵我们叫它“小酵”,这个过程需要两天两夜,这样才可以把酵发透。接下来还要添水,搅拌面,继续发酵,这时候的酵是“中酵”。直到蒸枣糕的前一天晚上,把中酵分到几个陶制的容器里,根据磨的面粉的量,继续添水,继续搅拌面,继续发酵,这时候的酵是“大酵”。等到第二天就可以用了。

第四步是最重要的环节:蒸制。凌晨三四点钟,人们就会起床,把火捅开,生上炭,让它着得旺旺的。坐上笼屉,添上适量的水。为了让冷笼屉热身,先要蒸两笼的发面饺,这种蒸饺的面是经过发酵的,里面包的馅儿通常是由萝卜、粉条和豆腐三种食材组成,因为今天根本顾不上做饭,所以这些发面饺就是早午的饭食。在笼屉上还要放一个木制的盒子,这个盒子是用来“泛馍”的(方言:意思是枣糕在蒸制之前的再次发酵的过程。)

蒸枣糕,一般都是两三家结合在一起蒸制,家里的男主人通常负责和大面、生火,女人们则主要负责做枣糕、蒸枣糕。男人们将发好的大酵舀出到面盆里,将推好的白面搅拌进去,感觉面与酵的比例合适后,就将它们倒到案板上,然后开始和面,为了让蒸出的枣糕端端正正,面要活得硬一些,所以要花很大的力气。这时候,还要用擀面杖将这些面压制到一起,这是一项体力活,因此离不开家里面的男人。待面压制好后,凭感觉分出大小基本均匀的面团,接下来就是一项耐力与体力相结合的活——揉面。妇女们围着案板坐着,每人手中拿一个面团不停地、反复地揉,这是一个功夫活,如果你没有这个功力,那么不出一个小时,你的手就会红肿,继而发痛,我小的时候就有这种经历。面团经过反复揉团之后,会变得柔软有劲道。然后搓成长条,压扁,用细长的小擀面杖在压扁的长条中间压一道“沟”,在“沟”的两边用特制的铁片压制出一道一道的花纹,把这样压好花纹的长条翻过来,一端的左右两边放两个枣,这个长条卷着这两个枣形成像蜗牛一样的壳的形状时,将底部压紧,定型,这样一个枣糕就制作完成了。将制作完成的枣糕放到木制的盒子里再次发酵,这个木制的盒子要放在笼屉上,这样才会有足够的温度。待大约一个小时后,经过再次发酵的枣糕就会比原先略大一些,拿在手中会有一种蓬松、轻盈的感觉,这时候就可以放到笼屉里蒸制了。

枣糕放到笼屉里,前十五分钟需要大火,那样才能让枣糕足够的蓬松,所以这时候的火要足够旺,温度要足够高,那当然少不了那明晃晃的炭了。整个蒸制需要四十分钟的时间,这时候,整个屋子里热气腾腾,房子的上半部分飘着一层白色的水蒸气,伴随着枣糕散发出的那种独特的麦香,让人心里有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

最后是晾晒、收缸。当热腾腾的枣糕从笼屉里取出来时,人们内心的喜悦是难以形容的。人们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放到竹制的席子上,点上桃红,用布盖住,以防皲裂。这样一天后,将枣糕倾斜着竖起搭在前一个枣糕的“背上”,让它们的底部能够通风,透气。晾晒两天后,就要把这些枣糕收置到陶制的缸里面,盖好。这样既可以保湿,又可以保温。

整个春节期间,枣糕会成为人们走亲访友的礼品以及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

而今,这种面食的蒸制正在我们小镇人们的生活中一点一点消失,我想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这种传统食物的做法,也算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吧!


后记:今天的文章,有曾经的记忆,更多的是访问所得。

相关文章

  • 174.舌尖上的年味儿之一:枣糕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了迎接它的到来,人们会准备各种各样的美食,枣糕就是其中之一。 枣糕是一种面食,是...

  • 舌尖上的年味儿

    在我的各种爱好中,“吃”充当了一种很重要的角色,即使随便看到了一张“美食图”也会不由自主的沉浸在其中。 ...

  • 儿时的年味|舌尖上的年味儿

    春节每年都在过,不过近几年来总感觉家里年味儿淡了许多,或许是因为长大了,对春节这种仪式感的节日并不如儿时那般憧憬,...

  • 舌尖上的童年:桂味儿

    桂林还有很多美食,欢迎大家去游玩~

  • 家乡的年味儿

    家乡的年味儿 渐无书 日暮乡关,乡愁在游子的舌尖上。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

  • 176.舌尖上的年味儿之三:鸡脯(上)

    北方的年味儿随着寒风在酝酿,而我家的年味儿则是在美食中发酵。难怪要每逢佳节胖三斤了,面对着这么多美食的诱惑,你若不...

  • (落雪美食稿)舌尖上的美食——酸枣糕

    文/沈长洪 自从姑姑跟随姑父回了山西老家,每年秋季,都会给我们寄来她们自己做的酸枣糕。 在姑父的家乡,蔓延的太行山...

  • 年味儿

    最近看了一部影片,舌尖上的中国,这是一部关于“重回时间”、“寻找年味儿”的电影,透过中国广袤大地上奇绝的年货食物,...

  • 【舌尖味儿】肉夹馍

    先来个肉夹馍图片: 今天,上午有点累就没下去,孩子上班走本想睡个回笼觉,躺了半天没睡成。干脆把昨天买的肉烧了吧。这...

  • 舌尖上的年

    文/若水 小时候最盼望过年,因为年有太多美好。漂亮的新衣服,高高挂起的红灯笼,美丽的窗花,更多的是舌尖上的美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74.舌尖上的年味儿之一:枣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on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