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燕京书画院,精彩内容明天继续!
晋唐之后,宋代书坛一度步入了下坡路,直到宋四家的出现才再度崛起,而米芾正是宋四家中的一位,米芾最广为人知是他的行草书,他的传世真迹也基本都是行草书,很少见到他的楷书真迹,偶然见到,也很多在别的作品的题跋上出现,而今天要介绍的这件小楷真迹,可以说是保存最完整,品相最好的一件——《向太后挽词》
米芾在五十一岁,听闻北宋向太后去世,便写下了这幅《向太后挽词》,全文为两首五言律诗,共计一百二十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向太后是宋神宗赵顼的皇后,向太后的儿子宋哲宗死后,没有子嗣,著名的"艺术皇帝"便被向太后送上皇位。将赵佶辅佐上皇位,是向太后的最得意的事,可惜宋徽宗虽然说是中国古代帝王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帝王,但在治国方面并不擅长,也难怪后来的史学家分析,正是宋太后的这个决定,让北宋走向了灭亡。
号称"米癫"的米芾,在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却格外严肃,不仅使用了并非自己最擅长书体的楷书,还调整了自己的书写风格,可见向太后在当时地位的崇高。
此帖的章法也格外考究,两首五言律诗都位于纸张的上半部分,每当遇到如裕陵、龙升、光献一类的尊称,都要另起一行。而文章最末尾的米芾上进,则写在纸张的最下端,这表达了当时的皇权至高无上。
米芾的这件传世真迹,自北宋灭亡之后就一直在民间流传,先后经手项元汴、陈继儒等人,但是却一直被各朝内府拒之门外,要知道被乾隆称为"三希"之一的《中秋贴》实际就出自米芾之手,怎么面对米芾的真迹却没有兴趣呢?若说因为是祭文不够吉利,那同为祭文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却没有被内府拒之门外,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欢迎微信搜索"北京市中艺燕京书画院"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