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由点赞群砍柴书院【好文共赏】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九)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九)

作者: 浩宇yyl | 来源:发表于2019-02-10 08:18 被阅读58次

    【原文】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字词义解释】

    (1)迨:读音为dai,等到。

    (2)隋:朝代名。北周时杨坚篡周,灭陈、梁,南北朝结束,统一天下,定国号为隋。

    (3)一:统一。

    (4)土宇:天下。

    (5)传:传承、传位。

    (6)失:丧失。

    (7)统绪:指皇室世代继承不绝的统系。

    (8)唐高祖:唐朝开国国君。姓李,名渊,字叔德,世袭北周唐国公。

    (9)起:发动、发起。

    (10)义师:正义之师,为正义而战的军队。师,军队。

    (11)除:除去、平定。

    (12)隋乱:指隋朝末年群雄并起的混乱局势。

    (13)创:开创、创立。

    (14)国基:国家的根基。

    【译文参考】

    杨坚起兵,结束了南北朝混乱的时代,统一天下,建立隋朝,史称隋文帝。但是,隋朝只传了一代,到文帝的儿子炀帝在位时,因为荒淫无道,所以就亡国了。

    由于隋炀帝奢侈浪费,民生困苦,各地都有人起兵,李渊便发动正义之师,平定了隋末的乱事,取得天下,奠定了大唐王朝的根基。

    【读书笔谈】

    中原的历史,演绎到隋唐,已经是到了大家非常熟悉的朝代了,具体的历史我们也无需赘述,只说隋朝为何只有两代就灭亡了。

    隋朝虽然短命,却结束了东汉末年三国到南北朝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第一次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开国皇帝杨坚,也就是隋文帝,勤政爱民,节俭有德,在位期间天下太平,国家富裕,为儿子杨广,也就是隋朝末代皇帝留下一片景秀繁华的大好河山。

    隋文帝创下的基业,只可惜传错了人,废掉忠厚但不拘小节的太子,把皇位传给了善于以伪善伪装自己,工于心计,好大喜功的杨广。

    杨广与父亲正好相反,他奢侈至极,到处巡游,打着效仿古代帝王巡视百姓疾苦的旗号,北巡西域,南游江南。为显示君临天下的帝王威仪,他穷奢极欲,那随天子巡行的浩浩荡荡的车帐人马,穿戴讲究,装饰奢华,沿途修建的御用道路,建立的行宫不知耗费了多少财力人力。不仅如此,他终年大兴土木,从来不思节俭,甚至为了显示天子和王朝的富足,让西域各国的商人自由来往,免费吃住,下令所有酒家凡遇外国商人住店吃饭,不得收钱。以此彰显天朝的繁华和帝王的脸面。其挥金如土,好大喜功到如此地步。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一个典型的败家子。专为败父亲的基业而来。

    他同时还精通音律,自己亲自谱曲,终日陪着后宫嫔妃沉迷声色,所有忠言一概不听。为巡游江南而动用百万民力和庞大的财富开通运河直达钱塘江。最后被逼死在这次巡游的路上。隋朝因此两代而亡。

    杨广本天资过人,自幼饱读诗书,经史典籍,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文韬武略才华过人,况有领兵50万,一举帮助隋文帝灭掉陈后主,统一南朝的功绩在身,难道他真的是故意要做无道昏君吗?他如此聪明,饱读诗书,怎会不知兴亡的道理,错就错在好大喜功、沉迷声色享乐时竟然毫无知觉,不听忠言,没把所学的道理用来对照自己的行为。

    他与陈后主都一样,过于精通音律,喜好玩乐,本末倒置,帝王的本分置之不理,把天下当成享乐的私用财产,不惜民力,这才亡了国。足见为君之道,从来以践行仁德道义为本,道理不是挂在嘴上的,也不是做给人看图个好名声的,实际做起来,非常不易的,一朝手握大权,不听忠言,极易沉迷声色。

    隋朝的父子两代,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唐朝的太宗留下一个深刻的教训和警戒。太宗也因此成为一代伟大的明君,敢于纳谏,勤于朝政,忠臣良将汇聚,传奇佳话涌现,开创出中华历史上真正威德并重,恩泽四方,德化天下的最繁华富强的盛世,成就一代帝王的佳话。

    【故事天地】

    昙花一现的隋朝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杨坚,他逼周静帝禅位,建立隋朝,接着灭掉南方的陈朝,统一天下,结束了自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以来的近四百年分裂局面。

    隋文帝在中国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他留心民间疾苦,崇尚节俭,重视农业发展,减轻赋税,因此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富庶而安定。可是文帝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猜疑心很重。文帝怀疑太子杨勇对他有不良企图,竟然决定要改立太子。杨勇秉性宽厚,为人直率,虽然也曾想博取文帝对他的好感,可是在他的弟弟杨广的设计和阻挠下,没有成功,最后被废为庶民。

    擅作表面功夫的杨广(隋炀帝)继位后,逐渐显露出爱享受、喜奢华的本性,毫不顾虑人民的生活温饱,挥霍无度,几度南下巡幸江都;好大喜功,发动全国兵力三征高丽;炀帝种种倒行逆施的行为,终于激起民怨,导致群盗并起,最后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李渊举兵入关后,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至此隋朝灭亡。

    唐太宗李世民

    李渊虽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但真正有影响力的是他的次子李世民。李世民眼光远大,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不但带兵扫平群雄,统一天下,并且征服突厥和西域诸国,使唐朝声威远播。李渊在位九年之后,把帝位传给李世民,自称太上皇。李世民登位后,知人善任,政治清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盛世。

    太宗非常关怀部属,据史书记载,太宗有位部将名叫李绩,背上长了恶疮,群医束手无策,有人向太宗报告说,必须取得龙须灰作药引,才能治好李绩的病。但是,龙须要到哪里找呢?太宗急中生智,就说:“我是真龙天子,就用我的胡须吧!”于是剪下自己的胡须烧成灰,和药调敷,治好了李绩的背疮。

    魏征是贞观年间的名臣,他为人刚正耿直,对太宗的生活言行及施政,经常进忠直谏。太宗对他非常敬畏。魏征死后,太宗感慨的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端正衣冠,整理仪容;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知道历代兴盛衰败的原因;用人做镜子,可以知道自己行为的得失。而今我已失掉了一面镜子。”

    儒家研读历史是为了让人懂得天下兴亡的规律,懂得以德为政的重要,以这个目的来看,太宗可谓是最能领会历史,懂得正面吸取历史教训的英明帝王。正因如此,他明理并付诸实践,开创出了华夏最辉煌的王朝文明。这也就是当年孔子创办儒学的目的,人只有重德,才能立身,立国和立家。反之则败亡。读书就是为了明白做人的正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st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