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股票指数可能就是特指上证指数、深证指数、创业板指数,指数好像是个温度计,偶尔看一眼指数涨跌,就直观感受到市场的冷暖。对于操作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投资者而言,指数就是一个交易品种,涨涨跌跌与铜、大豆、螺纹钢这些商品期货没有太大差别。
想要搭建指数投资组合,就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学会独立分析指数。首先要能看懂一个指数,知道指数编制的方法,指数代表的市场含义,以及指数的收益情况。一共分五个步骤,让我们一步一步来吧。

一、指数来自于哪里
指数也是一种金融商品,由指数运营公司提供。
在国内主要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这两家合伙创办的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提供。其它还有一些证券公司等机构编制的指数,目前不论是从权威性、市场公信力,还是跟踪指数的基金数量规模来看,都不能与上证、深证、中证三家指数供应商相提并论。
国外股票指数主要由专门的指数商提供,例如:道琼斯股票指数由道琼斯公司运营,标普500指数由美国最大的证券研究机构标准普尔公司运营,日经指数由日本经济新闻社运营,香港恒生指数由恒生银行运营等等。
需要提醒大家,指数运营商编制运营指数,他们的首要目的不是准确反映市场走势,而是把自己的指数商品推销出去,收取授权费。知道存在这样的利益驱动,有助于我们提高警惕,更加审慎的研究分析指数。
二、看懂第一个指数沪深300指数
你可以从各类金融网站、媒体、论坛等获取指数的资讯,不过,我建议还是直接登陆指数编制机构官网,我们需要查看第一手资料。以沪深300指数为例,进入中证指数公司沪深300指数页面。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栏目,指数介绍、相关下载和行情走势,重点是相关下载文件的《指数编制方案》。看懂指数的核心有两个维度,一是成分股的选择方法,二是权重的确定方法,了解指数收益率的计算和运用。
1、成分股的选择方法。
成分股选择方法常见的有被动选股、过滤选股两类。
(1)被动选股
所谓被动选股,就是不加筛选。被动选股的目的是复制市场总体或者某个局部的表现。
沪深300就是采用被动选股方法,覆盖沪深A股,剔除新上市(非创业板一个季度以内、创业板三年以内)和ST、*ST股票。然后按照日均成交金额排名,剔除靠后的50%,再按日均总市值排名,选取前300只股票。沪深300成分股市值占全部A股的60%以上,其风险和收益特征与市场总体非常接近。
而中证500指数与沪深300指数的样本空间相同,但是剔除沪深300指数样本股,然后选择日均总市值排名前500只股票,因此反映沪深两市小市值公司的整体状况。
有一只中证全指指数(000985),这个指数的成分股包含了全部沪深A股股票(剔除上市一个季度以内的新股、ST、*ST、暂停上市股票),完全被动选股的“市场指数”。
国外市场典型的被动选股的“市场指数”有标普500指数、罗素3000指数(Russell 3000)、威尔逊5000指数(Wilshire5000)等。其中,罗素3000指数(Russell 3000),成分股为美国3000家市值最大的公司股票,覆盖了98%的市值。威尔逊5000指数(Wilshire5000)成分股更多,包含全部总部设在美国的上市公司,成分股最多的时候达到7500多只,目前有3600只左右。
(2)过滤选股
所谓过滤选股,就是使用一定的标准过滤掉不合格的股票,对成股份的要求比被动选股高很多。比如分红水平就是常见的过滤选股标准。例如中证红利指数(000922沪),设置的筛选规则是“过去两年连续现金分红且每年的税后现金股息率均大于0”,这个设定就剔除了大量没有现金分红的公司。
2、权重的确定方法
成分股选出来以后,就要给不同的股票赋予相应的权重。所谓权重就是每个成分股所占的比重。权重确定方法非常重要,相同一批成分股赋予不同的权重,形成指数的整体特征会有很大的差异。确定权重的方法主要有市值加权和固定权重。
(1)市值加权
所谓市值加权,就是股票市值越大,所占指数的比重就越大。市值加权又分为总市值加权、流动市值加权、流动性加权等。
沪深300指数就自由流通市值给予加权,以减少A股大量非流通股造成指数“失真”问题。根据中证网站最近的指数权重,沪深300指数第一权重股是中国平安(601318)权重4.07%,权重最小的是节能风电(601016)权重0.02%。
(2)固定权重
所谓固定权重,又成为等权指数,就是给每一个成分股赋予同样的权重。
例如沪深300等权指数(000984),与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完全相同,每个成分股都占0.3%。理论上等权重指数个股和行业分布更加均匀。但是,某个基金复制等权重指数,建仓完成运行了一个交易日,各成分股涨跌不一,各种权重也变的参差不齐,难道基金经理每天要调仓吗?这样基金复制指数的成本就太高了。指数提供商想得很周到,实行定期调整,让基金经理方便复制。沪深300等权指数每年调整两次,与成分股调整同步进行。
采用等权方法构造的被动选股指数,把市值加权指数从以大盘股为主的规模特征,转化为中盘股的规模特征,直观的变化见下图:

由此带来指数的波动性等特征也不同于市值加权指数。另外,成分股相同的情况下,等权指数收益一般高于市值加权指数,后面谈到指数收益的时候再分析原因。
3、指数矩阵
至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矩阵:

通过这个矩阵,我们可以方便的理清不同指数的构造方法。比如沪深300指数左下象限,沪深300等权指数在右下象限,中证红利指数在左上象限等等。这个矩阵是我们分析指数的好工具。
4、基本面加权
我们经常听到晨星基金风格箱的说法,具体如下图:

这个晨星基金风格箱与上述指数构成矩阵比较相像,但含义是不同的。
星基金风格箱,由著名的基金评级机构晨星公司在1992年推出,2002年进行了修正。两个维度是规模和风格,所谓风格在这里特指成分股是基本面划分,分为价值、均衡、成长三类。因为价值股和成长股拥有不同的风险和收益水平,按照风格划分基金,方便投资者选择。其划分过程如下下图:

所谓价值,可以简单的看作市盈率水平比较低、分红较多、财务结构稳健的公司,主要是蓝筹股。所谓成长,也可以简单看着市盈率水平比较高、收益和现金流等增加比较快的成长性公司,主要是各类新兴产业的股票。
一般来说,股票市场的兴趣会在价值和成长两种风格之间转换,就是所谓的“二八现象”。在股市处于横向整理区间,价值股和成长股的相关性为减小,这种风格转换体现得更为明显。这一点在指数相关性内容中会详谈。
不过,划分价值股和成长股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不同的指数公司的划分标准差别非常大,可以说各有各的说法。因此,晨星基金风格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但只是个参考,提供非常宽泛的选择,需要投资者进一步分析研究。
5、指数收益率
指数收益计算比较简单。打开股票软件,选择指数走势,例如沪深300指数(000300),得到指数价格走势。你需要计算那个时间段的收益,就用(期末收盘价÷起初收盘价-1)×100%,得到了收益率。例如,用沪深300指数(2015年12月底收盘3731点÷2014年12月31日的收盘3533点-1)×100%=5.6%,那么2015年沪深300指数的收益就是5.6%。得到几年的收益率然后开方,就得到年化收益率。以下是中证公司提供的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数据:

沪深300指数还有两个衍生指数:沪深300全收益指数和沪深300净收益指数,也就是在沪深300指数的基础上,包括了税前、税后现金红利的再投资收益,类似于股票基金选择了“红利再投”模式。因此,在收益率上比沪深300指数高一些。
关于红利再投模式,如果你单独投资一个指数,全收益指数当然收益更高。不过,我却不喜欢。我更愿意拿现金红利,发挥现金的机会成本优势,通过再平衡投入更好的资产。具体怎样选择,看个人喜好了。
前面说到等权指数收益好于市值加权指数。例如:沪深300指数和沪深300等权指数的成分股完全相同,到2015年底,沪深300指数的5年年化收益为4.36%,沪深300等权指数为4.47%。别小看小数点后一位的不同,长期积累下来,差别还是很明显的,下图是沪深300指数和沪深300等权指数的对比图,300等权在上,300指数在下:

这两个指数的都是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基点都是1000点。可以看到,运行到2016年11月15日,沪深300等权指数收盘为4227点,同日沪深300指数收盘为3427点,相差23%,还是非常可观的。
产生这个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等权指数自带了再平衡功能。每年两次调整权重,就是进行两次“低买高卖”的再平衡操作,由此可见再平衡对于资产组合投资的巨大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了一份沪深300指数的身份牌:

掌握了分析指数的技能,我们就可以运用指数身份牌,快捷的分析、对比指数了,为下一步挑选指数搭建组合打好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