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汉之西(27)

作者: 梅溪小童 | 来源:发表于2018-05-18 15:34 被阅读82次

    第二十七章  成也萧何

            刘邦到达南郑时,出现了一个让他头痛的问题,他的部将和士兵大多数都是跟着他一起从楚地过来的,本盼着革命成功,衣锦还乡,东归回家。可是现在好不容易熬到秦朝亡了,却偏偏有家不能回,用项羽的话讲,还要到鸟不拉屎的巴、蜀之地去“衣锦夜行”。所以,有许多人都往东逃跑了,想回到自己的家乡。这导致了刘邦的部队不断减员。

            这天,刘邦正在他的汉王宫中为此事烦恼,一个手下突然进来向他报告一个消息:“萧丞相逃跑了。”

            刘邦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大怒。

            谁逃他都不生气,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萧何会逃,他不仅是他的丞相,还是他在沛县一起起事的兄弟,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充当了刘邦的管家,刘邦对他有着深深的依赖,萧何一走,他如同失去了自己的左右手。

            刘邦就这样郁闷了两天后,萧何竟然回来了,并且直奔王宫拜见刘邦。

            刘邦见到萧何,真是又生气又高兴。

            他大骂萧何道:“你为什么要逃?”

            萧何答道:“我不是逃跑,我是去追赶逃跑的人。”

            刘邦问:“你追谁呢?”

            “韩信。”

            刘邦一听,顿时血气上涌,他知道韩信这个人,是他部下一个小小治粟都尉,就是一个管粮草的小官,他不相信堂堂一个萧丞相会不打招呼脱岗去追这么一个小官,萧何明摆着在骗他。

            他不禁又大骂道:“将军都跑了几十人,你不去追,却去追一个小小的韩信,你骗谁啊!”

            萧何却答道:“那些将领都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到第二个人(国士无双·《史记》)。大王如果想长期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韩信;如果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就看看大王您是个什么想法了。”

            “我是想要向东发展啊,怎么能够长期呆在这鬼地方呢?”

            “大王决定向东发展,如果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不能重用,他终究是要逃跑的。”

            “既然你这么看重他,我给你个面子,让他做个将军吧。”

            “只是做一个将军,韩信一定不肯留下。”

             “那就做大将军!”

            “太好了。”

            刘邦见萧何那个高兴的样子,心想何老头是不是出去两天脑袋就进水了,也罢,我就听他一回,让他高兴高兴。

            于是刘邦就命人把韩信召来,准备任命他做个大将军。

            萧何见状,说道:“大王向来对人轻慢无礼,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大王如果真的要任命他,就要选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设置高坛,举行仪式才可以呀。”

            刘邦哭笑不得,心想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既然萧何这样大力推荐,想必韩信这人有点真本事,就答应了萧何的要求。

            韩信是什么人呢?想必很多人都听过这个名字。

            不错,他就是被誉为“兵仙”的韩信!

            韩信,淮阴(今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他以前是一个平民百姓,但不是一个一般的百姓,而是一个穷得连饭都没得吃的百姓。他没有好名声,不能够被推选去官府做事(刘邦倒是个例外);没本钱,也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一句话,他就是要啥没啥。但是他心中一直保存着一丝高傲和自尊,情愿要饭也不会去做苦力活,而且,身上总是佩带着一把剑,那时,只有贵族才会佩剑。虽然史书中没有具体交代他的出身,但从这些迹象看,他应该是出身于一个破落贵族家庭。

            他没钱又不做事,那如何解决吃饭问题呢?这一点倒是和刘邦做混混时差不多:蹭。而且还是长期蹭,天天蹭。这样的人当然会招致其他人的厌恶,几乎没有人喜欢他。

            他曾经多次前往“南昌亭”的亭长处吃闲饭,一吃就是几个月。这个亭长虽然没有像我们的刘邦亭长一样有一个寡嫂在他吃饭时刮锅,但是他有一个不寡的妻,所谓“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这个不寡妻的做法比刘亭长的寡嫂还要技高一筹。她每天早上都提前做好早饭,然后端到卧室床上被子底下去吃。到了开饭的点,韩信准备去吃饭时,他们早就吃完了,然后装着不做饭,大家都不吃的样子,让韩信干饿着。久而久之,韩信自然明白了他们的用意,他虽穷但脾气不小,不堪受辱,一怒之下,就离开他们家再也不回去了。当然,亭长夫妇是不会去找他的。

            蹭不到饭,韩信不想饿死的话总得想个填饱肚子的办法,他想到了——钓鱼。烤鱼营养又美味,还不用看别人脸色。但是人一倒霉,喝水都塞牙,鱼也会看人打卦,就是不上他的钩。这时,河边有几位老大娘在漂洗衣物,其中一位大娘(漂母)看见韩信饿得不行了,就拿出自己的饭给韩信吃。并且一连几十天都如此。韩信这下高兴了,饭一吃他也有劲了,也不管自己目前是个什么情况,拍着胸脯对漂母说:“我以后一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漂母一听,差点要韩信把吃下去的饭吐出来,她生气地说:“你一个大男人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你这样的人我还能图你什么报答啊!”得,韩信红着脸低下了他那高贵的头。

            每个地方都有闲得无聊的混混,淮阴也不例外。而被人看不起的韩信是他们欺负主要对象。

            这天,有个混混又在街上找上了韩信,当着所有人的面侮辱他:“你长的人模狗样的,还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

            说完后,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混混更来劲了,又接着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说完哈哈大笑,其他人听了,觉得好玩,也跟着哈哈大笑。

            韩信直直地盯着那个混混,眼睛里有愤怒、屈辱,最后归于冷漠和坚毅。

            他蹲下身,趴在地上,从混混的胯下爬了过去。然后,在身后满街人轻蔑的嘲笑声中,他头也不回的走了。

            韩信别哭,所有的恩爱情仇,以后都会有个结果!

            公元前209年九月,项梁在会稽起事,然后率军渡过了淮河。韩信认为他的机会来了,在英布、蒲将军投奔项梁的同时,他也带着他的宝剑去追随他,但和英布他们不一样的是,他没有自己的人马可带,只有无人看得到的天才般的军事才能。所以,在项梁手下下,他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没有任何名声。项梁战败后,他又隶属于项羽的部队,在那里,项羽让他做了个“郎中”的小官,就是比较近身的卫兵。他屡次向项羽献策,期盼着项羽能发现他的才能,以求得到重用,但项羽从来没有采纳他的计策。

            项羽分封后,刘邦入蜀时,韩信和很多人一样,带着对项羽的失望,脱离楚军投奔了刘邦。同样地,在刘邦那里,他也没有什么名气,只做了一个接待宾客的小官。

            后来还因为犯法被判处斩刑,监斩的是夏侯婴,和他同时被判的十三个人都被杀了,轮到杀韩信时,他抬头仰视,正好看见夏侯婴,就对他说大声说道:“汉王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很多时候,说话特别是说大话可以救命。

            夏侯婴一听,感到这小子不同凡响,又见他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就发扬他仁厚的品格放了韩信。然后和韩信交谈,很是欣赏他,并把这事报告了刘邦,但并没有引起刘邦的重视,刘邦看夏侯婴的面子,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管粮草的小官)。当时也并没有察觉他有什么出奇超众的才能。

            韩信受的屈辱够多了,他隐忍得够久了,内心深处对出人头地有着深深的期盼。他一直尝试表现自己的才能,在楚军时向项羽献计,在汉营他和夏侯婴谈话之后,又多次找了萧何谈话,萧何也认为他是位奇才,向刘邦推荐过他。但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他还是没有引起刘邦的重视,一直做着他的治粟都尉。

            一个人要适时地表现自己,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才能,才能给自己创造机会。才能表现出来了不一定有机会,但不表现永远没机会。

            汉军到达南郑,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刘邦推荐自己,汉王一直不任用他,他再一次失望了,见很多人半路上逃跑回家,他也跟着逃了。于是,就有了萧何追韩信的一幕,至于是不是像小说和戏剧中写的那样在月下追的,我没有在正史中看到相关记载。

            萧何为人稳重,从小吏到国相,阅人无数,对人心的理解非常人所能及。他深深地了解到别人的尊重对一个人尤其是草根出身的能人是多么的渴望。在中国,权力崇拜的思想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要想让一个人获得尊重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官做,从古到今,莫不如此。这就是萧何要刘邦对韩信“登坛拜将”的原因。

            刘邦在夺取江山的过程中通过身边谋臣的多次提醒,频繁地抓住并利用了人特别是有才能的人的这一心理,让“人人都可出彩”,从而让自己获得巨大的成功。

            刘邦手下众将听说汉王要拜一个人为大将都很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要做大将军了。

            刘邦照萧何说的,选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几日之后,设置高坛,召集所有将领,请韩信上座,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拜大将军仪式。

            那一刻,韩信感受到了渴望已久的无上荣光,心里充满了对刘邦的感激。

            那一刻,韩信决定将倾尽自己所能帮助刘邦成就大业,以报答这位难遇的明主。

            樊哙、曹参、周勃、灌婴、郦商等其他将领一看,刘邦拜的大将军竟然是名不见经传的韩信,感到失望之余,还夹杂着一丝惊讶和怀疑。

            其实,刘邦心里又何尝没有怀疑,不过,很快他们就都不会再怀疑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汉之西(2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ug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