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随笔散文风雅颂
【灯下读史】家训的力量之八——张英与“六尺巷”

【灯下读史】家训的力量之八——张英与“六尺巷”

作者: 关观 | 来源:发表于2020-04-02 16:10 被阅读0次
    六尺巷

    安徽桐城有一条百多米长、约两米宽的巷子,距今差不多有300年历史。这条巷子的巷口处立有石牌坊,上刻两个大字“礼让”, 这就是懿德流芳、闻名遐迩的“六尺巷”。

    记得有一年春晚,“六尺巷”故事成了《六尺巷》歌曲,唱响九州。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我家一条巷,相隔六尺宽,包容无限大,和谐诗中藏。”

    正如歌中唱到的,“六尺巷”源于张英的一封家书,这封家书是一首诗。

    传说在清康熙年间,安徽桐城有张姓、吴姓两个大户人家作邻居。这一年,吴家扩建宅子,张家认为侵占了自家宅基地。这两家都是承继祖业,又都不差钱,互不相让,争执不下。官司打到衙门里,给官府出了一道难题,这两家在当地都是名门大户,所以官司迟迟断不下来。无奈之下,张家人写信给在朝中为官的张英求助。接到来信,张英没有急着过问、处理这件事,而是提笔回复了一封家书,也就是这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收到张英的回复,明了诗中意思,放下争执,主动将自家围墙退后三尺,重新修建。吴家听说后,为张家的谦让所打动,也往后让出三尺。原本因为一堵墙而对簿公堂的两家人,互相谦让,反而在两家之间成就了这条“六尺巷”。

    那么,这位朝中为官的张英何许人也?

    张英,那可是一代名臣。清康熙年间进士出身,先后担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兵部右侍郎、工部尚书、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等职。

    在清朝,没有宰相一职,其“三殿三阁”大学士实为内阁官长,正一品大员,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干的就是宰相的活儿。而文华殿大学士在“三殿三阁”中的身份地位仅次于保和殿大学士,相当于今天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是名副其实的核心层高官。

    张英做到这么大的官,却是为人仁厚,谦恭低调,修身齐家。古人讲“敬慎不败”。就这一点,康熙帝都为其点赞,“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

    《三字经》有言“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张英还是一个窦燕山式人物。张英勤于修身、言传身教,家风正,传承好,“教六子,名俱扬”, 更为厉害。

    一代名臣张廷玉是他的二儿子,也是进士出身、才干出众,深受雍正帝倚重,做的官比他老爸还大,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在清朝,一个汉人能坐到这么高的位置,实属罕见,足见其德行高尚、能力超群。

    张英、张廷玉父子不仅自身优秀,出类拔萃,还善于总结提炼,著书立说,训诫子孙。其中,张英的《聪训斋语》、张廷玉的《澄怀园语》, “其言如布帛菽栗,朴实且要,于持家涉世之道,修己待物之方,尤为周详恳挚。”作为张氏家训,子孙后人遵为准则,循为样式,世代传承,家门愈旺。

    于是,“一门之内,祖父子孙先后相继入南书房,自康熙至乾隆,经数十年之久,此他氏所未有也。”

    张氏父子,令人赞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灯下读史】家训的力量之八——张英与“六尺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ix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