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赵四离婚后两三个月,经村人介绍又娶亲了,这个女子名字叫许娟,她是村里小学老师,一年前死了丈夫,他们每个人的以往人生都有悲惨往事,经过蹉跎岁月的洗礼,如今成为了一家人。
他们结婚近一年来赵四一直守在家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在这淡然平静的日子里,赵四如自己家里养的老黄牛一样舔舐着自己斑驳的伤口,黄牛是被牛虻叮的,他是被感情伤的,反思着过往的点滴,他还是心有不甘,决心再次出去闯荡。这次,他留媳妇许娟在家操持,希望她能够在教学日常后,照顾一家老小。
吴忠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贾尘不得不放弃外出务工,在家照顾丈夫和孩子,家里经济状况异常糟糕,一家人的生活也很快陷入困境。
吴忠心情郁闷,在自家院子里散步,看着院子后自家空旷的树林,思索着家里的情况。他家现在拥有的资源都有什么?这些资源能为他们的生活改变带来什么呢?他忽然想到,院子后的树林不利用,是多么大的浪费啊?它们可以用来养些鸡鸭,鸡鸭下的蛋可以买,不下蛋的鸡鸭也可以买啊!散养的鸡鸭不论是卖下的蛋,还是卖活的鸡鸭,它们的售卖价格都比集中养殖的高很多的!
吴忠越往深层次的思考,越是兴奋,他看到了他们家的未来了!他把自己的这个主意告诉了贾尘,贾尘听他兴奋的描述未来情景,她的眼里也盛放着喜悦之光......
贾尘认可丈夫的想法,他们说干就干,从邻人及亲戚家东拼西凑了一些钱,就开始着手做养鸡场的事情。
赵四还是去了工地,他这次不再光埋头干活,而是想法设法去接触工地上的管理者,他想从接触的人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希望自己能够在这工地上做一些事情,他清楚的知道,如果只干小工,累死累活的,一辈子也不会出人头地,他迫不及待的想改变自己,同时改变自己家族的命运。
这工地上主要项目管理者名叫张一清,他是项目上施工方的项目经理,也是施工单位负责业务及运营的总经理。此人如今五十多岁了,面庞被阳光晒得黑黝黝的,一双电目炯炯有神,尖尖的下巴上没有一丝胡须,他平时衣着整洁,做事雷厉风行,在项目上可谓一言九鼎,很有威望。
赵四新到的工地就是张经理管理的项目。
说来也许是机缘巧合吧,谁都没有想到赵四居然有机会和张一清搭上了一层很深的关系。
七月的中原天气炎热,雨水说来就来,这年的雨水特别的大。城市的街道在大雨肆意挥洒之下很快积满了雨水,张一清正组织项目人员在抗洪抢险,赵四也在其中帮忙,他们项目尽管早已做了防雨抗洪的措施,把工地大门等用沙袋封堵了很高。但雨水越来越大,市政管道里的雨水也顶开街道上的井盖如泉水般涌出,街边的人行道上已是齐腰深的雨水,雨水通过围挡的下沿向他们工地的基坑倒灌!街道上不时有抗洪救援大大型车辆涉水行过,激起波浪滚滚,如海浪拍打着工地围挡,围挡基础经雨水长时间的浸泡已羸弱不堪,随着波浪来回的袭击,瞬间工地围挡就倒了一个缺口,滚滚洪水顿时汇集而来,倒灌进建筑的基坑!
张一清那时恰好正在倒的围挡前面,赵四正好离他不远。随着围挡的倒塌,洪水瞬间涌来,剧烈的冲击下,张一清没有站稳,他被洪水冲倒了。幸亏他眼疾手快,抓住了一根即将摇摇欲坠的围挡的柱子,头只能微微露出水面,工地的管理人员和工人看到眼前发生的情况,目瞪口呆,慌乱异常,赵四也很紧张,赵四此时离张一清最近,他来不及多想,急忙去扶张一清,他手忙脚乱的刚把张一清艰难的扶起,恰巧又一辆大车驶过,波浪袭来,赵四一个趔趄,倒在湍流里,瞬间就被冲下了基坑,不知去向。
赵四拼命救了张一清,自己却被大水冲走了,不止是死是活。
张一清看着赵四刚救了他,就被洪水裹挟着流进了基坑,心惊胆颤的他被众人搀扶到安全地带,就喊叫着快去救人!他不知道救他的人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人家为救他现在去向不明,不知死活,怎叫他不心生感动?他一边指挥人封堵缺口,一边组织人马去搜救赵四!
赵四被找到时浑身是伤,满脸鲜血的他正奄奄一息抓着基坑内即将淹没的钢筋头。
赵四被水冲走时直接滚下了基坑,也真是算他命大,洪水巨大冲击中他在基坑钢筋堆中乱撞,如果随便被一个钢筋头扎下估计他就会玩完!搜寻到赵四后,张一清把昏迷中的他送进了附近的医院。
赵四在医院醒来时,张一清一直守在他身边。张一清早已从身边人中了解到了赵四的基本情况。看着才二十多岁的赵四,他就像看着自己孩子一样,满脸慈爱。
对于救命恩人,张一清无以为报。张一清想收赵四为干儿子,赵四一听他这样说,也是非常高兴,倒头就拜,认了张一清为干爹。
赵四出院后,重新回到工地,每天晚上为张一清打热水,伺候干爹洗脚什么的,乐此不疲。张一清对他的生活也是非常照顾。
一天他叫赵四到他办公室,对他轻轻说:“孩子,你这样在工地一直跟着别人干,也不是个长事,想过自己单干吗?”赵四当然很想了,对张一清说了自己的顾虑,一没有经验,二没有资金,三没有队伍等等,反正都是困难。张一清笑着对他说:“这些都不是事,只要用心有心想去做事,我会帮你的!”
张一清给赵四安排了一栋楼的钢筋分包的活,想让他从熟悉的事情做起,并给了他十万元的启动资金。赵四就这样开始新的建筑生涯!他这属于清包工的性质,需要负担的是工地辅材、工人日常生活和工人的日常借支费用。
赵四算算干爹给他的启动资金,担心不够,就回了趟老家,给媳妇许娟商量后就要家里耕牛卖了。一听卖牛赵四爹当然不愿意,牛就像他的命根子,是他一生下地耕作最好的伙伴,他怎么能舍弃?最后扭不过赵四夫妇,牛最终还是被卖了,但老赵却解不开自己的心结,气病了身体,没过两个月就撒手西去,村里人背后指指点点,都说是赵四因卖牛把自己老爹气死了!大家私下都这样笑话他......
赵四就这样义无反顾的去做自己的事情,他知道这也许是他人生最大的机遇,如果把握不住,这辈子将碌碌无为!有张一清的帮助,他在工地是顺风顺水,不知道分包价格市场行情,张一清为他提供信息;没有技术人员,张一清为他物色;甚至过程中缺少资金时,张一清提前给他划拨工钱等等,他把赵四当做自己的孩子,只要赵四有困难,他就会源源不断的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
赵四就这样慢慢的从承包一栋楼,到承包一个小区的楼栋,从单一钢筋承包到木工承包、水电承包等慢慢的积攒着实力,一两年时间已小有积蓄。
张一清再次给他说:“孩子,你一直这样做清包工不是长久之计,需做长远打算。”赵四不知道他要自己做什么长远打算,一脸懵懂的看着他,请他为自己规划。张一清说:“你得有自己的建筑公司,这样才可以单独接活,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同样,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你有多大潜力,只有你自己知道,不畏将来,只要努力去做,你肯定是最出色的!”他鼓励这赵四,同时告诉赵四不用担心目前的市场,中国建筑市场在房改后已开始蓬勃发展了。
赵四相信张一清的眼光,也知道干爹是在用心帮他,他决定按照张一清的指导实施计划。
如自己去注册建筑公司,开始施工资质太低了,影响业务发展;经张一清运作,他们先买个资质较高的建筑公司,为公司起个响亮且寓意较好的名字“富兆建筑”。张一清从原来的公司退了股,他决定全心全意帮助赵四发展,他只占有富兆建筑公司很少的股份,剩下的都是赵四及其他合伙人的,赵四的股份很多,是绝对的控股。
张一清儿子张华发展的很好,张华早已在几年前成立了房地产公司,专门做房产开发。现在看来,张一清让赵四成立公司看来有两个目的:1、为自己儿子房产公司物色合作伙伴,助力房产公司发展;2、感谢赵四的救命之恩,帮助赵四发展同时,也能帮助自己的儿子。
所以,赵四成立公司后业务,起先也就是从张华手里去接施工的活,项目现场施工由张一清帮忙料理,为帮赵四打理公司业务,减少开支,许娟辞职了,公司财务由她打理,如此,还算顺风顺水,公司的一切按部就班进行着。
世界上的事情也许就是如此,有太多的机遇和挑战,它们往往缥缈不定,可遇而不可求,当你遇到,需要有把握住机会的勇气,做出正确的抉择。
吴忠和贾尘的养鸡场艰难建立起来,他们买了鸡苗,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由于资金有限,他们的养鸡场真的有点简陋,家里后院的地用简易围挡围上,又做了个养鸡棚,两千多只小鸡平时就在这院子里散养着,天气阴雨时它们就躲在鸡棚里。吴忠、贾尘学习了简单的养殖知识,定期给院子消毒,按照书本养殖知识定时给小鸡喂食等等,这些小鸡慢慢的长大并开始下蛋了。他们两口子每天捡拾鸡蛋,定期去街上售卖,人们知道这是跑地鸡下的蛋,销量还真不错!附近村子里有坐月子的妇人,家人都跑几公里来他们家提前预定鸡蛋,这样的日子他们忙碌且充实,家里的收入也很好,几个月下来欠的钱很快还完了,还有不少余钱,这比他们两口子出去务工好的太多了!再加上淘汰不下蛋的鸡卖钱,这样下来一年的收入还很客观的,日子看起红红火火,吴忠、贾尘自结婚以来还没有如此高兴过,对于未来的生活他们充满了信心。
所谓“福兮祸之所伏”,此言不虚,第二年春夏之交,禽流感流行,他们家的鸡成大片的开始死;祸不单行,又加上鸡的瘟疫,看着正常的鸡,在地上扑棱几下,就死了!两千多只鸡,一个多月下来鸡就死了一半,吴忠、贾尘两口子欲哭无泪,这也许是他们家最灰暗的日子,一家子想死的心都有了。
一个穷困人家,想通过辛勤劳动去改变自己的贫穷命运,可见是多么的困难!他们两口子到处去找兽医,问怎么办?可是每个兽医给的答案都不一样,他们又跑到县里,去找县里的兽医专家,专家给他们说:“现在你们的养鸡场已受到病毒污染,需用火焰喷射器烧到地面的每寸土地,进行全面消毒,用火焰喷射器杀菌消毒不到的地方需用消毒水浸泡消毒,这样估计会有一定效果,这批鸡的死亡率会小些,但如果这样做没有效果,这个养鸡场两年内是不能够再养鸡了。”他们两口子也没有其他办法,只有按照专家的意见去做。两口子忙活了几天,还真有效果,除了刚开始一个月偶尔会死几只鸡,接下来的时间里,剩下的一千来只鸡居然没有死亡!
“祸兮福之所倚”,大片的养鸡场因禽流感倒闭,市场上鸡蛋价格飞涨,每斤鸡蛋涨价近原来的两倍还多,吴忠、贾尘家的鸡下的蛋供不应求,他们家的日子很快回到了正规,一切看起来也越来越好。
经过这场大风波,他们知道了知识的价值,吴忠决定去学养殖技术,他跑到省城,在牧校里学习了一两个月养殖技术。
学成回来后,他又和贾尘商量,他对贾尘说,他们家只养鸡风险太大,还要养猪,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他们家风险抵抗能力。贾尘对丈夫的说法很是认可,同时认为他们家的养殖场离村子太近了,谁家的牲畜家禽出了问题,相互传染后就会波及他们家,于是他们决定养殖场要搬到远离村子地方。
贾尘张罗着在远离村子的地方租三四十亩地,并办理了相关证件,利用原来的养殖场做了抵押贷款,赵四也借给他们不少资金,吴忠就开始新的养殖场建设。
这次建设的养殖场,完全摆脱原来的模式,为实现养殖现代化,上了许多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同时配套也建设了饲料加工厂,甚至连鸡粪加工处理设备也上了,他们还在还鸡场里建设了配套的生活和安保设施,同时决定要雇佣专业的技术人员为养殖场服务。可见这次他们的决心有多大,他们通过总结以往的养殖经验,已对这个全新的养殖场充满信心,同时为了品牌化经营,他们这次还注册了公司,申请了“绿牧”的商标,想用自养的高品质产品,去开肉类连锁店,憧憬着自己养殖事业未来的发展,他们对自己的规划能够成功深信不疑,深信只有这样的选择,才是他们未来致富的希望!
吴忠、贾尘两口子养殖场建成了,开始成规模的养殖鸡和猪,鸡下的蛋装箱售卖,鸡蛋卖到周边城市的超市;同时开了屠宰场,专门宰杀淘汰的不下蛋的鸡及养成的生猪,他们同时在县城开了两三个“绿牧”肉类专卖店,开始试水自产自销模式。这种模式还真是不错,自家的鲜肉能够第一时间送上百姓餐桌,专卖店每天营业时间卖肉的市民很多,生意很是红火,这就带着自己的屠宰场及养殖场生意也跟着红火起来。
随着他们家专卖店生意逐步扩张,养殖场的产品开始供不应求了,为了专卖店能够有足够的优质产品,贾尘和吴忠决定带动村民搞养殖,实行养殖场加村民合作模式,为保证产品质量,由他们公司提供养殖技术及饲料,村民的产品出来后再抵消饲料费用,绿牧公司并愿意以高出市场近一毛钱每斤的价格收购生猪及鸡蛋等,村民的养殖积极性很快被他们调动起来了,一两年下来,村民们获得了不少收入,大家的日子比原来好了很多。
贾尘、吴忠出名了,他们成了县里的致富带头人,政府领导多次看望并鼓励他们继续创业,希望他们能够带动更多的村民奔小康,政府愿意为他们提供政策支持等等,他们也很乐意为村民们做更多的事情,希望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
赵四跟着张华做建筑,他选择是对的,张华开发的房子卖的很好,所以赵四工程款每每都会及时到位,富兆建筑公司的效益还是很好的,所以他也有余钱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赵四在城郊看中了一片地,约二三十亩,通过运作把这片地买了,在临街的地方建了一栋四五层的酒店,后面建了个金碧辉煌的洗浴中心。这些产业都是由自己经营,酒店有点像会所的性质,装修的很豪华,经常用来招待自己商业伙伴及某些公务人员。这个酒店经理是赵四亲自招聘的,名字叫徐夏,明眸皓齿,身材高挑,白皙面庞上还有一对柳叶眉,气质很是出众,再加上能说会道,又很会来事儿,酒店的生意被她经营的很好。某些男人,一有钱就会感觉不可一世,感觉有点老子天下第一的味道,社会上这种人很多,他们占有欲及贪欲随即膨胀,直到有一天碰壁或灭亡。赵四也没有免俗,踏入了这些男人行列,这样的家庭生活中,多情自古空余恨,谁知道哪天会鸡飞蛋打?最终受伤的应该也不止一个人吧?
赵四不知何时起,和徐夏勾搭上了,他们甚至在许多公开场合出双入对,他们家的一场骤风暴雨也即将来临。
许娟心思细腻,很快发现了赵四与徐夏的异常情况,她调查清楚后并没有声张,而是静悄悄的忙着自己的事情,把财务工作做的更好了。她把工程中能收账款督促回收,同时尽量不予支出,同时饭店等财务情况也是如是,公司账上很快积累了五六百万元现金。这些钱在90年末算是一笔很大的数字了,那个时候,一个二线城市位置很好的商品房用地,平均一亩地价格还不到十万元,跟现在一亩地几百上千万做下对比,就可以直观知道那些钱的价值。
许娟对赵四不辞而别,她转移了这笔巨款,带着这笔钱悄悄去了新加坡,从此与赵四一刀两断。原来许娟知道赵四与徐夏关系后,她默不作声,一直在谋划着此事。她的卷款消失,对赵四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他努力的一切,似乎瞬间化为乌有,赵四当然知道许娟为何弃他而去,他对自己此前的行为悔恨不已,但是现在,一切为时已晚。
流年似水,太过匆匆,一些故事来不及正真开始,就已成为昨天;一些人还没有好好相爱,就成了过客。如梦如幻的岁月,亦真亦假、亦悲亦喜、亦长亦短,需与懂得珍惜的人,在时光中慢慢消磨吧!
赵四公司很快陷入危机,股东们的找茬,施工分包单位的逼债,甚至自己的酒店工人工资都无法保证......
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我们无法预测自己及家族命运的未来,人生命运的起起伏伏,我们无法把握,但我们能够根据自己当下抉择的行为,对未来予以把控,在漂泊人生旅程中,纷纷纭纭的社会人性繁杂,也许只有守住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才是摆脱无妄之灾的最好的办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