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文化经典千钻公会🌐名人名篇🌍
被欧阳修痛骂“无廉耻”的冯道,想达到自己什么目的?

被欧阳修痛骂“无廉耻”的冯道,想达到自己什么目的?

作者: 路福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05:18 被阅读321次

01

冯道的《荣枯鉴》中有句话我很欣赏:“悦上者荣,悦下者蹇”

意思是能取悦上层领导的人,可能荣华富贵,处处为下层百姓着想的人则困难重重。

对照今天一些官场,你有什么顿悟?

然后查了下冯道的故事,还真让我吃了一惊,这不是现在谍战片中的忍辱负重的“潜伏者”吗?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年代之一。

冯道,便是唯一见证了五代历史的奇人,有“十朝元老”之称。

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曾痛骂冯道:“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可谓无廉耻者矣!”

近代也有学者,评选“中国官场上无耻之尤的小人”,冯道“当仁不让”名列前榜。

冯道,真是没有廉耻的人?他做了什么没有廉耻的事?他付出那么没有廉耻的代价,想达到什么目的?

02

冯道(882—954年),字可道,自号“长乐老”。今河北沧州泊头市交河镇人。

冯道出生在“为农为儒,不恒其业”的家庭。因其父亲对道家极为推崇,冯道出生不久,父亲便依据《道德经》开篇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其取名为道,字可道。

唐末五代乱世,是一个极度动荡混乱的年代,政权更迭频仍,皇帝走马观花似的轮换。

唯有冯道一路官运亨通,长兴不衰,泰然自若,久居禄位。

历经五朝(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及契丹),侍奉八姓十二帝(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皇帝李存勖、李嗣源、李从厚、李从珂,后晋皇帝石敬瑭、石重贵,辽国皇帝耶律德光,后汉皇帝刘知远、刘承祐,后周皇帝郭威、柴荣)。

营盘铁打,朝朝为公卿。三次拜为相,居相位长达二十余年。死后更被追封瀛王,五代末年其声望一度达到顶峰,实为历朝历代所罕见。

寻遍中国历史,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乾祐三年(950年),在后汉任太师的冯道曾作《长乐老自序》,这被后人视作中国封建官场上的无耻宣言。

在该文中,冯道把自己的履历表填得一清二楚,洋洋得意地罗列自己的历任所获官爵荣宠,甚至还包括契丹政权授予的“伪官”。

其中写道:“时开一卷,时饮一杯,食味、别声、被色,老安于当代耶!老而自乐,何乐如之?”,自誉为“长乐老”。

人说“知足常乐”,冯道是有官就乐;人说“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冯道是无官不能活,有官万事足。

所谓“临难不赴,遇事依违两可,无所操决,唯以圆滑应付为能事。”

然而,这种做官确实要以“无耻”为代价的。

现在做官的“无耻”,无非是玩女人贪污受贿。可冯道的“无耻”,是为了达到自己什么样的目的?

03

冯道年轻时品行纯厚,不耻清贫,事亲孝而为学勤,颇有古风。

冯道在未发迹时曾写过这样一首诗:“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终闻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这反映了他既要洁身自好又打算委曲求全的人生哲学。

他为官廉洁。在留下的遗嘱中说死后希望选择一块无用之地埋葬即可,不要像别人那样嘴里含珠玉下葬,也不用穿豪华的寿衣,用普通的粗席子安葬就行。

他体恤民生,家乡闹饥荒时,不惜将自己家里的财物全部拿出来周济乡亲,而自己却住在茅草屋里。

他待己甚严、不贪女色。当年后唐与后梁交战时,有人把抢掠来的美女送给他,冯道就“金屋藏娇”——找间屋子养着,寻访到她的家后再送回去。

他好学能文,主持校定了《九经》文字,依唐刻《开成石经》雕版印书,历时22年,史称“五代蓝本”,为我国官府正式刻印书籍之始。

他在家乡替父守孝期间,并没有在乡亲们面前摆官架子,而是亲自下地劳动,上山砍柴,对一些缺乏劳力的人家尽力帮助。

南北战乱频仍,冯道从北方逃回,看见被掠夺的中原妇女,心中不忍,就变卖东西将她们赎回,然后派人将她们一一送回家,完全是一副菩萨心肠。

04

纵观冯道的一生行事,他确实标新立异,特立独行。

他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却能撇开儒家的是非原则,处处出手“道德”拳,为天下苍生着想,成为一个超越了黑白二元逻辑的人物

他既是一些人眼中毫无廉耻的奸臣,又是大众眼中与虎谋皮拯救苍生的一代能臣;

他既是“儿皇帝”石敬瑭的心腹、认可外族皇帝的汉奸,又是从契丹皇帝里救下无数汉族人性命的英雄;

他既是善于藏拙有所不为的滑头,又是重视文化建设的一代贤士;

他既是见风使舵的官场油葫芦,又是至为克己的一代廉吏;

他既是为后世鄙弃的无耻贰臣,又是当时公认的德高望重的“国老”。

正是他这种“滑稽多智、浮沉取容”、“无间道”的做法成为他在“虎狼丛中”立身的不二法则!

05

《旧五代史》是宋太祖安排人编篡的,其中的人对五代时期的很多事都亲身经历过,且可参考的史料齐备,内容比较真实可信。

书中说冯道不但善于进谏,而且关心人民疾苦,这在战乱不断的五代时期,是很难得的

契丹灭后唐,冯道随契丹北行。沿途见到被契丹士兵俘虏来的中原人民,就出钱赎买过来,然后想办法送他们回家。

在欧阳修这种正统士人眼中,礼义廉耻是国家立国的根本,没有这四点,国家必然灭亡。

不知礼义廉耻的人,无所不取,无所不为。这样的人多了,国家必然深受其害。冯道在四朝为官,正是不知廉耻者的代表。

在南怀瑾看来,冯道是一个做人做事都很成功的人,真正做到了完美,没有瑕疵。

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多少帝王都不能,而冯道成功了。

葛剑雄写了一本书《乱世的两难选择》,是专门说冯道的。认为冯道的所作所为都是正常的,值得肯定的。

针对欧阳修对冯道的批评,文章用史实给以了反驳,指出欧阳修的批评是没有道理的。欧阳修所提出的标准是一个自己都没能做到的标准。

按照欧阳修等所谓正统历史学家眼里,忠君,而且不管国君是人是鬼,作为臣属,都要从一而终。

冯道能够忍辱负重,尽心去为百姓做善事,有益的事,他忠于的是老百姓而不是某个“皇帝”。

现在看来,冯道之所以能够在官场上屹立不倒,主要是因为他不好色、不贪财、有才干、不结党营私、不树敌、有容人之量、知道进退,更是因为他一心为了老百姓,心存“仁”念。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就证明了冯道的作为是正确的,达尔文“适者生存”的观点在这里也是成立的。

我想冯道的心里,也是有“忠”的标尺的。就是以百姓的利益作为最根本的前提,打破狭隘的国家和民族的观念。怎样对百姓有好处,他就怎样去做。

“仁者,爱人”,被冯道实践到了极致。

相关文章

  • 被欧阳修痛骂“无廉耻”的冯道,想达到自己什么目的?

    01 冯道的《荣枯鉴》中有句话我很欣赏:“悦上者荣,悦下者蹇”。 意思是能取悦上层领导的人,可能荣华富贵,处处为下...

  • 开心一刻

    见 《冯道和凝》作者:欧阳修 原文:冯相道和相凝同在中书。一日,和问冯曰:“公靴新买,其直几何?”冯举左足示和曰:...

  • 欧阳修批冯道

    欧阳修看不惯冯道,冯道同学从后唐、后晋、辽、后汉、后周都当高官,是不贞洁。 他为此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叫王凝的人做...

  • 通过提问,有目的的做事

    我们决定做事情的时候,很多时候不知道目的是什么。这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想达到什么目的,达到目的需要做些什么? 今天,琪...

  • 这个社会不敢欺侮的永远是那些要尖的人

    这里所说的要尖的人是指那些自己想达到目的,决不肯罢休的人,想达目的,甚至是不择手段的人,想达到目的是那些掌握了核心...

  • 《独白旅行手册》075

    138 我想做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想要什么结果。 “想”是空的,像浮游在海里的沫。被日光照耀能折射彩虹的炫目,也...

  • 怎样达到自己的目的!

    1、把经验放在第一位 对于话题内容应该有专门的知识……当你和对方谈到某一件事时,你必须对此有所认识,否则说...

  • 无廉耻的罪行

    整个小镇都氤氲着一种惨淡的气氛。 街头巷尾的人们都在哀叹,这源于德科林家中的女儿。那是一个快乐活泼,气质出众的孩子...

  • 2020-11-05

    为什么要学习发问? 想透过发问,达成什么目的? 是想强有力的发问,达到对方的心底?那就很难达到目的。 这次学习聆听...

  • 章敬平《欧阳修传——世俗的圣贤》

    章敬平《欧阳修传——世俗的圣贤》 这是一本面对普通大众的通俗读物,作者希望达到的目的有六个: 1、可以让欧阳修活过...

网友评论

  • 乐道也:好文章 收录了。
  • 上官皖又名上官皖儿:🌍欢迎加入《名人名篇》专题
    路福:@上官皖又名上官皖儿 谢谢!
  • 云端一梦l:天光晴好我来赞,你的文章是太阳,取点暖,摘点光明,暖暖方向,下次点赞有力量!😹😹😹⛷⛷⛷✍✍✍
    路福:@云端一梦l 谢谢!
  • 剑字如舞:有道理!不为浮名,一心为民!不忠君,只爱民!
    路福:@剑字如舞 恐怕现在的一些党员也做不到。

本文标题:被欧阳修痛骂“无廉耻”的冯道,想达到自己什么目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av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