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满天星简村夜话简友广场
友情的最高和最低,为什么人到中年没了朋友

友情的最高和最低,为什么人到中年没了朋友

作者: 文史挥墨 | 来源:发表于2022-12-16 18:14 被阅读0次

    此文系【简村夜话】专题推荐,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https://www.jianshu.com/c/cd1e7f16a395

    一说到知音,我们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俞伯牙和钟子期,也是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 好啊!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又说:“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因为这个故事,我们有了知音一词,也有了“高山流水”的阳春白雪式的高雅。实际上,知音也成了友谊的最高追求。我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我们的心思,不用自己说出来,对方都能够明了;我们的意愿,不用那么费力的表达,对方都能够有所感受,这就是知己,最好的朋友。我们的心思意念,对方都能够感受到。这不仅仅是在友情中的追求,在任何的交往中,其实人们都在期望这样的境界。

    而友谊的最低标准,也就是最最普通的形式,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四海之内皆兄弟”。

    这句话,其实出自论语——《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司马牛问孔子怎样做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害怕,经常反省自己。司马牛见到师兄子夏后,忧愁地说自己没有兄弟。子夏安慰他说:君子和人交往,态度恭谨而合乎礼节,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

    现在,我们常用“四海之内皆兄弟”,来表达只要真诚相待,无论远近,都可以成为亲如兄弟的朋友。

    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友谊的最高和最低:“知音”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许,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懂得的最好与最差了。知音难求,也成了人生的一个很难企及的高标准。

    你可能要问?我们普通人,似乎也没达到这两个终端,只是更多的游离在中间地带。

    是的,友谊还有一种中间地带,就是我们常人的友情状态。我们一般有几个较好的朋友,这几个人,是比较熟悉的,也可能是常说的死党,或者闺蜜。

    在生活中,也会交往不少其他的朋友;可那些人,只是遇到了,大家都认识,但你遇到事,拿起电话来拨,对方却是没有回应的。而能有三五个朋友,来彼此成为死党,这就相当不易了。

    “死党”,还不能达到知己的地步。他们,只是在有事时,能随叫随到,电话随打随接,这就相当好了。

    实际上,我们还要面对一种现实:很多要好的朋友,随着岁月的流逝,渐走渐远了。这,普遍是中年人的一种无奈,也是普通人要面对的一种尴尬情况。

    曾经的好朋友,玩的相当铁。喝酒吃饭,旅游爬山,没有不能一起的。可当朋友成了家,为人父母,似乎都把朋友给淡忘了。一旦忙于工作,忙着赚钱,就没了过多的交集和联系了。

    这种淡忘,也让人很无奈。友情也需要维持和经营,尤其自己在乎的朋友。同一个城市的好朋友,一两个月至少要见面一次,让感情升升温。曾经很要好的朋友,两三年不联系,不见面,关系自然也暗淡许多。

    以前有人问,为何长大后,朋友都渐行渐远了。人到中年的朋友,就像李叔同的《送别》: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这是一种无奈,但也教人珍惜。

    中年以后,真正的朋友更少了。很多时候,都成了孤家寡人,孤军奋战。因此,能有一两个谈心的好友,就好好珍惜吧。

    从友谊的至高追求“知音”,到最低要求“四年之内皆兄弟”,到人中年以后没啥朋友。这是我们普通人可能要面对的友情课题,它很使人伤怀,但也不得不面对现实。

    但是,成年人的友情不患得患失,不管彼此的关系变成怎样,都不妨碍我们曾经的美好。

    陪伴彼此走过人生中的一段时间,有实实在在踏入过彼此世界就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友情的最高和最低,为什么人到中年没了朋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ir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