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经典风语阁人民广场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3-01-08 13:54 被阅读0次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不平,不尽人意;总会有风吹雨打,磨难降临。

    生活,不会按照我们既定的轨道航行,更不会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进行,它总是不按套路出牌,时不时地给我们制造麻烦,设置障碍。

    谁的人生不是在荆棘中前行,谁的辉煌不是千锤百炼,没有谁会活得比谁更容易。

    即使是古时那些大名鼎鼎的诗人也总是感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杜甫一生悲苦,寄人篱下,李白漂泊一生,壮志未酬,苏轼更是颠沛流离,几经磨难,最后成为了苏东坡。

    正是因为这些磨难和不同常人的生活阅历,饱经风霜、千锤百炼,最终奠定了他们在诗坛上的不朽地位,并流芳百世。

    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说:“好的诗人都是在用生命在写诗”。

    因为有这样的情感与人生经历,所以写的诗能够真切地反映情感与现实,而非流于空想、无病呻吟。

    而晚唐诗人马戴,可算是这样的诗人。

    马戴(799—869),字虞臣,今陕西省华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他是著名的边塞诗人,虽生于晚唐,却有着盛唐边塞诗人的激昂与豪迈,他所创作的边塞诗,读不到消沉与悲凉,有的是豪情与壮志,是晚唐独树一帜而令人振奋的诗人。

    马戴早年间屡试落第,但却从没有放弃,直至844年才登第,此时的马戴已经45岁。

    45岁之前,他一直在游荡,南极潇湘,北抵幽燕,西至沂陇,曾久滞长安,亦曾遨游边关,生活穷困潦倒。

    就在这段时间里,马戴人生大半的光阴流去了,时光的流逝与客居他乡的孤寂,以及久试不第且从仕无门的怀才不遇之感盘踞在他的内心。

    而马戴就是这样一位求仕的游子,尽管登科做了官,可命运却没有善待他。

    公元847年,48岁的马戴因直言得罪权官,被贬龙阳尉,一去三年整,遇赦还京后擢国子太常博士,这也是他最高的官位。

    晚年,马戴归隐华山,与诗为伴,贾岛、薛能、姚合等人均与他有诗词唱和。

    马戴的诗风,以五律见长,下笔凝炼秀朗,含思蕴藉,饶有韵致,多写羁旅之思和失意之慨。

    马戴的作品极得后人的推崇,南宋诗论家严羽所著的《沧浪诗话》中,赞其作品均在晚唐诸人之上,并有“晚唐之马戴,盛唐之摩诘也”,这是给予马戴的极高评价。

    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灞上秋居》,就是诗人在多种情感交织下,历经丰富现实的人生体验后写下的作品。

    灞上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作者进身无门,困居于此,有感于秋节变换,身世落寞,故作此诗慰藉愁情。

    现如今,每当读到这句充满无限怀思与落寞的“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时,仍能唤起心中的那份浓浓思乡之情,读之令人落泪。 

    《灞上秋居》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唐代:马戴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马戴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纯写闭门寥落之感。整首诗篇好似一幅形象鲜明、艺术精湛的画卷。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首联的意思是,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

    定:初定。晚:傍晚。

    首联展现的是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撩人愁思的秋风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

    连番的风雨,雁儿们已经耽误了不少行程,好不容易风停雨歇,得赶在天黑之前找到一个宿处。

    这里用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古人每见雁回,易惹乡思。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颔联的意思是,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他乡:异乡,家乡以外的地方。

    寒灯:寒夜里的孤灯。

    颔联画卷的景象则由寥廓的天际渐渐地转到地面,转到诗中的主人。

    只见风雨中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而寄居在孤寺中的一个旅客正独对孤灯,默默地出神。

    “落叶他乡树”这句,很值得玩味。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在他乡看到落叶的情景,不能不有所感触,其心情之酸楚,完全渗透在这句诗的字里行间。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颈联的意思是,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

    白露:秋天的露水。  野僧:山野僧人。

    颈联让画卷再向下推移,它不仅显示了更大的空间,更细的景物,而且出神入化,展现了诗人的心境。

    这句“空园白露滴”用的是以“动”烘托“静”的手法,比写无声的静更能表现环境的寂静,露滴的声音不但没有划破长夜的寂静,反而更使人感到静得可怕。

    连露滴的声音都可听到,就没有什么比这更寂静的了。

    “孤壁野僧邻”同样是用烘托的手法。明明要说的是自己孑然一身,孤单无依,却偏说出还有一个邻居,而这个邻居竟是一个绝迹尘世、犹如闲云野鹤的僧人。

    与这样的野僧为邻,诗人的处境的孤独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的心境:秋夜孤房连露滴的声音都可听到,正说明他思潮起伏,长夜无眠。

    而所与为邻的只有一个野僧,表明他正想到自己已经被抛出世外,不知何日才能结束这种生涯。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诗的最后两句也就与前面的描写自然衔接起来,不显得突兀。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尾联的意思是,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

    郊扉:郊居。

    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报效尽力。

    尾联直接说出诗人的感慨,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因而这里率直道出了久居荒郊的寂寞孤独,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求取官职希望渺茫的无奈。

    这首诗写景,都是眼前所见,不假浮词雕饰;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此,尽管题材并不新鲜,却仍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oe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