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后土者,地之大名也。”
后土娘娘,据说原型就是补天的女娲。
女娲不仅在天上补了天,还在地上造了人。据说盘古打开天地以后,担心天地再次融合,就两脚踏地,双手撑天,用自己的身体分开天与地,盘古日长一丈,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随着他身高的不断增长,天空愈高,大地愈阔,空荡荡的天地间,女神女娲慢慢变得寂寥无趣,于是她开始用黄土和着水仿照自己的样子捏出一个个小人作伴,然后这些小人就开始活蹦乱跳有了生命,于是这个地球上出现了一个人种叫黄色人种。
《风俗通》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
这是一个比西方的上帝造人说还要动听的故事,不同的是,在西方上帝只造了一个男人出来,而后用这个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西方的文化,一开始就将男女不平等的基因深藏其间。
而女娲造人不同,因为女娲是女性,并且跟伏羲这个男神既是兄妹又是情侣,还受到盘古等神的影响,所以她造人时没有性别的歧视,所有的人都是由土和水组成的,只不过其中土多一点水少一点的成了男人,水多一点土少一点的成了女人。很久很久以后,有个痴痴傻傻的人终于讲出了这个秘密:“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其实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那块没用的石头变成的,这块没用上的石头大概是亲眼目睹了女娲造人时的情景,所以才能道出这个惊天机密。
女娲造人造得累了,但觉得人数还是太少,不足以填充这辽阔的大地,于是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四处挥舞,点点泥浆洒在地上,竟然一个个都变成了人。
人有美丑之别,可能就源于此吧,好好捏出来的人就漂亮一些,而甩在地上的泥浆变成的人,就丑了一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砸到了地上。
不过无论如何,女娲都是所有人的母亲。
所以,祭祀女娲就是祭祀母亲,祭祀女娲就是祭祀大地,纪念她孕育了生命吐纳了万物。
14
最早祭祀女娲的人,大概是黄帝。
据说黄帝初定天下之后,“筑圆丘以祀天,筑方坛以祀地”,在河之东汾之阴扫地设坛,祭后土女娲。
黄河之东汾水之阴,世称汾阴。汾阴位于中条山西北方向,自山西北边的高山孕育而出的汾水,与黄河近乎平行地流经了大半个山西后,在这里自东向西地汇入黄河。
自黄帝在汾阴祭土以后,这里便成了历代君王祭祀后土的圣地,以至于泰山封禅、汾阴祀土成为皇家两项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一个祭天、一个祭地。
祭祀活动搞得最勤快的当属汉武帝,他本人曾七次登泰山而祭天、六次下汾水而祭土,还制定出了“汾阴后土三年亲郊祠,泰山五年一修封”的皇家礼制,并在汾阴河畔大建后土祠。
他那首著名的《秋风辞》便创作于汾阴祭土的路途中:“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扬雄的《河东赋》则记载了一次汉成帝在汾阴祭祀后土的活动:“其三月,将祭后土,上乃帅群臣横大河,凑汾阴。即祭,行游介山,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登历观,陟西岳以望八荒,迹殷周之虚,眇然以思唐、虞之风”。
这里面提到的大河、汾阴、介山、安邑、龙门、盐池、历山、西岳等具体地址,都是有据可考的真实地址,这些地名基本上到现在都没有更变。
同样是祭祀后土的场所,同处河东之地的后土庙与后土祠,一居中条山南,一居中条山北,孰先孰后,概莫能知。
然而不同的是,自汉武帝以后,位居中条山北的后土祠成为皇家祠堂,先后有十余位皇帝登祠祭土,直至明永乐年间在北京建了天地坛,祭天祭地活动才改在了北京,再后来建了地坛,方才有了天坛地坛之分。
后土祠身为大名鼎鼎的天坛地坛的前辈,享尽了尊崇。而后土庙檀道庙,一直默默无闻寂寂无声,安静地矗立于中条山南麓檀道古道的阡陌之上,千年不改。
檀道庙的管理人员坚称,檀道庙的历史要早于后土祠,至少不晚于后土祠,他们坚定地认为,后土祠是因为沾了汉武帝《秋风辞》的光而闻名天下,而檀道庙由于缺少史书的记载与文人墨客的文字宣传所以偏居一隅无人知晓。
这是否属实,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15
檀道庙身为一个祭祀后土娘娘的庙宇,庙内却供奉着三位女神仙的尊像,当地人分别称其为大娘娘、二娘娘、三娘娘。
大娘娘自然当属后土娘娘,二娘娘和三娘娘却谁都说不清楚是哪两位女神仙。为了搞清楚二娘娘三娘娘的具体身份,我查了很多资料,最后依然是不甚了了。
一说是尧的两个女儿,也即舜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
据说当年舜在中条山一代“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辛苦劳作,并以仁孝闻名,尧入芮寻找接班人时,四岳长老向他推荐了舜,尧为了验证他们所言不虚,特地把自己两个女儿许配给舜,让她们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观察舜是否如传言中那么仁德宽厚有能力,《史记》载:“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
可见当时尧为了给天下百姓们找到一个好的管理者,是下了血本去考察对方的人品与能耐的。
《史记》又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原来让畔、让居之举,早在舜的时候就发生了,后来的虞芮二君还专门跑到黄河对岸才被周人的耕田让畔行为感动,他们不知道耕田让畔这种行为最早就发生在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在他们跑到黄河对岸去寻找感动的一千多年前,舜就已经带领民众在中条山的历山一带让畔耕种了。
当然最终,舜用自己的仁德与能力通过了尧的考察,得以掌管天下,跻身五帝之末。
而尧的两个女儿亦“甚有妇道”、“不以贵骄事舜亲戚”,身为贵家之女嫁入寒门,却并无半点骄奢淫逸之气,甚至对无理取闹的婆婆和阴险狡诈的小叔子都礼遇有加逆来顺受,姐妹联手辅佐舜的事业追随舜的脚步,成了后人口中的佳话。
由于舜在中条山一代活动日久,所以在中条山周围留下了很多他的遗址,如中条山的最高峰舜王坪即以舜命名,坪顶有舜王庙,中条山西南有舜曾经耕种的历山,西北有舜泉、舜井、舜帝陵等。
所以,在中条山南麓的虞舜当年受封之地虞国的边上,出现一个纪念舜的两位贤妻的寺庙,也理在当然。
在中国早期的古老传说中,出现的女性角色并太不多,尤其与三皇五帝相关的知名女性,大概也就女娲、娥皇、女英几位了,其中女娲以圣母示人,娥皇女英以贤妻著称,她们一起满足了中国传统社会对贤妻良母的美好愿望,把她们一起供奉在一个祭拜女性的庙里,大约也算是一种对女性的集体崇拜吧。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