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有这样一位美男子,他遗世而独立,静立于北齐王朝,他却是那一朵最洁白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他,就是中国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兰陵王!
他是北齐王朝高高在上的大将军,却也只是沉浮于乱世中的一叶孤舟。他是北齐皇族地位低下的兰陵郡王,却也是抵御外敌守家卫国的天神。他能文能武,是北齐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可是却遭帝王猜疑,赐予一杯鸩酒,时年32岁。
《北齐书》有言: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在北齐那个年代,战乱纷飞,百姓流离失所,“折骨而炊,易子而食”,是那个年代百姓活下来的法则。若是常人得一瓜果,必先躲着偷偷吃了,而能够做到像兰陵王那样,与将士共享之的人,实属不多。他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源自于从小到大看透了人间冷暖,世故圆滑。虽说他出生于皇族,可是母亲地位低下,在史书中连姓氏都未曾留下,而在封建王朝,子凭母贵,他从小就受人白眼挤落,也是北齐皇族中最后一位封王的贵族。在成长中明白,却不曾成为这样的人,这是最善良的成长。
他貌美,有女子之阴柔之美,他是四大美男子之一,传说潘安出门一趟,可掷果满盈,我想,如果兰陵王活在一个正确的时代,应该也有这样的待遇吧。貌美是好事,可是在打仗时,却不足以震慑敌人,所以他打造了一个吓人的面具,想以此威慑住敌人,从而在心理上给敌人以打击。
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兰陵王
常胜之师,百战百胜。兰陵王,北齐的天神,在当时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外,有北周与突厥虎视眈眈;内,后主高纬只知玩乐,大权旁落,奸臣当道。兰陵王与斛律光作为北齐的两大将领,出生入死,保家卫国。有了他们,北齐对于北周和突厥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然而,没过多久,斛律光就死在了敌人的阴谋和帝王的猜测中。一年之后,兰陵王也歩此后尘。
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
一个将士最光荣的死法应当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最悲哀的莫过于功高盖主,遭帝王猜忌。斛律光死了,死在了阴谋与猜忌中,北齐能抵御外敌的人就只有一位了。按照常理来说,不管怎样,兰陵王都应该受到皇帝的赏识,可领兵打仗,保护北齐。可历史,偏偏如此的不尽人意。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在一次宴席上,后主高纬曾亲切地对自己的堂哥——高长恭说,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他下意识地回了一句,家事亲切,不觉遂然。史书上说,就是这一句话让高纬起了杀心,才有了后来御赐的鸩酒。可是我认为,高纬对兰陵王的猜忌可能不是一天两天了,斛律光死了,北齐的大部分军权都握在了高长恭的手里,再加上奸臣的谗语,恐怕,后主对其的猜忌一天比一天要浓,而兰陵王的那句话就成为了一个导火线。
忠以事上,有何辜于天!
若使兰陵获全,未可量也!兰陵王:乱世英雄色,可叹遭帝疑
这是《北史》中对于兰陵王的一句评价,却也只是一声叹息罢了。可是,又有什么话可说呢?兰陵王已死,在他死后不久,北齐都城被北周很轻松地拿下了,高氏子孙几乎全部灭亡。自此,北周武帝宇文邕成为了新一代的霸主。
兰陵王的墓建在河北邯郸磁县,碑额上写着:齐故假黄钺右师右尉公兰陵忠武王碑
历史上对于兰陵王的描述只出现于《北齐书》和《北史》当中,而这两本书中,兰陵王也就只有短短的几段话罢了。短短的几段话,却透露出一位皇族子孙的悲哀,也是整个时代的悲哀。
历史的长河中淹没了多少人,可是总有一些人却值得我们去记住。
网友评论
愤曰
我自六百年后转世
意在破哑哒灭鄯善平突厥之建业
北立燕然
然则
前世主上不疑
而坠大漠牛羊之疫
此生遇王
咸不及滞
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此去无他
惟患柔然不死
牺我六镇虎狼以厥山河
后世之主
当鉴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