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简书以来读了不少简友的文章,有不少简友的文章不错,耐读,经得起咀嚼;而有的人的文章却读了一篇不想再读第二篇。
为什么?在这里我不想说什么有关文字功底和写作技巧之类的话,只是想说,影响我阅读兴趣的原因就是这些文章太虚假,没有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特别是叙事类的文章没有真实的细节。
这里所说的虚假不是指虚构的故事。文学作品大都是虚构的,但是成功的作品都是真实的,这里是指艺术的真实,生活的真实。故事可以是虚构,人物是虚构,环境也可以虚构,但是情感却必须是真实的,反映的生活必须是真实的,特别是其中的细节必须是真实的。
近日读了简友好风似水的《乌鸦座|只是鸡而已》。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写的是动物。情节当然是虚构的,但是其中反映的生活,流露出来的作者的情感却显得非常真实。
且摘录其中的几段:
有一天,猴子无意中走到鸡中间,几只内向的鸡害怕地向后躲。猴子一时兴起便拿鸡逗乐,它在内向鸡身上抓一把,在外向鸡脑袋上挠一下,吓得鸡们四散奔逃。
其中一只鸡逃得太急,撞到了刚巧经过的主人身上。鸡翅膀扇起的灰尘迷了主人的眼睛;鸡毛乱飞污了主人的衣裳。
主人勃然大怒,觉得最近的畜生着实可气,竟然敢在主人头上动土,猴子……也就罢了,鸡怎么也这样无法无天。
主人其实看见了鸡的东逃西窜是因为猴子使坏,但他得留着猴子作揖。至于鸡嘛,宰了还可以吃肉,只是鸡而已。
简友好风似水非常巧妙地把成语“杀鸡骇猴”发展成一篇新的寓言,虽然写的是动物界的故事,却几乎每一句都是真实生活的反映,特别是如“其中一只鸡逃得太急,撞到了刚巧经过的主人身上。鸡翅膀扇起的灰尘迷了主人的眼睛;鸡毛乱飞污了主人的衣裳”的描写,正是我们日常见过的真实细节。这篇寓言用真实的细节寄托着真实的情感,以曲折的方式表现了真实的生活,所以是一篇成功的好作品。
有的简友因为要努力日更,而生活积累又不足,所以就只能按套路虚假地编造。也有一部分简友认为写真实的生活太平淡,没什么意思,只能挖空心思来编。我的学生也曾在我面前抱怨:每天从家里(或寝室)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家里,单调得要命,作文不编写什么呀!
我不反对编故事。但是,编故事同样应该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特别是细节,非从生活中来不可。因为如果细节不真实,即使写的是一件真事,也会透出假来,让人不能相信。
其实,真实的生活是源源不断的写作源泉,是写不完的。问题是你是否注意随时观察并思考生活。如果能经常细致地观察生活,并经常深入地思考生活,就会有写不完的材料了。当然,原原本本地照搬生活,记流水账,也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我们在写作时必须对真实的生活材料加以精心选择,并进行适当的加工集中,也就是说,需要精心构思,也就是要编,要有一定的虚构。而这,也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吧。
但是,在一些随意编造的文章中,却常常出现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比如我的学生就曾在作文中出现过“一位大爷左手一台洗衣机,右手一台电视机”的句子,这就是犯了细节不真实的毛病,令人哭笑不得了。
请先看一篇小小说写的一个故事。
一个编剧完成了一个剧本。戏开拍了,编剧拿了稿费走了。正上飞机时,被导演派来的人拦住了,说是剧本出了问题,编剧只好回到剧组。
原来拍戏时,一个女演员提出异议:剧本的一个细节不真实,这样拍下去,观众是不会被打动的。
剧本写某自然保护区内,母猴带着小猴自由地玩耍。突然,一个偷猎者出现,将猎枪对准了母子俩。母猴发现猎枪后立即大叫一声,然后带着孩子迅速逃离。这时枪声响起,小猴饮弹身亡,母猴含泪逃离。逃出不远,又跑回孩子身边,枪声响起,母猴也中弹倒下。
编剧认为,设计这样的细节,是为了突出猴子的母子情深,目的是想唤醒那些偷猎者的良知,让他们放下猎枪不再屠杀野生动物。那个女演员说:“今年,我有幸去了西双版纳。在那里,我参观了自然保护区,听到了一个关于猴子的真实故事。也是在一个自然保护区里,一只母猴带着孩子在玩耍,偷猎者出现,母猴发现了猎枪。不同的是,发现猎枪时,母猴的举动是,举起手拍拍自己的胸口,将胸膛对准了枪口,然后缓缓将小猴子举过头顶……”
“喏,就是这样的。”女演员说着,拍拍自己的胸口,慢慢将手臂举过头顶。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女演员的声音忽然颤抖起来,“猴妈妈不知道枪口是可以移动的,它以为,只要将小猴举过枪口的高度就能逃离子弹。所以它十分努力地举着它的孩子,并勇敢地将胸膛呈现在猎人面前。面对死亡,猴妈妈没有想到跑,它想到的只是用自己的胸膛挡住那颗子弹,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的生命!”
老作家沙汀说:“找故事容易,找零件难。”他说的“零件”就是细节。
大凡名著,都是细节描写的典范。
《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临死指着两根灯芯不咽气的细节早已成了写作课上的典型范例;《红楼梦》中的晴雯之所以有魅力,也正因为有她“撕扇子”和“病补孔雀裘”的动人细节;《阿Q正传》中阿Q临死前努力画圈而不圆的细节更是令人震撼地刻画了人物的麻木和愚昧,表现了民族劣根性。
即使是神话作品《西游记》,那些神仙妖魔哪一个不是具有真实的人的感情,有人的性格,有人的动作?孙悟空大闹天宫偷吃蟠桃,正是猴子的真实细节,他在二郎神追杀时变成土地庙,而尾巴却不好处理,只好变成了旗杆。这一细节也是考虑了猴子的真实的。
没有真实动人的细节,就没有了作品的生命。
我曾在一年高考改卷时看到一个考生的作文。他写98抗洪时,一个解放军左手抱着自己的孩子,右手抱着战友的孩子,在洪水中搏斗。他回想起曾同自己的孩子有过一次对话:
“爸爸,如果碰上要同时救我和别人的孩子,你先救谁?”
“孩子,我是解放军,可能要先救别人的孩子。”
“没关系,我会游泳,我会自己救自己。”
后来,他体力不支了,觉得不放弃一个就大家都会死。他摸了摸左边的孩子,已浑身冰凉了,而右边的孩子却还有一点热气。于是,他毅然地松了左手……
放弃自己的孩子救别人孩子的事例98抗洪时确实有过,但这个考生作文中的这两个细节却是显然是虚假的。
几岁的孩子同父亲对话,不可能问救谁的问题,更不可能事先就说会游泳,他就知道日后会有洪水中遇难的事吗?这是其一。
其二,同在水中的两个孩子,怎么会一个冰凉一个还有热气呢?这不是完全凭作者的意愿人为安排的吗?
一件真事,却写假了,这就是细节在其中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篇作文自然是因不真实得不到高分了。
其实,即使是虚构的情节,如果细节真实,同样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我有一个学生的作文发表在《21世纪中学生作文》(高中版)(2001年第4期)上,题目是《信任》。她写端午节从家里返校,下车后有个中年人叫住了她,请她帮忙看一下行李,他要返回车上拿落下的东西。等了好久那人没回来,她急着要赶回学校上晚自修,想一走了之。又想到,不能不讲信用,就再等。突然无意中发现那人的行李中有本《高老头》,她安心等了,因为有这样的书的人是值得信任的。
不久,那人回来了。原来是他把给儿子送去的粽子落在车上了,他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
她好奇地问,你就不怕我走掉或把你的行李弄丢吗?那人说,不会,你胸前别了一个县一中的校徽,乡下的学生考取了县一中的,值得信任。
两个细节,一个是《高老头》这本名著,是在南昌读大学的儿子忘记带回的,大学生的父亲,值得信任;一个是县一中的校徽,一中的学生是值得信任的。真实的细节加上精心的构思,文章突出了在信任产生危机的今天,有较高品味的文化使人信赖的主题。
这篇文章,情节不可否认有虚构的成分,但却非常真实,原因就在于细节的真实。大学生读《高老头》是真实的,学生戴校徽也是真实的;考上县一中的乡下学生又戴了校徽,说明是以学校为荣的,是认真读书的,当然也就值得信任了。
真实的细节从哪来?观察,细心的观察。同时,还要经常不间断地记录。记得多了,材料仓库里材料就丰富了。有了丰富的材料,写作时何愁没有动人的细节?有了真实动人的细节,就不愁写不出优秀的作品了。
最后,我在这里推荐简友扶青先生的小说新作《巴劲》。扶青先生深厚的生活积累使他有写不完的生动细节,而他对生活的思考的深刻又是他的作品内涵立意更胜人一筹,加上他不俗的文学素养和精心的构思,才有他成功的创作成果。相信朋友们在他的作品中能更深地体会到真实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网友评论
但今天,看了米老爹的文章感觉受益匪浅,希望可以写出更加优质的文章。
这篇有血有肉,不想有些谈写作的文章尽空谈……
期待老爹传授更多的绝活给我们!
看到后面见老师推荐拙作,深为自己写的文字惭愧,老来动笔不免多有谬误,幸得老师指教,再一次的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