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眉毛胡子一把抓”,期望不遗忘任何一个知识点,面面俱到,结果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未见显著提高,厌学情绪却居高不下,落了个“出力不讨好”的结局。“抓小放大”,重视知识点教学,大问题放到复习课解决,以为日积月累,学生学习质量自然会水涨船高。
殊不知大问题解决需要长时间、完整的探究过程,复习阶段时间捉襟见肘,知识获取与问题解决“两败俱伤”。目前碎片化、零散化、浅表化的课堂大都具有这种特点。大问题解决不能靠“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俗语)”,有谋略的教师新授课会采用“抓大放小(新授课解决大题,复习课串联碎知)”的策略。
“以题带点”“以终为始”“以输出驱动输入”“以高阶带动低阶”……都是有谋略的课堂教学。还有,“结构化思维”中有个“二八原则”是指:即把80%的时间投入到20%最重要的事情当中去,集中精力解决“大事”……其他的时间去处理琐事,就不会被那些繁琐的小事给牵绊住。我们日常的教学策略,也应该遵循“二八原则”,不能让学生把精力投入碎片化知识的“死记硬背”中,应该引领学生聚焦“核心知识、本质概念、挑战性问题”,打通学科之间、学科与生活之间壁垒,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才能实现“记得住、用得上、考得好”的教学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