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羽西X简书 | 儿时的年味成长励志乡土故事
儿时的年味|三十晚上的和(huó)子“转”

儿时的年味|三十晚上的和(huó)子“转”

作者: 书香集粹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15:34 被阅读4次

    今天下班走在路上,街道两旁的树上已经被装扮的耳目一新,金黄的银杏叶,火红的中国结,紫蓝色的冬青树,五颜六色的蝴蝶灯,白天里的枯枝败叶瞬间改头换面,成了银装素裹的雪孩子,美的不可方物。整条街被打造的如同走秀现场,行人路过纷纷掏出手机拍照留影,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即使外面已经天寒地冻,也阻挡不住人们对于美好的追求。

    是呀,已经进了腊月,年关越来越近了,城市的夜景告诉我们,该回家过年了。

    当习惯渐渐成为一种自然,你会觉得生活不过如此,没有什么大不了。对于别人早早回家过年是一种习惯,对于我,确是奢望。由于生意的原因每年都要到二十八九才能到家。到家后,婆婆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年货,我们只等着吃就行了。没有准备的过程,心里总有些隐隐的遗憾与不落忍,婆婆却说:“你们都在外面忙了一年了,回来就好好歇歇,什么也不用你能干,等着吃就行了。”面对如此善解人意的婆婆,吾深感幸福。

    虽然现在过年的食材越来越丰富,可是却永远也吃不出儿时的味道了,在那个物以稀为贵的年代,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也成了我们这代人无法替代的回忆。

    (一)花糕

    儿时的年味|三十晚上的和(huó)子“转”

    过年蒸馒头是家家户户要做的,我小时候,每到过年蒸馒头时,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这时,父亲会蒸出好多种花样,刺猬、寿桃、糖三角、小兔子等等,那时觉得父亲真是能工巧匠,一坨坨面在他手里瞬间变换着造型,而且个个栩栩如生。我最喜欢的就是母亲蒸的花糕。

    二十三了,母亲开始发面蒸馒头,蒸包子,蒸年糕,我就跟着母亲跑前跑后的抱柴火,烧火,添水。(北方的农村都是烧土灶,柴火就是地里的玉米杆,麦秸秆,棉花柴类的。)母亲就揣面,揉面,醒面,面醒好了,就开始蒸了。

    母亲会提前把我们家乡的特产----金丝小枣用开水煮熟晾凉,把面擀成大小不一的圆饼,而且每个面饼都要加工成花边的形状。最大的放下面,然后铺上一层枣子,再放上一个小一圈的面饼,再铺一层枣子,依次铺上六层,最上面用面条做成一个蝴蝶或是梅花造型摆到上面就好了。花糕因为做成花的形状,而且层层加高,取得步步登高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心,一年更比一年好。

    母亲蒸的花糕是给外甥们留的,当时姐姐哥哥们都已经结婚生子,每次母亲总是做些好吃的来打发这伙儿小饿狼们,外甥们也乐此不疲,吃完喝完还要带走,母亲总是笑骂着给他们装吃的,一边装一边吗一边笑,一袋袋,一筐筐,姐姐们来的时候的筐子什么样,走的时候还是那样,而且更满满当当的了,这里面承载着母亲对孩子们的宠爱

    (二)和(huó)子“转”

    母亲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在家排行老大,也没有上过学,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认得微微了了的字,但母亲的许多话却成了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每到大年三十,吃过中午的团圆饭,就开始包饺子了。过年的这顿包饺子,母亲有很多规矩,首先面要活的特别硬,因为包好要放一宿才吃,面软了,放不到第二天早上就粘成一个了。然后饺子不能包挤饺子,说是吃了挤饺子,心里挤成疙瘩,一年都不顺。再就是,到最后母亲一定要留下面和馅儿,包些和(huó)子,就是两个饺子皮中间放上馅儿,捏好。圆圆的和(huó)子象征着团圆,可母亲总是说:“包点和(huó)子,让你大哥明年多多赚钱!三十晚上的和(huó)子赚!”于是我们就包好多和(huó)子,晚饭的时候煮上一大碗,大哥就连汤带水的吃完,一脸的满足。我想吃上一个都不给,母亲还在一边说:“女孩子家家,将来相夫教子就行了,挣钱是男人的活儿!”我就很不高兴,认为母亲偏心,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幼稚,都是一样的馅儿,只是换了样子,就有那么多的诱惑吗?也许是那时太穷了,没有那么多零食可以吃,只是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做各种各样的面食来解馋了,而那时没滋没味的面疙瘩竟成了此生最无尚的美味,任现在花样百出的零食也取代不了那时的美味,那是一种藏在回忆里的味道。而我最佩服的还是母亲的想象力,不知道她是从哪里学到的一些论道,那时真唬的我不善。

    (三)见面饺子

    儿时的年味|三十晚上的和(huó)子“转”

    每年过年,饺子是必不可少的美食,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烙饼炒鸡蛋。在我的老家,一直到初五,每天都是吃饺子,初一的饺子剩下后,要留给初三初四回娘家的闺女吃煎饺子,说是见面饺子,就是父母去世的时候,闺女会守在身边见父母最后一面。

    记得那时,母亲总是包很多饺子,每到初三,姐姐们回门的时候,母亲就张罗着先煎上一盘饺子,让她们吃,看着她们一边吃还一边说:“多吃点儿,等我死的时候,都能见到你们,你们到时都得守着我来。”于是不吃肉的大姐,也会把母亲包的饺子吃个精光。而母亲欣慰的表情至今留在我的脑子里,遗憾的是母亲没有看到我穿上嫁衣,就离开了我们,而我也永远无法吃到母亲牌的见面饺子了。

    母亲去世后,父亲也是秉承着母亲留下的习惯,每年初一的饺子也是留到我们回家给我们煎上一大盘,而不善言辞的父亲就默默的看着我们吃完,才肯离去。而今年夏天父亲也离我们远去,应了母亲的话,两位老人去世的时候,我们姐妹全都在身边。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礼,一手的面不搀你,到家给你父母道个喜!”

    朗朗上口的童谣是我们这代人的回忆,现在的孩子已经觉得这些都太老套了,可这却是我们那时候最开心的时候了。而今过年只剩了一个日子,农村里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年味十足了,忙碌的生活让人们忽略了仪式感的重要性,而没有仪式感的过年也就没有了味道。

    望着街上流光溢彩的灯光秀,年味已经充溢了整座城市,希望来年的生活人们都能心想事成,美梦成真!

    儿时的年味|三十晚上的和(huó)子“转”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年味|三十晚上的和(huó)子“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wp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