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倒梦醒

作者: 陈观南 | 来源:发表于2017-04-27 11:39 被阅读1263次

1.

曹雪芹是个狠心人,狠的程度不亚于凤辣子放声大笑,为了一本书的世界观机关算尽,留下重重迷障。把一面返照自身的镜子摔碎,让人们无法认清自己。等到知道自己什么货,已是英雄末路。本该驶进的人生出口,早就过去了。

《红楼梦》这个名字,老让我想起来与其相似的《陶庵梦忆》。无论是曹雪芹还是张岱,他们人生都可以腰斩成两半,前后高低之悬殊,心理接受这个事实的落差,都会产生隔世之感。我们还可以往前推700年,南唐的李煜和这两个后生对身世的感觉也相似。落花流水忽西东,天上人间不相同。差距之大,思想来脊背发凉。

王国维评论李煜是以血书之。需要说明的是,李煜之思还是偏于感性的经验,他更注重对感觉的把握,就人生的透视感来说,没有曹雪芹这么狂热和强烈。张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叛徒,他就是个纨绔子弟,是个浮浪公子,难认当下是真,宁愿活在故事中。到了曹雪芹,骨子里渗透的都是寒冷的感觉。从一开始,他就预见了结尾,然而这种向“呼喇喇大厦倾”的过程,他虽然取得了参与权,却毫无办法阻挡、改变。只能随大家伙儿一起,看着众人坍塌,被玷污、被流浪、被荼毒。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可是这“新”的,如何才能来,都是一个大问题。

既解不开,又逃不掉,只能“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了。

2.

儿女皆痴,痴的对象却不同。

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子评价他是“第一淫人”,我个人认为,贾宝玉是淫于情。这种淫,可以当做“满”来处理。

维护心中的情既然满了,他必然用更加高涨的形式表达出来。于是就出现了林黛玉初遇贾宝玉时的一首词: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这种不谙世故、不通事理、不读圣贤、不知规矩之人,自然到后来“于国于家无望”。他在这个家庭中,活成了一个天真且无染的人。贾母那么疼爱他,也促使他往张狂的路上渐行渐远,你来你往,我行我素。

他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是一个看重感情的人,于是那些疯疯傻傻的事儿,让他一会儿像暴君,一会儿像菩萨。他不受控制,也讨厌被控制。这一点,是他和家人互相不顺眼的原因。大观园题额时,贾政一口一个畜生,这哪里是父亲和儿子的对话?简直就是人贩子和刚偷来的孩子之间的恐吓。

贾宝玉还是像个自然人,对他来说,没有必做之事,没有必敬之人。他讨厌圣贤文章,也没想过要做个圣贤,他就要在活着的时候找到乐子,寻找精神上的贪婪。他想做个和尚,也是因为这种情的丧失让他感到痛苦。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还不是因为他牵挂太多?他牵挂林黛玉,牵挂薛宝钗,牵挂袭人,牵挂金钏,牵挂晴雯,牵挂大观园中每个婀娜佳人。而这种牵挂太多的结果就是——最后挂不住,你承受不了这么多的堆压。从一个疯疯癫癫的公子爷到呆呆傻傻的落魄人,恰恰是他痴于情、真于性、淫于感的结果。

3.

贾宝玉写过一个偈句,结尾两句是“无可云证,是立足境”。他还是想有个立足的点,站在这个固定的点,来看自己与其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

不过,这个点即刻就被林黛玉的“是方干净”打破了。别说其他人在飘摇,其实自己也是无法固定的,每个人都要游游荡荡,来去无踪,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贾宝玉看到了不变,而林黛玉这位悲观的妹妹更超脱。贾宝玉是自信自负的,林黛玉心中却是自卑自怜的。

“怜”在古代还有爱惜的意思,这种歧义放在林黛玉身上正好。她既认识到自己的孤独和低微,又要加强自己的尊严和防备。这样的性格表现出来的,是她既可以葬花时一片柔肠,又能言语吐一把尖刀。

她是刻薄的,但她不寡恩;她是尖酸的,但她不少思。恰恰相反,她的刻薄尖酸,正是反复思虑,过分重视恩情的结果。任何人突破了这道心理防御线,她便认为暴露了不堪,认为别人对这性格是十分厌烦,马上就哭出声来。

她既很可爱,又非常可怜。这种性格是一捆自绑的绳索,林黛玉每次都在勒紧这根绳,把自己困死在意识障碍的牢笼之中。论早熟的程度,她比贾宝玉高出了太多的等级,她对自己的人生都持着悲观态度,因此,早死恐怕也在她意料中。

不难说,林黛玉的性格是内热外冷的,这和王熙凤恰恰相反。王熙凤最大的能力就是表演,但那情绪的控制之精,也就露了破绽。林黛玉是真人,而王熙凤是个假人。

当然,还有个死人。

4.

薛宝钗。

薛宝钗是尴尬的,论其能力,没有王熙凤强;论其智慧,没有林黛玉高;论其态度,没有贾宝玉痴。但就是这么一个全面综合的人物,倒引来叔叔阿姨的欢心。

对她而言,情是不那么重要的,重要的是理。真是不那么重要的,重要的是敬。她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只能随着一帮老头老太太认为自己应该做什么。如果说贾宝玉、林黛玉都是精神上的创新派,那么薛宝钗就是后援团。但是,这个后援团并非是爱这些人追求的东西,而是在模棱两可的位置上取得立锥之地。

金钏丫头自杀后,对这条人命的态度可以分为两派:一是宝玉心里都想跟着去了,袭人泪流满面。二是王夫人说道自己恐怕有罪。

薛宝钗这时候需要站队,她是什么样的情绪呢?她先是一笑,然后对王夫人说:

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玩玩逛逛儿,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人都自杀了,薛宝钗这时候还能笑出来,说道这个人太糊涂,没必要为她可惜。好贤淑的女子!

可见,她心里并不为人所动,包括贾宝玉。她只在想把王夫人理顺溜了,以后事从长计较。

贾宝玉活出真,薛宝钗活出假,贾宝玉活出痴,薛宝钗活出绝。我们知道,林黛玉也是有很多假和绝,但林黛玉的这些情绪让我们担心,让我们不安,因为林黛玉背后的情绪是贾宝玉的真和痴。而薛宝钗的这些情绪,只让我感到阴寒,她没有这些可爱的天真。

5.

这两个女孩子,贾宝玉和谁结婚都不是一件好事。

贾宝玉挂念太多,林黛玉挂念太少,而薛宝钗无所谓挂念不挂念。这三个人,怎么搭配都是有问题,而且后患无穷。

无立足境,是方干净。红楼倒掉,梦就醒了。三人还是向本来处去了,渺渺茫茫,归于大荒唐。

相关文章

  • 楼倒梦醒

    1. 曹雪芹是个狠心人,狠的程度不亚于凤辣子放声大笑,为了一本书的世界观机关算尽,留下重重迷障。把一面返照自身的镜...

  • 梦(之二痴人说梦)

    风月楼醉一夜梦, 一夜梦醒楼自空。 楼自空留痴情人, 痴情人梦风月楼。

  • 赤枣子-夜雨

    雨沥沥, 雾蒙蒙。 斜窗飞入倒寒风, 一梦醒来尤未尽, 含羞不语怨黄莺。

  • 《十六字令-险》

    钻, 一楼装修六楼颤。 悠着点, 墙倒无处蹿。

  • 夜宿东楼梦醒口占

    夜卧听虫鸣,醒来正四更。 惊闻风大作,只怕误船程。 2002.10(679)

  • 梅花

    梅花落尽人未还,偶遇故人千杯倒。 梦醒时分皆虚影,唯有杜康长相伴。

  • 夜半梦醒

    《夜半梦醒》 谁持云中月,入我风雨楼。 起身抚鸿雁,无处寄情愁。

  • 如梦令·行尸

    浑噩七八月逝,日夜倒颠失志。梦醒满心疲,悔恨愧羞交炙,如是,如是,飞速年关将至。

  • 无题

    只因尝君一眸笑 便许三生倾心倒 与君虽是初相识 胜却梦醒故人归

  • 七古•心

    寥寥风吹过亭深, 一双明月一双人。 倒看水中影谁似, 梦醒方知是己身。

网友评论

  • 霞_e3d5:其实红楼中的这三个人都可以说是典型人物,因为一个痴狂,一个自怜自爱的过度了,还有一个理性冷酷而无情。真可谓是贪嗔痴三毒啊……曹公用这样的人物警示后人留下深刻地说教意味,所幸故事只是故事。
  • 梦到青鸟:少读红楼,不解其中愁滋味
  • 碧湖月影:每看一次感觉都不同
  • aa8aa1b2aa37: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 7833f569d65e:你读几遍红楼?多少红楼?还是年纪尚轻的红楼…我猜只二十几岁的俩边
  • 是蕊蕊蕊蕊阿:看成了:不必喜欢,打赏就好😂
    陈观南:@太阳花花花儿 看成了这句话还不打赏就是耍流氓。:joy:
  • 一叶苦艾:刘心武解析红楼很有意思。
    作者本篇亦是上作,虚实结合,有感而发。对于传世经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各不同。
    碧湖月影: @一叶苦艾 不是说刘心武的很多观点都是沿用周汝昌的
  • 骑着气球逛天空:正是这些真真假假才成就贾宝玉
  • 春江水满:如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一般人的一厢情愿。红楼梦如面魔镜,照见多少个分裂的你我。
  • 义琳:薛宝钗做事全为“合仪”,王熙凤做事全是“合宜”,宝玉权为真情,黛玉只为真心。
  • 黍苗隰桑:哈哈,这本书我就看了前五回而已,其他的就没有看啦。
    1749b5e49dad: @简艾苇 隔两年看一看,滋味会不一样。
  • 素食海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骑着气球逛天空: @素食海盗 语+1
  • 叶落那树:合十四拜,身旁一佛一道曰:尘缘已了。夹着他转身离去,只留下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白先勇先生说,张掖古寺有一对子,上联:天地同流/眼底群生皆赤子 下联:千古一梦/人间几度续黄粱
    1749b5e49dad: 好联。
    陈观南:@叶落那树 这个对联好。

本文标题:楼倒梦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jg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