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不会察觉它们每天都在走新路,不会发现草场在变化,四季有分别,因为它们一门心思想着喝水吃草。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97617/fa1d2230a2a80e03.png)
不管做什么,人一定要专注,学而不精不如不学,学习不是什么都学,而是围绕着问题去学习。
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用出去,而不是为了“公共知识”,要知道,现在AI时代,你还怕不知道什么信息嘛?
所以,对于现在来说,信息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 “个人知识”才是一个人的根本,你能把一个知识,在自己的生活中用出来,你能变得是越来越好,这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
1、“知识渊博”的陷阱
刚开始接触“终身学习”的时候,总会莫名的羡慕那些懂得多的人,啥都会做,你问什么,他都会给你讲的头头是道。
但是实际上,他并没有解决你什么问题,他只是在讲理论知识,没有方法,没有实践。
有点好笑的是,几年前,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不断的学更多的“信息”,买了很多书和课程,到最后,竟然变成了一个屯课和屯书的高手。
没有一门课程我能完整的听完,也很少有一本书我能认真的去读透它,更别说用出来了,这就是学了那么多,生活还是一成不变的道理。
知识渊博从来都不是一朝而就的,而是需要漫长的学习和输出
所以,不要做学者,要做专家,解决问题的专家,学习就是为此。
2、没有什么是必须听的
你有没有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当时特别崇拜一个人,他的课,他的直播,他的语录,都清晰的记录下来。
因为觉得他说的话好有道理,对我好有启发,就像小说里的拜师学艺,必须一字一句的把老师的教诲放在心里,害怕,如果我忘了听,是不是会错过什么。
但是实际上,你不听你也不会损失什么,因为你听到的只是信息,而不是属于你的知识
信息只是提供了短暂的获得感,显得自己有多厉害,真正到了解决问题的时候,你啥都用不出。
有一句话说得好:世上没有什么知识是必须学的,也没有哪个老师的话是必须听的。
3、低效学习
前几年有个很火的词叫做“输出倒逼输入”,但是很多人都理解错了,以为只要学习,然后输出就可以了
其实不然,就像古典老师说的读思写,读之后是思,没有经过思考的输出,就只是笔记,毫无用处,这是一种低效的学习方法,
但是写作就不一样了,需要你去读,去理解,去思考,去写,这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这样输出的内容才有质量,才算高效学习。
读书笔记,更多的是在记录书本知识,而写文,则是输出知识,把自己的思考变成文字,变成自己的东西。
现在,我们知道了,学习,不是学“信息”,而是学“个人知识”,并在生活中用出来,用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