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情感深处有许许多多隐秘又生动的内在需求。很多时候,正是不同人际情境的出现,我们才能看见自己不曾看见的自己。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称叫“投射性认同”。首先我们需要解释一下“投射”。
如果有人让我们产生反感,那么TA一定在某些层面上与我们有联系,因为TA触碰到我们内心所排斥的某些事物。
因此,我们对某些人、事的排斥,实际上是对自己内心深处阴影的反感,而阴影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其实,重要的不是外在那个让我们讨厌的人、事,而是与我们有关联却又让我们产生排斥心理的那种能量,它让我们陷入了割裂的状态之中。
在心理学中把这类关系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称为“投射”,这是一种常见的防御机制。投射总是包含了对现实的否认,常常是极端分裂的两方面:理想化和贬低。简单说,投射效应就是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的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是一种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强加于人的认知障碍。
与“投射”不同的是,投射性认同的投射者,会与被他认为具有那些特质的人(其实是他所投射的)涉入密集的人际互动,并通过密集的人际交换,使对方发生被诱导的行为。比昂强调“投射性认同”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主张对其更贴切的说法是“投射的互动”或“沟通的投射”。
有不少学者不把投射性认同视为一种防御机制,而将它看作一种普世的现象,克莱因和比昂都将它看作一种个体发展的机制。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寻求客体关系是人的本性,因而,投射性认同是个体维持客体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投射性认同,可视作投射者寻求共情的关系,而接收者则充当了投射者情绪或内在表征的“外在容器”。在投射性认同中,我们不断在潜意识中将他人纳入一场与自己一起演出内在的人际互动历程表演中。投射性认同的历程让我们可以和他人维持密切的关系、维持内在精神的安全,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必要因素。(吴秀碧,2018)
很多时候,正是不同人际情境的出现,我们才能看见自己不曾看见的自己。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觉察,就能看清自己对他人的投射,也能看清他人对自己的投射,就不会沉迷于这种投射性认同的人际交换游戏之中。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Festinger)有一个很出名的理论,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组成的。
当遇到投射时是让投射持续,还是通过情境反观自己、进行自我觉察,看看我们的内在有多少自己不接纳的部分,这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时刻提醒自己,不用扭曲的心态蒙蔽自己,能让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对自己的情绪、感受负责,而正是这种觉察才能带来成长。
外部世界和他人就像是一个试验场,我们通过他们学习自己所需的精神美德;而我们自己同样也是他人试验场的一部分,他们也通过我们进修他们的功课。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里该出现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