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儒释道传统文化国学与传统文化
读庄漫笔——齐物论(五十)

读庄漫笔——齐物论(五十)

作者: 悟庄 | 来源:发表于2019-07-21 11:29 被阅读3次

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

前头啮缺向王倪请教了三个问题,结果这位王先生却来了个“一问三不知”。为了让我们明白“知”这个字,王倪接下来讲了一段高论。

他说,我虽然说自己什么也不知道,但是,你又如何了解我所谓的知其实有所不知,而我的不知实则是真知。所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那些能言善辩、道理讲的头头是道的人,多半是“假货”,俗话说“一瓶不满半瓶响”。知与不知需要从行上勘验,所以孔夫子讲:“察其言,观其行。”

那么现在就让我来问问你,这时候王倪开始反问啮缺,底下他举了很多事物,说明“物之所同是”的问题。

王倪说:人如果在潮湿的地方生存,就容易得上半身不遂的毛病,但是泥鳅在有水的地方,活得自在逍遥。有恐高症的人,让他到参天大树的顶上去,肯定两腿发抖、浑身打颤,然而,猴子在树枝间腾挪跳跃,是何等的轻松自然?我们知道,中东某个国家建了一座大厦,高度是八百多米,据说刮一阵风,这栋建筑就会在风中摇晃,想想就使人害怕!猴子、泥鳅和人,这三者哪个居处的环境最好?我们人以牛羊等牲畜为食,獐狍野鹿是食草,“蝍蛆”是一种蜈蚣,“甘”是以为甘美,“带”是小蛇。“鸱鸦”是猫头鹰和乌鸦,它们喜欢吃老鼠。这四种生物,哪一种的食物最好?饮食上没有什么好坏、优劣之分,只要人们习惯、喜欢,就能长盛不衰。喜欢清淡的人,对于辣味不买账,喜欢吃臭鳜鱼的,那个东西的气味,会让旁人嫌弃。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单调的味道,那造物主何必给人这条味觉丰富的舌头?再比如,猿猴都要和同类交配,食草的动物,譬如各种鹿常常在一起,泥鳅和鱼鳖虾蟹都在水里,彼此相忘江湖,和谐共处。拿人来说,美女人人喜欢,可是那些动物见了西施这样的美人,却都四散而逃。古时候形容美女,用“沉鱼落雁”这样的词,鱼之所以要沉入水中,是因为惧怕生人,绝不是嫉妒人的容颜,因为羞愧不如人才有这样的反应。天下的“正色”,也就是美的标准,到底是谁说了算?我们联想之前《逍遥游》当中的一句话:“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天本来没有颜色,是人的眼睛欺骗了我们自己,以为这个世界理当是如此。

“自我观之”,从我这个人的角度来看,仁义的发端、是非的歧路,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我又怎么能明辨其究竟?!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是非判断为“端”,各讲各的理,各有各的道。都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天下唯我独尊。这样一来,便逼出多少风波,横生多少枝节。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句话,古往今来引起思想、学术界无休止的纷乱。各家各派都视彼此为“异端”,硕儒名士、高道大德之间,唇枪舌剑、口诛笔伐,好不热闹。倘若圣人有知,不知道会否流干血泪,大呼冤枉。究竟谁是“异端”?举世之中,人人都是“异端”!以一己之端,相攻相非,致使天下大乱,为害不浅!

今天这个时代,什么是主流?谁能代表普世价值?我们支持、乐于见到多元文化,但是,实在来讲,现在这个世界,人类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还是倾向着西方价值观的,我们还在用西方的学术体系和方法,来研究我们中国的文化,自觉或不自觉地发出批评甚至是否定的声音。千余年来,中国的学术精神和传统,中国人教学的经验,鲜为人知。文化的自信从哪里来?必然是对自身文化精神的肯定,正己而后能正人。凭什么说中国的孔孟和大乘佛教能够拯救人类?因为中国文化讲的是“和”,能“和”一切的宗教、哲学,把这个世界所有的族群、国家“和”起来。我们相不相信,使自己的身心和,与天地和,与万物和,这不是理想,只要当下的念头转过来,这个世界就好起来了。

相关文章

  • 读庄漫笔——齐物论(五十)

    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

  • 读庄漫笔——《齐物论》(十一)

    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如秋冬,以言其日消...

  • 读庄漫笔——齐物论(十二)

    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下面这十二个字,概括了人的各种情绪变化...

  • 读庄漫笔——齐物论(十三)

    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讲完了上面一大堆话,庄子感叹到:“已乎,已乎!”也就是“罢了,罢了”的意思。...

  • 读庄漫笔——齐物论(四)

    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这句话是子綦指点学生“道”在何处,其中透露出的消息,就是我们要了解的宇...

  • 读庄漫笔——齐物论(三二)

    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什么叫“因是”,就是顺任万物的自然,“已”有...

  • 读庄漫笔——齐物论(三一)

    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 接着上文“道通为一”,这...

  • 读庄漫笔——齐物论(二一)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道怎么会隐藏起来,而...

  • 读庄漫笔——齐物论(二二)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儒和墨是庄子的时代,学术界的两大巨头,两...

  • 读庄漫笔——齐物论(三)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段文字。前面说过,子游见到老师的神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庄漫笔——齐物论(五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xq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