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经典更文800字点赞风语阁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2-10-23 10:18 被阅读0次

人生在世,南来北往,走走停停,一切都是因缘际会,充满偶然性。

正如东坡先生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佛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摖肩而过。

绿叶红花终为土,悲欢离合即人生。缘起缘灭,皆有定数,一切皆是命中注定。

有缘躲不开,无缘碰不到,缘起则聚,缘尽则散,随缘而至。

就如姜夔在徽州遇到合肥女,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恋时时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虽然距离两人初遇已有十年之久,然而这种刻骨的相思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变淡,反而愈加浓郁。

如果眷恋一生的爱人无法重逢,那么,梦里相见,或许也是一种弥补吧。

因为思念太深,所以梦里醉里都是她的身影。

现代词学家夏承焘这样评价他:“姜夔用情之专之深,在两宋文人中只有陆游可与之相比,这也使得姜夔的词具有极为感人的品质。”

姜夔就是这样一个深情的人,他一生词作并不算多,只有八十多首,但其中的二十多首都是在表达对合肥女子的相思之情。

这份思念,兜兜转转二十年,贯穿他生命的主线,可谓用情极深啊!

姜夔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那一年,漂泊江湖多年的他,来到徽州合肥,时年二十三岁,正值青春年华,意气风发,才高俊朗,风流倜傥。

而她同样是青春靓丽,风华正茂,才艺俱佳。

她擅长弹奏,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由于共同的志趣和爱好,这对意趣相投的年轻人产生了情愫。

他们一起游荡巢湖,攀爬姥山,一起讨论乐曲,她浅唱,他吹箫,他谱的曲,她来弹奏。这样的时光,实在是良辰美景,琴瑟和鸣。

“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这是姜夔内心的独白。

他本是四海为家的江湖浪子,因为遇到心仪的她,便有了“此心安处是吾家”的想法,因为她住在赤阑桥畔,赤桥也就成为他心中的家。

可惜,“世间好物不坚牢 ,彩云易散琉璃脆。”美妙的相伴转瞬即逝。姜夔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合肥,辗转去往别处。

他已娶妻成家,或许还维持着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可是,体验过最好,心里就多了一座跨不过的沧海、跃不过的巫山。

姜夔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行走在路上,章台走马,江河行舟。这种生活方式,往悲观处想是艰辛困苦,往乐观处想,却是洒脱不羁。

公元1187年的元旦,姜夔从汉阳返回湖州,途径金陵时,他做了一个梦。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梦里,赤阑桥畔的女子,依然身段轻柔如春燕,依然嗓音娇软似黄莺。

在梦里,她好像娇嗔他的薄情,喃喃诉说着自己的寂寞,还有对他的思念。想念一个人太深,梦里就能相见。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这分明是他想念太深。分别前,她为自己做针线活时的情形,分别后的书信,都激起他重重思念。

醒来后却发现,这一切都是黄粱美梦。

他怅然若失,浮云一别,流水十年。梦里佳人,竟然还是那么楚楚动人,温情款款。

他为情有所动,于是提笔写下一首《踏莎行》:他在这首词的小序中写道:“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南宋·姜夔

赏析

这是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词。

前三句纪梦,借用苏轼诗句以“燕燕”形容梦中人体态的轻盈,“夜长”二句是无奈、琐屑而颇具悲剧力量的对话,“离魂”句经幽奇之语写出伊人梦绕魂索、将全部生命投诸爱河的深情,动人心魄。

末二句为传世警策,描写伊人的梦魂深夜里独自归去,千山中唯映照一轮冷月的清寂情景,显示了作者无限的爱怜与体贴,意境极凄黯,而感情极深厚。

这首词以清绮幽峭之笔,抒写一种永不能忘的深情,真挚感人。表达了作者对旧日情人始终恋恋不忘的哀痛之情。

这首词上片所写的是自己的相思,因相思至深而入梦,下片写爱人离魂逐己而入梦,而又怜其远行、独归,将怨转为深深的爱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词上片的意思是她体态轻盈、语声娇软的形象,我分明又从好梦中见到了。

我仿佛听到她在对我说:长夜多寂寞呀,你这薄情郎怎么会知道呢?春天才刚开头,却早已被我的相思情怀染遍了。

燕燕:借指伊人。

华胥:胥(xū),梦境。

词的上片一开始即借“莺莺燕燕”字面称意中人,从称呼中流露出一种卿卿我我的缠绵情意。

这里还有第二重含义,即比喻其人体态“轻盈”如燕,声音“娇软”如莺。可谓善于化用。

这“燕燕轻盈,莺莺娇软”乃是词人梦中所见的情境。

夜有所梦,乃是日有所思的缘故,以下又通过梦中情人的自述,体贴对方的相思之情。

她含情脉脉道:在这迢迢春夜中,“薄情”人(此为呢称)啊,你又怎能尽知我相思的深重呢?言下大有“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的意味。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下片的意思是自从分别以后,她捎来书信中所说的种种,还有临别时为我刺绣、缝纫的针线活,都令我思念不已。她来到我的梦中,就像是传奇故事中的倩娘,魂魄离了躯体,暗地里跟随着情郎远行。

我西望淮南,在一片洁白明亮的月光下,千山是那么的清冷。想必她的魂魄,也像西斜的月亮,在冥冥之中独自归去。也没有个人照管。

郎行:情郎那边。

淮南:指合肥。

冥冥:(míng míng)自然界的幽暗深远。

词的下片写别后睹物思人,旧情难忘。

“别后书辞”是指情人寄来的书信,捡阅犹新,“别时针线”是指情人为自己所做衣眼,尚著在体。

二句虽仅写出物件,而不直接言情,然皆情至之语。紧接着承上片梦见事,进一层写伊人之情。

“离魂暗逐郎行远”,“郎行”即“郎边”,当时熟语,说她甚至连魂魄也脱离躯体,追逐词人来到远方。

末二句写作者梦醒后深情想象情人魂魄归去的情景:在一片明月光下,淮南千山是如此清冷,她就这样独自归去无人照管。一种借玉怜香之情,一种深切的负疚之感,洋溢于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这首词紧扣感梦之主题,以梦见情人开端,又以情人梦魂归去收尾,意境浑成。

全片可谓在无理之中见有情,表现了真正是魂牵梦索的缠绵深情。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ib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