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品文/高平
艾德文•李福德是一位英俊富有的年轻绅士,苦于门当户对的家族传统,被迫娶了一位比他大10多岁的、相互之间没什么感情的妻子。婚后,育有一子爱德华•李福德。然而没几年,夫妇二人就长期分居,过着有名无实的婚姻生活。
艾格尼丝•弗莱明家境贫穷,但人长得热情大气,是艾德文新近结识的一位朋友的女儿。一来一往,19岁的她便深深地爱上了他。艾格尼丝有了身孕,离分娩只剩几个月。艾德文不敢公开他是有妇之夫的身份,编出一套哄骗人的谎言,便离开。他说,他们暂时还不能结婚的理由,以后他会解释的。艾格尼丝在希望和不安中等待着,却不见恋人归来。
后来,她不堪未婚先孕给家庭带来的羞辱,离家出走。此后不久,她的父亲不幸逝去,妹妹(露丝•弗莱明)也失散。
数月后的一天,艾格尼丝决意自尽,结果晕倒在街头,被人救到小镇的贫民习艺所。孩子出生当天,也是这位可怜的临产母亲的死亡日。她望了一眼孩子,以热烈的双唇吻过他的额头,伸出手想亲抚这个曾给自己带来羞辱的小生命时,还没能完全体会到做母亲的一份幸福与责任,便离开尘世。
这个私生子的名字叫奥利佛,他的身世成了一个迷。名字不是父母给起的,而是这家贫民习艺所赐予的。贫民习艺所是英国身无居所的穷人们的收容地。挣扎在生死线边缘的社会底层穷人、孤儿、苦儿、弃儿、流浪儿,如果不想流落街头,立即饿死,只能来到这个带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名字好听的习艺所里,缓慢地饿死。
奥利佛是一位弃婴。他的父母叫什么,没人知道。习艺所的教区管事班博先生很有一套,他总是根据英文字母的顺序,为孤儿们随便组合个名字出来,只要不重复即可,这就是规矩。奥利佛这个名字就毫无意义、没有任何记念性。
这个身材瘦小,面黄无力的婴儿,能否活下来还是一个未知数。然而,他硬是活了下来。从此,奥利佛开始了苦难悲惨的生活。出生10个月后,被送到寄养所(习艺所分所),9岁生日那天,再次被接回到贫民习艺所。
习艺所的每一个管事者,就连那些看护妇也会想办法克扣日常饭菜、用品,一股脑往自己手里抓钱弄物,政府救济形同虚没。穷人们过着吃不饱、穿不暖、工作更繁重的日子,充其量是勉强不死、还能呼吸而已。更不敢想的是,习艺所还主动劝导一些夫妻离婚,从而让丈夫免去照顾妻室的责任。小小的奥利佛吃不饱,晚上无法入睡,其它的人更是如此。把他们饿走吓跑的最好方式是,喊粥吃汤配块面包片,这样就能减轻社会负担,省得都来蹭救济,成为教区工作中秘而不宣的法则。

有一天,大家抽签决定,让新来的小奥利佛去食堂申请多添点粥。结果他受到毒打与诅咒,“总有一天,这个孩子会被吊上绞刑架!”
奥利佛的母亲死亡那年,他的父亲(艾德文•李福德)也因病离开了尘世。死前,他作出一项遗嘱:1、原配妻子和儿子(爱德华•李福德)每人分别继承遗产800万英镑。2、其它所有财产一分为二,一份给受到伤害的艾格尼丝•弗莱明,另外一份给他们即将出生的孩子。3、如果生的是女孩子,便无条件地得到财产;如果是男孩,长大后如果因欺骗、无耻、怯懦,或者犯罪行为玷污了他的名声,应得财产将由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拥有。
对于这一安排,他临终时,写了两封信:一封给奥利佛的母亲,这是一封忏悔自己犯下过错、请求原谅的信,还包括那份遗嘱。另外一份短信准备寄给他的好友布朗洛先生,委托他作证人,执行遗嘱。结果两封信均未能寄出,便身亡。
他的原配妻子发现了这一切,烧毁遗嘱,只保存了没有寄出的信,目的是让丈夫做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在家族面前有据可考。很快,她和儿子侵吞了全部财产,爱德华•李福德游手好闲、无恶不作,继承的800万元挥霍殆尽后,打起了新主意。他们知道,那个小杂种-奥利佛是块需要除掉的绊脚石。于是,他打听到奥利佛在贫民习艺所的消息后,千方百计想把奥利佛的身份证明毁掉。
奥利佛的父亲曾经送给情人(艾格尼丝)一个小盒子和一枚戒指,这就是孩子身份最好的证明。因此,艾格尼丝视之为宝,想等孩子出生长大后告诉这一切。
可惜,孩子出生当天,她便到了天国。她刚去逝,习艺所的看护妇(萨莉)便把留给孩子的礼物从几乎还没凉透的尸体上偷走。一个小金盒子,里面有两绺头发和一枚戒指,内侧刻有“艾格尼丝”这个名字。几年后,老看护去世时,又委托女管家(柯尼太太)保存这份信物。这些秘密一直不被外人知道。
与此同时,一位有地位的绅士多年来,一直在寻找小奥利佛的下落。他就是奥利佛父亲的好友-布朗洛先生,他知道了私生子的事,不想辜负好友生前的一片重托。奥利佛到底在哪里?他一愁莫展。
奥利佛已经9岁,仍然桀骜不驯,难以管教,习艺所决定把他送走。起先计划派到甘德尔德先生名下,做扫烟筒的童工,因为他身材瘦小,意志坚忍,再适合不过了。奥利佛坚决不从。没有办法,习艺所只好付给殡葬铺老板索尔伯利先生5英镑酬金,总算把奥利佛打发出去。很快,10岁的他成了一位小小的殡葬员,而且活干的十分严谨细致,得到老板认可。但引来另外2个学徒(诺亚和夏洛特)的不满,教唆老板太太,合伙给予奥利佛多方重压与折磨。
10岁那年,他不堪忍受,被迫逃离,想在不易被人找到、浓雾重重的大都市伦敦,求得一片生存空间。不想,他误入贼窝,成为盗窃团伙的一员。

老贼费金作了他的师傅,想把奥利佛培育成一流的、最有出息的小扒手。这是一个奸滑狡诈的老犹太人,团伙的头头,手下有4个最为得利的孩童,分别是查理•贝茨(小老板)、杰克•道金斯(溜得快)、两个女徒弟贝特西和南希,都是他精心培养的、为他谋财生财的摇钱树。此外,他还与比尔•赛格斯领导的团伙(成员托比•克拉基特、巴尼)联手,与奇特林先生、凯格斯(50岁)经常合作,上演着伦敦迷雾之下一幕幕见不得人的勾当。他们是隐藏并活跃在伦敦街头暗道、重重迷雾之中的一个特殊阶层。
有一次,奥利佛参加街头行窃试验,被警察抓住,后被一位绅士救回。这位绅士就是多年来一直寻找私生子下落的布朗洛先生。短暂的优待、正直善良的品格,从来没有受过温暖与关怀的奥利佛,决心就留在这位好心人身边,让他干什么都愿意,然而,他再次被同伙抓回,陷入深渊,无法离开。

奥利佛同父异母的哥哥(爱德华•李福德)很快有了帮手。他与犹太老贼费金一拍即合,订下计谋,委以重金,让后者想办法把奥利佛尽快培育成一个真正的贼。同时,他高价从习艺所的女管家(柯尼太太)手中弄到奥利佛的身份证明物,销毁。这样,合法达到他侵吞弟弟遗产的目的,将万无一失。
在师傅眼里,奥利佛该尽快有所表现了。一个漆黑的夜晚,他第一次参加了一场真正的、重大的盗窃案件,是由比尔•赛格斯领导的团伙作案。受窃的是一家富人庄园。他并知道,女主人是梅丽太太,她多年前收留了一位姑娘,名叫露丝•梅丽。其实,她真名叫露丝•弗莱明,正是奥利佛的小姨,他母亲失散的妹妹。

在这场重大盗窃案中,身材瘦小的奥利佛负责从窗户钻进后屋,打开锁着的门厅,供同伙入内。可是他不愿行窃,大喊大叫,黑暗中受到庄园的佣人枪击。逃跑途中,他失血昏迷,被比尔•赛格斯抛下,想陈尸荒野。没想到,次日清晨他奇迹般地活了过来,重新爬回被窃的庄园求助,倒在门口,生命得救,受到保护。
很快,露丝•梅丽逐渐知道了小奥利佛的坎坷经历,并意外与布朗洛先生相遇。两位好心人计划把小奥利佛拯救出牢笼。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犹太老贼、比尔•赛格斯也在行动,只要奥利佛活着,他们的据点与罪行就可能被揭露。他的哥哥同样在计划与配合着,盼望着小奥利佛尽快从世上消失。
南希,一个年轻姑娘,犹太老贼的女徒弟之一,有一天良心发现,私下与露丝•梅丽和布朗洛先生会面,将这些秘密告诉了对方。但第二天上午,就被比尔•赛格斯秘密杀害。凶手与盗窃同伙纷纷更换据点,隐入迷雾,不见了踪影。

凶手能被绳之以法、受到审判吗?小奥利佛最终能够得救、他的身世能够被证明吗?他能获得父亲留下的遗产,从此走出苦难,脱离盗窃团伙的魔爪吗?
上面就是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小说里讲述的故事,留下的悬念。《雾都孤儿》是狄更斯25岁写出的一部作品。小说问世100多年来,早已成为世界各国读者最喜爱的经典作品。
笔下的主人公奥利佛遭受的种种苦难,其灵感就来自于作家童年的不幸生活。有关狄更斯的一生,我们曾在《大卫•考坡菲心中的世界》一文中,作过详细的介绍,在此无需重复。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贫民习艺所里,“奥利弗要求添粥”一节的内容,写的非常精彩到位,早已被编入多种英语教科书中,这足可以说明这部小说能够在世界文学之林成为经典的理由。
狄更斯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他的作品不像其他作家,只是单纯为了赢得读者心灵上的愉悦或者振奋。有人质疑,狄更斯不应该用小偷和罪犯为主角,来构建自己的作品。但他认为,刻画这是些社会渣滓同样有助于社会教化。他写作的目的很明确,倾注了一生的精力,写出一系列围绕孤儿、穷人为题材的作品,目的在于:试图从底层穷人的苦难生活,来揭露社会现实与存在的问题,从而引起当政者的警示。同时,通过小说的传播,改善世道和人心,达到提高人的道德品质,使社会得到改良、向更好方向发展。这就是他的理想。
小说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生动,结构简洁清晰,语言深刻老道,直击社会现实,引人深思。
1、挥毫泼彩、张合四开之浓重笔风。狄更斯是公认的语言大师,小说在最后几章达到高潮,尤其是对比尔•赛格斯和费金的下场描写,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对比、拟人拟物、比喻手法,注重把环境描写与人物内心世界的精细把握相结合,借以哄托场面和气氛。可以说,写的地动山摇、汹涌澎湃,读来让人有风雨欲来波涛涌、大厦将顷山川颠、如狂风乍起暴雨连天、摄人心魄、酣畅淋漓之感。

2、小说营造了善恶人物两大阵营,正反面人物对比强烈。恶人形象包括;作威作福的教区管事班博先生,嫉妒蛮横的棺材铺伙计诺亚,彪悍凶狠的比尔•塞克斯,恶贯满盈的贼首费金,劣性不改的蒙克斯等。同时,也塑造了一批生本善良的人物:温情的老绅士布朗洛先生、热心的梅丽老太太、美丽善良的露丝小姐、乐于助人的洛斯本医生、年轻热情的哈里·梅丽先生、良心未泯的女孩南希等。小说里,善恶对抗激烈尖锐,如童话中的天使与魔鬼的较量,是一场正义与邪恶之战。
尤其是奥利弗和南希,他们虽然都生于苦难之中,但心中始终保持着一片纯洁的天地、一颗善良的心,显示出他们出污泥而不染的光彩夺目与晶莹品质。种种磨难并没能使奥利弗堕落,并同流合污。南希,给我们的印象同样深刻。她从小被犹太老贼诱骗,在黑暗和充满罪恶的世界中成长,有心反抗又无力做到。后来,毅然加入营助奥利弗的阵营,虽然被害,她绝不后悔。因为本人早有准备,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与罪恶的决裂,获得灵魂上的救赎,这是值得赞叹的人物。

3、节奏安排起伏叠荡。我们完全可以感到,前面所有章节都是铺垫,如大海的微波一样随故事涌来落下,最终都是为了大结局能够掀起一股力量强大的巅峰涌潮而服务的。先抑后扬、先缓后急、先微风细雨后狂风暴雨,直至达到巅峰,这是狄更斯一贯的写作手法。最后一章,又进入平缓温暖的港湾、童话般的理想世界,以主人公奥利佛、那些曾经及以后仍然爱他、护他、帮过他的所有人的大喜剧收场而落幕。
读到结尾,无不感到我们正与小说里的人物一样,正走在爱的田野上,一起走向那片由宁静、美好、阳光、幸福编织的港湾。每个人都会在濛濛烟雨中,把过去的曲折与坎坷回忆,在醉眼的山川下把哀愁和呜咽停歇,在雨过天晴的小路上任思绪、话语、甜蜜、仁慈、正直、善良、宽容、美好播洒……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通过小说唤起人性的良知,惩恶扬善,弘扬正气,从而激起人们对美好社会、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狄更斯本人的情怀与崇高境界,也是其作品的艺术魅力与灵魂所在。
《雾都孤儿》被多次拍摄成电影、电视及舞台剧,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如果您喜欢,除了看文字小说,也可以看电影版的故事。
最后,让我们以一段十分贴切的网评结束本文。“《雾都孤儿》描写了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赞扬了人们天性中的正直和善良,也揭露抨击了当时英国慈善机构的虚伪和治安警察的专横。同时,作品又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充满着人道主义情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