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风流才子国风百钻公会
一路辛苦走出来的状元到底能做多大的官儿?

一路辛苦走出来的状元到底能做多大的官儿?

作者: 山色归读 | 来源:发表于2018-12-15 07:46 被阅读90次

    作者:山色归读 侵权必究,授权转载见文尾。

    状元是科举制度的玩意儿。在我国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别是通过“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

    为了打破门阀世族垄断朝政,隋朝发明了科举制度。该制度在唐朝得到确立,宋朝进一步革新,到了明清两朝,臻于完善,直到晚清光绪帝三十一年才废除科举制度。

    一般人都知道,“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状元郎要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这三个级别的正式科举考试才能选拔出来。

    以明、清两朝为例,乡试(又叫“大比”或“秋闱”)是由皇帝钦命的正副主考官赴各地主持,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举人为“解元”会试(又叫“礼闱”或“春闱”)则是由各省举人赴京参加礼部主持的考试,录取的叫作“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又称“ 御试”、廷试”)是由各地贡士进京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一级科举考试。

    殿试分三甲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共三名,第一、二、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如果某士子一连考中乡试、会试、殿试这三级考试的第一名(解元、会员、状元)俗称“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

    这样三步下来,“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代表科举最高荣誉的状元公终于选拔出来了。其实,状元的诞生远不止这三步;在此之前,还有县试、府试、院试这三级预备考试来获取参加后面三级正式科举考试的资历。

    即士子必须依次通过县令主持的县试、知府(知州,同知)主持的府试、朝廷派往各省的学政主持的院试,取得“生员”(俗称秀才、茂才、相公等)的资格才能参加正式考试阶段入门级的“乡试”。

    县试、府试、院试合称“童试”或“童生试”,其得名来自古代士子从童子(儿童)开始读书应试的时候称做“童生”,只要没有逐次通过三个预备级考试,无论年龄多大都叫“童生”。相传清道光年间广东曾经多次有百岁童生还能下场参加院试,一时传为美谈。

    童生通过院试就成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进入了有“功名”的士大夫阶层,获得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生员一般照例进入各地的府学、州学、县学这类管理松散的官学学习,他们依照成绩优劣分为廪生、增生(即“增广生员”)、附生(“附学生员”)三等;廪生可以获得朝廷恩赐俗称“膏火银”的钱粮补贴,后两类生员则没有。

    也就是说,在科举制度比较完善的朝代走正途考上状元至少要“通六关”,最后一关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命题、阅卷钦定出来的。

    在科举制度确立的唐朝,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日考试报名时填写个人资料。成绩出来后居首者为“状头”,“状元”因此得名,又因状元是殿试中选拔出来且居于三鼎甲之首,所以又有“殿元”或“鼎元”的别称。

    在“学而优则仕”的中国古代社会,从庶民百姓到达官显贵都信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封建社会的文人更是把考中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最高荣誉,读书的直接功利目的就是入仕。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激励多少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皓首穷经。中状元者“大魁天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苦读寒窗数十年,换来金榜题名、以文入仕、光宗耀祖。一旦状元及第,骑马夸官游街、赴琼林宴会,不但是天下读书人的莫大荣耀,普天下的老百姓也把他们看作文曲星下凡。万人挑一的状元,可谓是人中之龙、天之骄子,其荣耀、显赫、尊贵,简直登峰造极。

    那么一路过关斩将、喷薄而出的状元到底可当多大的官呢?古代戏词里常有“中状元、点翰林、招为皇家东床驸马”的情节,其实状元本身不是官,大致相当于当今接受高等教育获得的一种学位,随之而来皇帝恩赐的官职也远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小。

    钦点的状元一般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官(大致为副地级);而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之职。其职责就是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备皇帝顾问。

    由此看来 “点翰林”是事实,但是科举制度实行以来唯一有据可考被皇帝招为驸马的,只有唐会昌二年壬戌科状元郑颢。

    翰林最初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即文翰之林,文翰荟萃之所,如同说“词坛文苑”。

    明朝翰林院最高长官为翰林学士,正五品;清朝翰林院的头儿则称“掌院学士”,从二品,此外还有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为翰林

    由此看来,包括状元在内的一甲进士充任的翰林官起始品秩是很低的,但是历朝历代的状元(可视为翰林的缩影和代表)实际上充当皇帝顾问、参谋、秘书班子,资格老的事实上就是皇帝的非正式老师,翰林被视为清贵之选。

    另外,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均由翰林官主持(学养悠长方能在的天下的读书人中压住场子),形成座师(宗师)制度,文脉、人脉相互交织,使翰林影响延伸至方方面面。翰林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声望,对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如果说殿试被录取的进士都是“天子门生”的话,那么供职翰林的状元等就是皇帝的“近枝心腹”门生出仕为翰林官者远较其他官容易升迁。翰林学士成为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兼秘书官,经常值宿禁中,承命撰草任免将外、册立太子、宣布征伐重要文告,有“内相”或“储相 之称,很多宰相都从翰林学士中选拔。

    在明朝翰林若得入直文渊阁参与机密,则将来更是贵极人臣。在清朝,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依照惯例由翰林官为之。“南书房行走”和“上书房行走”并不是简单的到这两个地方遛一遛、走一圈那么简单,实际上指征着对“才品兼优”的翰林在学术方面的肯定和褒扬。

    南书房是清朝皇帝上朝之外活动最多的地方,南书房行走就相当于皇帝的首席“机要秘书”;上书房是清朝皇子、皇孙在宫中读书上学的场所,他们当中当然也包括未来的储君太子和亲王、郡王等,上书房行走实际就是皇子皇孙的非专门师傅

    因此状元等资深翰林兼任的这两项差使因与皇帝、皇子及近支王公往来密切,彼时或将来多蒙优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所以总体上看,状元供职的翰林院,是个养才储望之所。虽然暂时没有很大实权,但是地位清贵,是将来走向阁老重臣以及实力派地方官员的踏脚石。在各朝各代,翰林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理想仕途。

    也就是走这条路,无论是升迁速度,还是将来的品级、潜力、人望都是其他没有走科举之路或一般进士乃至没中进士的官员无法相提并论的!

    状元一般不会马上去当县官等实职官员,各个朝代都是有典章、制度的。科考成绩再牛,也要慢慢历练。一般开始进翰林院,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干起,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从此也就步入了凶险难卜的仕途,开始了宦海沉浮荣辱的漫漫人生。混个十来年一般都能混到侍郎级别,皇帝如果特别喜欢,那可以做个尚书,再加点能力和运气,能进个内阁。

    历史上主体是文科的是文状元,另外武举中的第一名,称为武状元。武状元南宋才开始有这个说法,武状元一般由六品兰翎侍卫、前锋校、护军校、骁骑校之类的官职干起,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营长或副团。明朝武科起先没有殿试 ,到崇祯朝财恢复状元名称,授予副总兵职位。

    清初明确,一甲进士或授副将、参将、游击、都司,二、三甲进士授守备、署守备。以后武状元授一等侍卫,榜眼、探花授二等侍卫,二、三甲进士授三等及蓝翎侍卫,获得这些官衔后,再到兵部选实职官员。

    有人统计,整个中国科举历史中,有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约有七百多人。比较知名的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就是唐朝开元年间的状元,其实贺知章也是状元;被称为“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是唐朝元和年间的状元;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光耀史册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南宋宝祐年的状元;两代帝师、数次担当军机重臣的翁同龢是清朝咸丰年间的状元等。

    还有平定了“安史之乱”、“再造唐王朝”之功的唐代开元初年武状元郭子仪,他应该是历代文武状元中军功最突出的,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力挽狂澜,曾两度担任宰相。当然平平庸庸,一事无成,乃至穷困潦倒的状元也不在少数。

    欢迎交流 、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路辛苦走出来的状元到底能做多大的官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gx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