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生有一个动力系统,它决定着人的心理结构和人格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它就是潜意识,但潜意识不能被直接认识,而梦境就是打开潜意识和意识之间那扇门的钥匙。做梦的时候,潜意识偷偷地浮出海平面,和意识进行沟通,因此梦能反映我们心底的愿望。儿童的梦基本上没有伪装,他们会直接梦见自已想得到的东西,但成人会在梦中把自己的真实欲望伪装起来,梦境以伪装的方式满足自己被压抑的愿望。
弗洛伊德把梦分为“显梦”和“隐梦”两部分。显梦是指人们直接体验到的梦,隐梦则指梦的真正含义,即被压抑的潜在欲望和内在动机,我们的意识无法察觉。隐梦潜藏的意念可能来自很久很久以前,也许是童年时期的特殊经历造成的。对梦的解析就是从显梦中破译出隐梦来。
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从社会文化观来看就是人性和文明的对立和冲突。弗洛伊德这样阐述他的社会文化观:人性就是人的本能,其中性本能是核心,文明源于对人性压抑和升华。
性爱可以升华为对他人和社会的无私的爱,就是把它的能量转移到他人身上。当然弗洛伊德的性爱是指潜意识里广义的性爱。他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是宗教和道德产生的根源,也是文学和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宗教中的上帝是原始人类的父亲意象的象征,道德规范源于乱伦禁忌。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创作冲动就是把他们被压抑的性爱冲动升华为作品,在艺术想象中满足自己的本能欲望。文学和艺术品的受众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也是释放自己的性爱冲动的过程。
人的潜意识往往违反道德和伦理, 而作品想象的、幻想的王国却是一个避难所,它可以调和冲突。艺术家就像精神病人那样,从一个他不满意的现实中退缩回来,钻进自己想象出来的世界。这样,潜意识愿望就获得了一种假想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梦是我们的艺术作品,我们自己既是导演,也是编剧,还是演员。
其实在洛伊德之前,意识流已经成为文学潮流。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对艺术和文学产生了更直接的影响,1924年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者宣言》,明确主张艺术应该来自潜意识,艺术家应该从他的梦境中自由撷取灵感,迈向超越现实的境界,实现梦与现实之间的跨越。诗人与画家,尤其是那些超现实主义者,开始试图将潜意识的力量用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所见、所经验的一切事物都贮存在我们的潜意识深处,这些印象可能会再度浮现,这就是灵感。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必须挣脱理性的桎梏,不让理性压制潜意识的表达,尽情挥洒文字和意象。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百只脚的蜈蚣能跳非常优美的舞蹈,乌龟就故意请教蜈蚣具体的舞蹈分解动作,先迈第几只脚,跟着迈那只脚,然后跳那只脚......蜈蚣拼命的思考,结果脑子完全晕了,从此再也不会跳舞了。理性就是这样扼杀艺术想象力的。
所以一个艺术家一定要能够放得开,超现实主义者就是要让事情自己发生,我想有一个场面大家都很熟悉,一位艺术家摊开画布,随意把颜料挥洒上去,就是一幅作品了。所以,我们大致可以把超现实主义者当做灵媒,他是他自己的潜意识的灵媒。
但弗洛伊德并不完全否定理性的作用,他认为创作的过程是想象与理性细密交织的过程,只是人的理性常常会阻塞想象力。通过灵感得到的许许多多创意,有些事美妙的,有些则是没有价值的,这时理性就派上用场了。
在当代西方国家,尤其在美国,弗洛伊德主义和新弗洛伊德主义在一般意识形态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它不仅影响了西方当代的文学艺术,它在宗教、伦理学、历史学等众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