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走,逛一趟简书思维心理
真正的内在提升,从理性对待碎片化阅读开始

真正的内在提升,从理性对待碎片化阅读开始

作者: 若宁说 | 来源:发表于2016-12-05 16:47 被阅读1988次

                                     1

在碎片化阅读时代,相信生活中的好多普通人,都会有一种貌似自己很博学的幻觉,甚至还会非常坚定的认同自己从一篇篇吸引眼球的文章中学到的点滴观点和道理,这样一来自己好像自己真的成了一个博学而又主见的人。

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根本不是。

随着碎片化阅读的普及和媒体平台的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碎片化阅读时代,人们并不能通过碎片化阅读真正获得内在提升。

而恰恰相反,在众多而又繁杂的文章面前,人们还极有可能浪费大把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打乱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以及颠覆自己的正确价值观。

这到底是为什么?

是碎片化阅读本身有错吗?不是,阅读碎片化是一种趋势,其本身并没有错。

当今的碎片化阅读方式,能让众多的读者免费的涉略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一个人不管是什么样的学历,只要愿意,都能在基本不需付出金钱代价的情况下,从碎片化中学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解答生活中的疑问。这是碎片化阅读方式对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

同时,对于爱好写作的人,媒体平台的多样性和进入门槛的平民化,给了越来越多的写作爱好者提供了较低成本的展示舞台,也给社会中极小的个体提供了自由的发声渠道。这对于在“卖文”道路上苦苦挣扎的写作者们来说,无疑不是一个福音,同时也能促使和激励他们创造更多的作品。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要想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我们必须思考,碎片化阅读的普遍免费性和对于众多写作者写作的目的性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2

对于广大读者,因为碎片化阅读的普遍免费性,导致大多数的人在阅读文章时直接忽略选择的必要,又正因为大家习惯性的忽略了选择的过程,最终导致个体在碎片化阅读上花费时间过于盲目。同时,碎片化阅读的免费性,也不能让读者本身更珍惜和在意在文章中遇到或学到的信息,更不能将碎片化文章中的信息形成内在系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理论。

现实中的实际情况也印证了上述观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一、因为众多的免费文章感到时间被极其夸张的被动掠夺。

例如:对一篇文章标题吸引,点开标题进入正文,进入正文后我们的感受往往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看了文章觉得并不太好,那么,我们会为这次点击标题的行为导致的时间浪费感到懊悔;一种是看了文章后觉得确实不错,我们心情愉快的跟着作者的思维将文章细细的读下去,这大体会花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时间,可是,文章读完了,事情还没完,我们还有极大的可能被作者精心准备的广告吸引,这样一来二去,时间大把流逝,当我们好不容易从写作者“设计”的圈套中逃出来后,我们会沮丧的发现,之前手头的事情被搁置,因为中途的中断,再次开始往往又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花费比正常所需时间多几倍的时间。而我们无一例外的会感到深深的懊悔和沮丧,以及感受到因为时间的被动掠夺带来的巨大的焦虑感和紧张感。

二、阅读众多文章过后,我们往往发现受各类观点相悖的文章影响后,我们的价值观开始混乱。

举刚刚发生过的例子:前段时间的罗尔事件,各家写手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写手说罗尔自己写文赞赏自愿转发随意,行为没有什么不妥,也有的写手说罗尔借惨圈钱,丢了文人的脸。那么,现实中更多的是与这件事没有任何交集的普通民众,他们被动的看了各种各样的文章,一会被这种观点左右,一会儿被那种思想影响,直到从一个有着自己观点的人变成一个自己也没有明确态度的人。单是这一件事情,文章里相悖的价值观就有可能让其彻底蒙圈,那么日复一日,各种有着不同观点与思想的文章层出不穷,争着抢着的跑到你的面前,你又如何在期间保持自己的价值观。

所以,文章读的越多,人们有可能觉得自己的价值观越混乱。

三、从文章中涉略数量庞大的信息、知识越来越多后,读者的知识体系并不能因为阅读量的增加更系统。

这是因为,大多数的读者根本没有意识将从文章中涉略到的东西很好的整合内化,而是更多的让他们继续以碎片的形式被简单的理解。这样的没有整合的碎片摄入过程,就像在一个空旷的空间里,一个个孤寂的树叶在风中飘荡,时间长了,有的树叶被风吹走,有的树叶落到地下腐烂变质。众多的文章因为仅仅被匆匆一瞥或仅仅是读过,或迅速被忘记或被扭曲理解。所以,知道的信息和观点越来越多,人们却感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变得越来越杂乱无章,等到真正需要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提取内容来应用时,又感到非常的艰难。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我们没有在碎片化阅读上付出金钱,但是我们都付出了太多的时间。而且,和我们付出的时间相比,我们得到的实在少的可伶,更不要谈获得内在的提升。

那么,在时间如此宝贵的当下,效率被高度追逐的社会里,我们该如何在碎片化阅读时代里扭转上述局面,甚至是利用碎片化阅读的优势,真正的获得内在的提升呢?

                                    3

方法只有一个:理性对待碎片化阅读,理性进行碎片化阅读。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一、从理论上看清碎片化文章本身自带的功利色彩

碎片化文章都是众多爱好写作的写手创作,那么,对于众多爱好写作的写手,都有一种预期就是希望自己的文章被更多的人看到。基于这样一种普遍的目的,爱好写作的众多写手在机会日益增多和进入门槛很低的情况下,很正常的要采用一些技巧,从标题的拟定到内容的选择再到观点的取舍,多方位的吸引大众的眼球,迎合大众的阅读口味。甚至也不乏有些发声媒体人,为了博眼球,只在意观点的新颖性和受欢迎程度,至于文章中的观点是否表达正确的价值观,反而倒不那么重视了。

认清这一点,对一个珍惜时间又想广泛学习的读者非常重要。因为认清这一点是开始有效学习碎片化文章的前提。

二、基于以上认识,也为了应对上述指出的文章的刻意迎合,我们必须要在阅读的时候做到有选择阅读。

有选择性的阅读,意思就是要理性的选择对自己目前的发展有帮助的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来阅读。也许有的朋友会说,阅读怎么能如此功利。是的,单纯的阅读本身应该没有目的性,但是,我们处于一个内容极其庞杂而又没有经过最初筛选的的信息环境里,想做的事情那么多,时间又是如此稀缺,为了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涉略更有帮助的内容,我们必须在碎片化阅读中进行取舍。理性的取舍,其实就是和碎片化阅读中的各种博人眼球的标题做斗争。不要被一个个有趣的标题吸引就顺手随意点击文章,而是要经过简单的分析后再决定是否继续阅读。

三、为了避免在碎片化阅读中浪费大量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天安排一块固定的时间来进行碎片化阅读。

这个固定的时间可长可短,个人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随意决定。但是,一天中除了这段时间以外的其他时间就要努力做到不被持续更新的各类文章影响,专心的完成自己手头的事情,保证工作与其他学习的效率。

四、有深度阅读的意识,努力做到在固定的阅读时间,理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文章进行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就是细读加思考,并做好笔记。细看文章内容,思考文章表达的观点,并经过整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有选择的深度阅读非常重要,一个人内在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其长期深度阅读的学习习惯分不开。

五、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度阅读实践,将自己涉略的各类知识与观点,整理出来,初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体系。

并且在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初步建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随后的长期阅读中不断的加以补充和充实,让其日益丰富与完善。这种努力对于任何一个渴望进步的人都很有必要。

六、值得提醒的是,在上述知识体系和价值观体系中,可以增设一个特别板块,即质疑板块。在该质疑板块中,收集那么让自己困惑的、暂时解决不了的以及自己经过思考后提出的问题。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因为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大部分读者对批判性思维的缺乏。我们要有勇气对外界呈现的观点与思想提出质疑,并进行深刻思考,进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4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个既阅读又写作的人可以想到的全部建议。

按照上面的方法实施,好处多多。

既可以让自己的知识系统化,让自己明确的知道学到了什么;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帮助自己更有效的学习碎片化信息之外的思想和观点,让自己的价值观更清晰,更理性,进一步指导人生;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让自己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拥有强大的内在竞争力。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假以时日,进过长期理性有效的碎片化阅读,你也成为了一个受欢迎的写手,在这个思想及价值到处是机会的时代,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3ffc91512aad:有一个自己的基本盘,外来的观点可以提供新的启发。
    若宁说: @战斗之鹰 这是最完美的了🙂
  • 贾猫猫来也:读者看了各种价值观念的文章就能变得价值观念混乱,是读者脑子的问题还是各种文章的问题?这些人是多么没脑子啊?
    贾猫猫来也:@若宁说 其实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从小学开始就把思考这一项去掉了,所以碰到这种情况会觉得大家都好有道理啊变得很混乱,所以还是不要看了。
    若宁说: @贾猫猫来也 更多的信息是否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世界?答案:过多的信息甚至成为了思考的阻碍。
    ――《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是大体常态,和具体读者的脑子无关。
    感谢评论讨论。😊
  • lekli:鼓励鼓励
    若宁说: @lekli 谢谢老师鼓励😊
  • Web3:相信这篇文章能解决很多人的问题!
    相悖的观点冲击着我们大脑,很容易就被冲击的懵圈了。
    若宁说: @无事此静坐 谢谢鼓励🙂
  • 幻小凡:说得好。如果不是众多新旧媒体人争夺眼球、抢着发声,导致吃瓜群众情绪激动,无所适从罗尔事件不会如此发酵,恶性膨胀,罗尔就是普通人的心态,没那么善良也没那么该死。
    贾猫猫来也: @小凡姐姐 媒体人可以发声,看的人也应该有自己的脑子
    若宁说: @小凡姐姐 是啊,所以说现在的信息平台有利有弊,我们只能提高判断能力,自行选择。我们一起加油!

本文标题:真正的内在提升,从理性对待碎片化阅读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xl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