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书札记】12 阳明先生最爱讲“功夫”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1-12-04 06:00 被阅读0次

    徐爱在记录了阳明先生的14条问答之后,又写了一段总结性的文字,可以算作跋吧。文中出现了许多“工夫”,而前文用词都是“功夫”。

    “格物”是“诚意”的工夫,“明善”是“诚身”的工夫,“穷理”是“尽性”的工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工夫,“博文”是“约礼”的工夫,“惟精”是“惟一”的工夫。

    我认为,“工夫”同“功夫”,指时间、精力、能力、素养等。工,【说文】巧饰也,象人有䂓榘也。【广韵】巧也。【玉篇】善其事也。又通作功。【魏志·管辂传注】辂弟辰曰:与辂辨人物,析臧否,说近义,弹曲直,拙而不功也。功,【说文】以劳定国曰功。【广韵】功绩也。

    我个人理解它们的细微差别,工夫侧重过程和精巧,功夫侧重结果和劳力。 我们可以从物理学功的概念来帮助理解,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能的转化。

    “格物”是“诚意”的工夫。在做事的过程中,排除私欲的影响,修正不正之心,达到存天理、致良知的境界。格物是象,是事上练,诚意是本,是良知。

    《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明善”是“诚身”的工夫。

    《礼记·中庸》:“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孝敬父母、取信朋友、获君恩宠、治理百姓,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孝敬父母是基础。

    孝敬父母首先必须诚身,要做到诚身必须首先明善。明善就是日常生活工作中,做每一件事、待每一个人的过程中,都要去光大美善,那样才能成为一个真诚的人,具备良知的人。

    “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工夫。《礼记·中庸》:

    “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人只有具备至德,才能懂得至道。所以君子重视德性修养,不断增长学问......(后四句与“尊德性而道问学”的关系,是并列还是阐发,暂时存疑。)

    朱熹认为,应该先从具体的道问学上下功夫,逐步实现尊德性的境界,其实就是格物致知,尽性知天。

    陆九渊认为,人只有一心,要么人心,要么道心。心即理。要明理,只能在心上求。

    王阳明认为,尊德性要从道问学上下功夫,表面看与朱熹观点一致,其实不然。朱熹认为读书做学问,懂得了万事万物的“性”,就明白了天命。而王阳明则认为道问学不是为了研究万事万物的“性”,而是为了致良知,最终的理还在心中,不可能在外部世界找到那个理。

    “穷理”是“尽性”的工夫,“博文”是“约礼”的工夫,“惟精”是“惟一”的工夫,这三句在以前的读书札记中已经讲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读书札记】12 阳明先生最爱讲“功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re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