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343898/57ed8191eac99156.jpg)
家是什么?社会学家说家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婚姻学家说家是风雨相依的两人世界;文学家说家是宝盖下面养着一群猪。究竟什么是家呢?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这样的吗?否!
从字面上看,家,是由人组合而成的家庭,家庭一定有一个供家人居住的住所。家是一个充满温暖,充满温馨,充满爱和恨的家园,也是流淌喜怒哀乐不讲大道理只讲小道理的居住地。家既可以随心所欲,又必须谨言慎行。家是人人关注的话题,也是说不清理不透的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43898/cdb8908eed9bf341.jpg)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描述了苏家三兄妹的故事,因为苏母的去世,父亲苏大强终于摆脱了束搏,对几个孩子变本加厉,不断提出过分要求。大儿子苏明哲一心想要挑起家庭重担,却力不从心而不堪重负,从而也导致了自己的小家庭纷争不断。一直啃老的老二苏明成毫无悔改之心,从而导致事业和家庭的双重惨败。而最不受父母待见的苏明玉却因亲情牵绊,再次搅进了苏家的泥潭之中。最终,苏家人明白到,虽然有血脉相连,但是一家人彼此间的沟通一定不能忽视,否则,家庭矛盾就象一堆乱麻一样,怎么理也理不清。
追剧过后,冷静思考,也从中悟出了一些人生的道理:
①女儿苏明玉辞职照顾患病老父亲,是因为她曾经受过孤独无助的苦,在最需要帮助和照顾的时候只能自己强撑的无奈,因而她更能体谅一个老人患病时候的孤独,需要照顾,特别是自家家人的关怀和照顾。只有亲身经历过痛苦和磨难,在父亲需要帮助的时候,她才不计前嫌,宁可辞掉工作也要尽到做女儿的责任,才更能体谅别人的痛苦。
②对于多子女家庭而言,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父母不一定能将爱孩子做到“一碗水端平",但孩子一定渴望得到父母的爱,不希望有所爱有所嫌弃。
③可能每个人都有几副面孔,例如苏母在二儿子明成面前是慈爱的母亲,在小女儿明玉面前是刻薄的母亲,在苏大强面前是个强势的妻子。所以苏明成最爱母亲,处处维护母亲的形象,觉得母亲最好,因为“得到多少爱,就能付出多少爱”。
④苏明玉常常被误会,但她却不做任何解释,是因为她从小就被家人冷落,不被家人所重视,因此没有家人在乎她的感受。说了等于没说。
作家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一的《家》,让人顿悟,让人理智,让人细细品读,从中理解家庭的味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43898/63bbdde6b3e01b3e.jpg)
巴金的《家》却彻底颠覆了对家庭的认识。这个姓高的大家庭充斥着封建思想,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都是长辈按自己的意愿和与亲戚的关系来安排儿女孙儿的婚配对象,不论他们喜不喜欢对方,都必须顺从安排,毫无商量的余地。
觉新与钱梅芬,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这三兄弟都有彼此真心爱的人,却因为祖父的决绝而拆散,只有觉民在觉慧的鼓励下取得了一定的胜利,觉新与梅表姐相见而不能相认,觉慧与鸣凤生死两隔,都是人生的一大悲剧。可见,旧时的封建思想有多么可怕和令人憎恶。
当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家的感觉依然没变,他依然是人们生活的小家园,依然各家存在着各自的问题和矛盾,依然有亲情、爱情和友情,依然一日三餐锅碗瓢盆来伴唱。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43898/817c9f073d5a3424.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