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类作者保护联盟原创小说汇散文
儿时的年味| 过年是奶奶看不够的采茶戏

儿时的年味| 过年是奶奶看不够的采茶戏

作者: 堂燕南飞 | 来源:发表于2019-01-04 13:01 被阅读87次
    image.png
    image.png

    我们这群80年代初出生于农村的人,虽然在物质条件上比不上城里出生的孩子,但是生活乐趣一点也不逊色。那些乐趣让我们围着火盆,一边烤火一边笑着聊,三天三夜都聊不完。

    我小的时候,一年365天,每天都有事情可忙。除了上学和帮家里干活,其他时间就是跟着发小们各种疯玩。夏天蒙知了,爬树捉切甲虫,下河摸蚬蚌,冬天园里捡牛屎,田里薅红花。不同的季节上树摘不同的野果,生活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乐趣。

    如果碰到年下那就更忙了。

    腊月初太阳好的时候就要在墙上晒好牛粪饼,干牛粪饼可是过年炆蹄花炖猪头最好的燃料。孩子们在墙根下站成一排,用铁锹把湿漉漉的牛粪铲起,迅速甩到墙上,立马一个个圆形的粪饼遍墙开花煞是惹眼。

    等过几天的晒好风干的粪饼自动脱落被收进灶房里,我们小孩们的活儿便算干完了。

    这个时候,父亲们掏完了灶里的草灰接着又杀鸡宰鸭,看见孩子闲了下来赶紧招呼过来帮忙,快来拔鸡毛,鸡毛晒干了可以换糖吃哦。

    母亲们是最忙的,冬至开始腌腊鱼腊肉,到了腊月初十炒瓜子花生熬冻米糖,腊月十二赶集买一家人的新衣服,腊月十五洗晒被子。家里年货没备齐得再跑一趟街市,亲戚家腊月二十六办喜事得提前送礼金,老公公受了凉咳嗽要给他去开点汤药,家里的大扫除还没弄,样样都得操心。

    奶奶们眼瞅着这都小年了,怎么印子粑粑还没打呢,都急了起来。老太太们心里一边嘀咕儿媳妇们干活太不麻利,一边自己踮起小脚提着泡好的粳米去磨房里磨粉。

    粉磨好了,几个老太太在后院铺起一张大案板,院门一关,印花模子拿出来洗干净,开始扣粑粑。

    菊花奶奶抢先摸到一块模子叫着,“我叫菊花,我就拿菊花模子扣菊花印子粑粑!”

    梅花奶奶就嘿嘿笑着说,“梅花的模子归我。”

    桂花奶奶嘟囔着,”那没有桂花模子我用啥?”

    我奶奶白了她们一眼,哼了一声,“管你们呢,都是我的模子,梅兰竹菊我想扣哪样花就扣哪样花!”

    正好鸡毛拔完了,趁父母还没派新的活过来,我带着几个小伙伴赶紧溜进后院,看奶奶们扣粑粑。

    后院里的那4朵花奶奶,一眼望去,一色的圆胖小个子,而且都是小脚。她们四个从小在同一个村里当童养媳,一起长大,同一年结婚生子,要好得很呢。

    扣印子粑粑很简单,先把揉好的米粉填满模子,拍紧,然后用力在案板上一敲,带着花纹的一块粑粑便扣了出来。

    奶奶们见我们来了,乐得让我们帮手扣,她们自己倒搬着凳子到一旁,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聊家常去了。

    一直到粑粑打完上笼蒸了,奶奶们才赶忙过来把我们轰走,“蒸好了要留起一些给你们城里的姨婆,剩下的你们才能吃。”


    南昌采茶戏.jpg

    大年三十吃完年夜晚,一家人围着看春晚吃零食守岁,临睡前村里面关门的鞭炮声声震耳,此起彼伏。奶奶早早就睡去,第二天也就是初一,村里要演戏呢。

    正月初,我们乡下有请采茶戏团来唱戏的风俗,从初一到十五,5个大姓村,一个村演三天。县采茶戏团从一个村转战到另一个村,忙得脚不沾地。

    我们村在祠堂边搭了个简陋的水泥戏台,演员们躲在油乎乎的红布帘后面化妆卸妆,按序粉墨登场。那些咿咿呀呀的南昌方言带着京剧的调调,我一直觉得不伦不类,听到就忍不住笑。

    可是老人们非常喜欢听,尤其是我奶奶,特迷花旦魏女士和小生万先生,“那两个人怎么生得那样好呀,莫不是天上的金童玉女下凡来?还有人家那个腔腔,比收音机里的那些都要好。”

    为了抢占前排位置,奶奶以5毛钱高薪聘请我这三天每天早起为她占座儿,其它3朵花奶奶也是用同样的招数分别让自家的孙子孙女帮自己占座儿。

    人多力量大,我们4个发小联手,屡屡成功抢占前排最佳的4个座儿,为此也和村里许多孩子反目,一直要到过完年才能与她们重归于好。

    锣鼓一响好戏开场,戏台下坐满了黑压压的人,老头老太太是主力。孩子们挤不到座位只好爬上祠堂门外的那棵樟树上,一边晃脚一边吃着冻米糖,还能眼珠不错地盯着台上那场自己看不太懂的戏。

    第一场戏是《秦香莲》,魏女士扮相好,她上场一亮相,腿是腿来腰是腰,水袖一甩,台下的掌声如雷鸣般不绝于耳。

    坐到前排,几个老太太简直成了专业的戏评。秦香莲身穿素服,头戴素巾,一步一唱,悲悲切切。那副我见犹怜的样子,还没等她哭,奶奶们便先抹起眼泪来。紧接着陈世美携着公主出场,她们更是恨不得亲自上台扶起狗头铡直接把那俩给铡了。

    《方卿戏姑》剧中,方卿被那个势力姑姑拒之门外,她们气得指着台上骂,“哪有这样的姑姑,对亲侄子也这么嫌贫爱富,不得好报!”

    最后的那场《目连救母》,目连在地狱里看到母亲受苦痛哭流涕,奶奶们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哭得比演员还大声,惹得后排的老爷们直笑。

    她们几个在台下发泄不完情绪,经常等到戏散场后混进后台找主角们继续表达,今天说,“秦香莲演得真好呀,真可怜!你这个陈世美太招人厌了,不好!”

    明天说,“你这个方卿够争气,最后中上了状元,气死你这个势利眼姑姑,演得过劲!”
    后天又说,“目连真是有孝心,好结棍的!”

    那三场戏的男女主角由同一个花旦和小生扮演,两个演员被老太太们一时捧一时骂,弄得哭笑不得。

    我们村演完,轮到隔壁村演了,奶奶们意犹未尽跟着转移,哪怕是同样的曲目同样配方她们依然乐此不彼。

    到了人家的村里,前排的位置就没那么好占了,这个时候就得拼人脉。

    女儿嫁到这个村的桂花奶奶终于不再低调,她带着三个老姐妹大摇大摆地来到前排一字排开坐了下来,她亲家正是安排戏场的,老早就霸了几个好位置候着。

    我们4个小跟班,找不到好位置,也没耐心看这几场万年不变的戏码,一猫腰就闪进了祠堂里。
    瞧!人家的祠堂可真气派,徽式高楼,宽敞的天井还有好几间精致的厢房。厅堂里贴满了这个氏族有头脸的先祖,啧啧,当过官的人可真不少,怪不得人家村富裕,祖上出过大官呢!

    逛完祠堂出来戏也散场了,我们得接奶奶回家,咦,人呢?咋都不在座上?
    得,肯定又去后台了。

    果不其然,后台里传来那4朵花奶奶的声音,“你们今天的戏演得比在我们那里还要好。”

    “对呀,秦香莲今天特别漂亮,妆都红一些!”
    “是咯,连那个方卿的帽子都是新的。”
    “是不是这个村给的钱多些呀,我看敲锣鼓的那几个老头今天敲得越加带劲。”

    面对这几个老票友,班主哭笑不得,“前几天在你们村演的时候冷咧,这几天暖和,所以演员们穿得少动作就灵活些撒,没风吹脸上水色自然好些!”

    “那我们村太不划算了,赶了个冷天气!”奶奶无不遗憾。

    “几位伯娘,后面几场你们继续来捧场哈,我们把锣鼓位腾出一点给你们坐!”班主拍着胸口承诺,演员们都笑着跟着点头。

    “上台边坐我们可不敢,行,我们会去,自己想办法占前排。”奶奶们乐了,一个个笑开了花。她们搞这么多花样其实就是想找借口进后台看看演员,套套近乎。

    四朵花奶奶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一路笑一路唱,

    “鱼鼓夹板轻轻扬,御史府内我要戏戏姑娘...。”
    “香莲下堂泪不干,三百两银子把丈夫换...。”
    “我的儿到酆都将娘搭救,我就看不见小娇儿我两泪交流...。”

    我们几个在后面一只手提着板凳,一只手捂着耳朵在吃吃地笑。


    几十年过去了,一到正月,采茶戏仍然在村里新建的大戏台上咿咿呀呀地唱着,当年的4朵花奶奶如今只剩下了2朵。去年的大年初二,83岁的奶奶依然踮着小脚招呼她的曾孙们帮忙搬凳子占座。

    台上的男女主角却还是当年的花旦和小生,因找不到接班人,两位早该退休的老人毅然扛起花旦和小生的重任继续在台上表演唱念打坐,没有一丝走样。

    想到这里我突然记起来了,我的车票还没抢到呢!

    快,加油抢票去,今年过年我还要回家,带孩子们陪他们太姥姥看大戏去!

    图三南昌采茶戏的照片为本人拍摄。#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年味| 过年是奶奶看不够的采茶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lh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