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霞 5月19日)
下雨了,雨点不小,又密,刮着风。
大女儿的拉丁舞课结束后,我们一人一把伞,顺便扛着睡着的小女儿,回家后,发现老妈没在家。她从来不带手机出门,这次也不例外。
把小女儿搁在床上,盖上薄被。大女儿喊饿,我赶紧热了饭、煮了菜。看看表,已经六点过。走到窗台,望望外面,雨没有要停的意思。
越来越觉得老妈像是孩子,担心她是在雨停的空档出门没带伞,我决定去给她送伞。知道她肯定去了温泉城,她绝不会浪费年卡里的每一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估计三百天都在那里,真像是给她准备好的养老院。
给大女儿嘱咐了几句便出发了。右手撑一把伞,左手再提一把伞。担心小女儿睡醒后闹腾,我走得很快,三十几岁的年纪,二十几岁的步伐。脚踩的水花溅到小腿上,一段路后,裤子湿漉漉。
家里两个娃娃等着,目的地是老妈那里,无暇欣赏淋湿的树叶和人们凑成的风景。只顾前行,如果非要观察脑袋里的念头,差不多想的是自己这几年的日子,都充满了孩子的哭声笑声,老人的唠叨声。
到了目的地,直接到二楼休息厅。果然,老妈正跟一位阿姨聊得起劲。其实想都不用想,一定是她讲人家听。讲不完的话啊。我真得很担心自己到了那个年纪,也会是一样唠叨,但愿那时眼睛还好,让我多读少言。
“娘,你带伞了没有?我来给你送伞。”我直截了当。
“给我送伞干嘛,我带了伞来的。”老妈笑嘻嘻的,沉浸在跟阿姨聊天的愉快情绪中。
“哦,那我回去了。下次带着手机吧。”我知道说了也白说,没人可以动摇老妈出门不带手机不背包包的习惯。
“两个孩子呢?”老妈追问。
“在家里,一个做作业,一个在睡觉。早点回家吃饭啊。我走了。”我说完回头就撤。心里清楚,老妈一定会跟各位阿姨聊个痛快才会回家。
还是老样子,手撑一把伞,另提一把伞,唯一不同的是,心情变了,发现自己不再是几年前容易激动、争论的样子,决定趁着回家的这三五分钟路程听听歌,戴上耳机,正在播放《生如夏花》,调至最大音量,迈开步子往家赶。
回到家,女儿问:“妈妈,你怎么把伞拿回来了。”
“因为你外婆带了伞。”
“那你下次不用给她送了。”
我说:“不知道她带没带伞的情况下,都得去送。”
送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