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黄帝内针中医数术
“黄帝内针”三不针

“黄帝内针”三不针

作者: 中医术数 | 来源:发表于2018-10-13 16:42 被阅读329次

一、不针患处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连西医都知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可取的,头痛可能是雌性激素分泌异常,脚痛可能是尿酸太高。患处取穴不是黄帝内针的做法。

             

二、不针头身

根据《“黄帝内针”理法总结》,头部为总根,躯干为主干,四肢为分支。

头身部为神机所在,扎头身容易惊扰人神

手足经脉为气立所在,用以调气。

故黄帝内针不扎头部与躯干,只针四肢,等于只修剪枝叶,不伤及根干,但又能治疗根干。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开膛破肚做手术

达芬奇《维特鲁威人》

什么是《神机气立》呢?

《素问·五常政大论》:

“ 根于中(内)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

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

“根于中”不就是躯干脏腑吗,“根于外”则是手足经脉。

《素问·六微旨大论》: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动物);

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植物)。

对于《内经》的话不要泛解,要落到实处。

你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是神机(信息)出入的过程;

气立在植物体内也有,

植物木质部的导管把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

韧皮部的筛管将植物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向下或双向运输,

所以“树活一张皮”,如果把树皮割掉一圈,它就不能活了,这就是“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气止则化绝”。

木质部被染红了 木质部被染红了 红色染料 叶脉被染红了

再说到人,人顶天立地,“人气”立于地,随四时运转于足六经。《灵枢·阴阳系日月》

正月二月三月(寅卯辰),人气在左,无(勿)刺左足之阳;

四月五月六月(巳午未),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

七月八月九月(申酉戌),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

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亥子丑),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

足经应月图

三、不针肩胯

腕踝在表,为天部;

肘膝在中,为人部;

肩胯在里,为地部。

《易传·系辞》:

“阖(合)户(单扇的门)谓之坤(地部),

辟(开)户谓之乾(天部),

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人部)”

肩胯属地部,地部主合,不宜开穴,故不针。

根据“上下互治”的原则,下焦病症取上焦-腕踝的穴位。


五腧穴配十天干,即五脏六腑,故脏腑的病都能在五腧穴找到对应点。

五腧穴分布于肘膝以下,正是黄帝内针的取穴范畴。

五腧穴的分布规律

相关文章

  • “黄帝内针”三不针

    一、不针患处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连西医都知道“头痛医头,脚痛医...

  • 2019-02-08

    黄帝内针

  • 黄帝内针学习笔记(29):在心不在手(上)

    黄帝内针是针道,自然要讲用针方法。之所以现在才开始提,是因为我一直坚持不明理不下针。学习黄帝内针重点在人不在针,讲...

  • 黄帝内针

    任脉居中, 任脉旁开0.5寸是少阴经, 任脉旁开1.5寸是阳明经, 阳明经旁开1.5寸是太阴经, 太阴经旁开1.5...

  • 动起手来找健康,认识经络有妙方---读《徒手祛百病》

    最近这段时间我在重点研读《黄帝内针》这本书,黄帝内针的法理如此简明,令我折服之余就想试试,用手指按摩代替针...

  • 黄帝内针——黄帝内针的传承(一)

    1.我是如何学针的 现在传讲的这个针十法叫黄帝内针,也许乍听黄帝内针这个名字会认为起得太大,但,它是名副其实的。黄...

  • 黄帝内针∥内针人,内真人

    内 回顾起来,初见“黄帝内针”这4个字的时候,重点和好奇心是在“黄帝”,因为心里呈现的是“皇帝”,幸好很快就被纠正...

  • 黄帝内针∥针治法则

    针治法则,内针禁止在两侧同时取同气,也就是不能在两侧同时都有针。 一、症在左侧,取右手或右脚同气。 二、症在右侧,...

  • 今天,我们正式开业啦

    青少年近视推拿康复调理法 一、黄帝内针手法缘起 黄帝内针起源《黄帝内经》,这套近视调理手法源自备受刘力红老...

  • 黄帝内针∥宏观的了解内针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黄帝内针: 环境:准备、器物 行为:技术、具体操作 能力:如何做? 理法:为什么? 做人: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针”三不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zg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