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火的正面意义(从亲子关系的角度讨论)
发火,是大多数当了妈妈之后的女人避之唯恐不及、万一没控制住又懊恼又愧疚又后悔的事情。
在群里常见的句式是:
“我又对我儿子发火了!下次好好改正。”
“当时没忍住,现在真后悔。”
“我拉起来就是叮咣一顿乱揍,揍完看他那小样又真可怜,想起自己发誓做个好妈妈,唉”
我有时说:“你不用改的,你可以发火的。”
往往又引来一片道歉声。
我这么说是真的这样觉得,因为发火其实有很多正面意义的。
1,发过火后你会愧疚,会对孩子做出补偿,如果说发火的伤害是-5分,你的补偿可能就是+8分,那孩子最终得到了3分的爱。如果没有那场发火你也不会有额外的花大力气的补偿对吧?这是武志红的理论,我觉得很对。
2、发过火后,你是如何处理的,就是在教给孩子如何处理他的情绪。
你跟孩子道歉,你坦白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后悔,承认对孩子的恨铁不成钢,其实是在教会孩子如何处理发火之后的关系修复工作。
当然,你拒不承认,不肯在孩子面前低头,也是你的处理方式,孩子也会学习到。
处理方式不同,只是选择不同,没有对错之分。
3,如果你是用坦承的方式去处理,这场发火反而有助于亲子之间的情感链接,让你们看到彼此的界限,彼此的在乎,和彼此的敞开的态度,想要靠近的心。
4,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害怕的事情,反而减少你下次发火的概率。
这是一个什么原理呢?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发火,是因为安全感不足,价值感不足。
成年人提升安全感,价值感的第一步就是看见你的情绪(情绪在这里是一个广义的词,包含生气,愤怒,恐惧,担心,害怕,羞愧,后悔,慌乱等等),第二步是承认它。
不信?你可以试一试,试着去觉察自己的情绪,问问自己到底在害怕什么?恐惧什么?……承认它。
一个月后,再回看你自己,你会发现神奇的变化。
5,完全没有情绪的人不存在的,你压抑自己的情绪,下次只会爆发的更厉害,孩子也学会了压抑情绪。
所以,综上所述,火,该发的要发。
二,火,可以发给谁?
那么,有人问了?真的可以都发在孩子身上吗?孩子不会受伤吗?
火气,发在孩子身上最安全,因为无论如何孩子都会爱你,他们会很快就原谅你。受伤也是会有的。但是憋着不发,压抑隐忍的情绪,看孩子哪哪都不对,同样也会让孩子受伤呀。还不如发完火再承认错误呢!
其次是发泄给老公,不过这个频率太高了他不一定能接的住,搞不好有离婚的可能。
还可以发给同事,下属。这个会对未来事业有影响。
找闺蜜吐槽,嗯,偶尔还可以,长期的话谁也不想当垃圾桶。
还有几种方式,可以修复自己,同时不伤害别人,我安利给大家。
1,跑步,运动。
2,写下来。
3,画画。
4,读书。
……
再说说我吧。
我虽然极少发火,但是我也是有很多情绪的,我经常生气,不高兴,不配合,我会告诉草莓,我生气了,是因为……原因。是陈述句,不是指责否定。
我常用的处理重大情绪的方法是,读和写。
所以,避免了发泄在家人和同事身上。
同时,写下来的过程,也是自我迭代的过程,只是写下来而已,但是在潜意识层面已经悄然发生了很多化学变化。
三,让发火变成工具,为你所用,而不是为你所伤。――发火的意义,对关系的调整
我想为发火正名:愤怒是对自己的保护,感觉到愤怒的情况,一般是被入侵了边界,适当发火可以保护边界,调整关系。
发火有两种境界,一种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叫做无名之火。一种是有名之火,你知道为什么要发火,你知道要通过发火达到什么目的,你可以掌控发火的程度,随心所欲的开始和停止。
无名之火,你控制不住,只能跟着它走,随着它去发泄,发完后悔,伤人伤己。
有名之火,你完全看的到它,它成为你的工具,你的武器,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不需要它的时候随时入鞘。
因为你能看到它,它是你的工具,所以遣词用句你都可以有选择的使用,最后目的达到,无人受伤。
方法就是上面讲的,第一步,看见,第二步,承认。
你看,我也是在养孩子的过程中,借助跟孩子的互动无意中修复了自己,也成长了自己。
育儿育己,此言不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