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义(二)

作者: 60e2f7112db1 | 来源:发表于2019-01-23 11:58 被阅读8次

    编者按:这个下篇呢,整理出来,呈现给各位读者,同时呢,还有一个私心,就是给我的儿子看的,当然,那些顾不上教育孩子,陪伴孩子的父亲母亲,也可以收藏下,给自己的儿子女儿看,以弥补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无知的缺失。

    再次感谢杨(梁)霞老师这么浓密的成果总结。下面是语音整理的原文,同样,为了便于阅读,加了几个小节题目。

    一  弗兰克尔出狱后,发现了生命的意义

    大家好

    那么我讲的话题呢,是在工作中追求生命的意义,刚才樊登老师特别精彩的讲了弗兰克尔的经历,并且从他的经历衍生出的意义疗法,疗法常用的大概有150多个,我们平时在治疗焦虑症,抑郁症这些神经官能症的时候,传统的老师会使用弗洛伊德的暴露疗法。

    但是这些都没有解决最终的问题,就是价值观的问题。

    人最难改变的不是习惯,而是价值观。

    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呢,他属于存在主义疗法的一种。

    什么叫存在主义呢?

    存在主义的发起人是萨特,大家都知道萨特主义哲学。弗兰克尔认为呢,在他入监狱之前,他觉得他的老师在讲授意义疗法的时候,他还没有深刻的体会。

    他觉得人怎么可能,为了意义,而去牺牲自己呢,人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听上去很空虚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信仰去牺牲自己呢。

    结果当他进了监狱,他经历了两年,这种地狱般的折磨之后,依然顽强的活下来之后,他突然承认,人确实活着,需要一个意义。

    弗兰克尔从监狱出来以后,逃出来之后呢,他后来去了美国,他建立了意义疗法,这样一个体系,这个伟大的体系。

    并且呢,他在美国,对大学生进行调查,他对8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他的问题是,对自己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16%的人选择了赚钱,而78%的人首要目标选择了发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

    并且他还做了进一步的调查,他发现在一个人高中毕业的时候,美国大学生,只有5%的人,真正了解生命的意义,而95%的人并不了解生命的意义。

    而在20年后,当这些人达到40岁左右的时候,那些5%的人,掌握了95%的权力和财富。

    二  性格决定命运,证明过程在这里

    所以,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就是我们的方向,价值观就是我们前进的和生存的心态。

    心态就是人,的方向,就是你赖以生存的重要的价值,你为什么活着,你是为了你的名誉,还是为了金钱,还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因为你的存在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这个不同的价值观,会决定了你生命的长短。

    比方说有一个土豪,他认为他生命的价值观就是为了快乐,所以他一生中呢,就不断的拿钱买快乐,一开始可能是买个地,后来买个房子,后来买时装,买海鲜,买邮轮,买买买,最后全有了,家里什么都有的,然后他就开始去买快感,就是去吸毒,然后又去冒险,现在得了严重的抑郁症。

    因为获得而获得的幸福是有限的,所以他的快乐是有限的,人生的价值也是有限的。

    当一个人有很多目标,焦灼的时候,纠结的时候,矛盾冲突的时候,你会得焦虑症。

    当你没有目标的时候,你会得抑郁症。

    所以,人的情绪像一个钟摆,当他空虚的时候,他会得抑郁症;当他有两个以上的目标的时候,他会得焦虑症。

    比方说,我又想挣钱多,还想不花力气,这是两个目标;我又想买最好的黄瓜,他又是最便宜的,这就是自相矛盾的纠结。

    那么,相对矛盾的,两个以上的目标,就会导致你出现焦虑。

    那么,人的幸福分两种,一种呢,是因为获得而得到幸福,一个是因为奉献而得到的幸福。

    因为获得而得到的幸福是有限的,因为获得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奉献,奉献是无止境的,所以他的人生追求是不停止的,他会永远的有激情,永远的有目标。

    所以,心理学对性格的解释,性格呢,就是心态+习惯。

    心态,就是你的方向 ,习惯,就是你的步伐。

    所以,性格就包含了你的心态,你的价值观,你的方向和你的行为习惯。

    所以,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加心态,就是你的性格。

    所以,我们才说,性格决定人的命运。

    三 价值观和生命长度的联系

    那么,孩子在多大的时候,才开始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呢,首先,孩子呢,会在6,7岁的时候,他会问,我是从哪来的;他在13,4岁的时候,会问,我将向何处去;他在25岁的时候会问,我是谁。

    这三个人生哲学命题,决定了他的价值观。

    我从哪来,决定了我的传承。

    我上哪去,决定了我将为谁来工作,来生活。

    我是谁,决定了我自己有几斤几两,我将准备做些什么,为别人。

    所以人生的目的不在于我自己多么完好,而是我和这个世界建立了怎样的联系。

    而如果你对这个世界是奉献的,是给予的,这个关系,你一辈子就会,有价值,充实,有激情。

    奉献,才会让你感到存在感。

    那么,人为什么会有价值观,弗拉克尔认为,什么样的价值观,什么样的意义,才是正确的呢?

    正确的意义,正确的价值观就是远大的而不是渺小的,奉献的而不是索取的,理他的而不是利己的。

    假如你的目标是完全愿意在为别人服务的基础上来获得自己的价值的,你会活的无比的愉快。

    那么,弗兰克尔研究发现,假如一个人没有正确的目标,然后他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研究发现那些自杀的,抑郁的,焦虑不安的,心里枯竭的心理障碍的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看不到未来,没有生活目标,不能明确了解生活的意义和责任。

    那么他们认为任何事情都毫无意义,他们不能从生活中得到任何东西,没有生活目标的人,特别容易放纵自己的堕落,逃避现实,常常回忆过去。

    研究还发现,假如一个人的目标就是为了自己,他将活的毫无意义。他为了别人,他才会活的有意义。

    心理学家还做了一个试验,他们去一个敬老院,然后,给敬老院的老人呢,做一个试验,就敬老院三层和四层的老人,每个房间的老人都送一盆花。

    但是,四层的老人呢,就由护士替他们选花,替他们搬花,然后每天帮他们浇花。

    三层的老人,就要求他们自己去选花,搬花,自己一定要负责浇花。

    这些老人都得了同样的慢性病,都是年龄相仿的。

    经过了两年这样的服务之后,发现四层的老人,他们的死亡率是三层老人的1.5倍。

    因为他们每天无所事事,不用负任何责任,都是由别人伺候好了的。

    而三层的老人呢,要搬花选花浇花,还要跟别人交流经验,负责任把这个花给养活了,所以呢,他每天都 特别有责任,去观察,去研究,去为那个花去劳动。

    这个研究表明呢,就是我们对一个人真正的善心,孝心,是要让他有价值,有意义,负责任。

    有的女同志,在家里,特别贤妻良母,然后,家里家外一把手,还特别的温柔,他的丈夫,会自杀,或者他的丈夫会有外遇,会闹离婚,会找一个狐狸精,为什么?

    因为他们家里,没有让这个男的负责任,这个男的觉得在家里是多余的,是没用的,所以,男的对家庭的责任心,是通过他干家务,来培养起来的。

    你是谁,你是什么,假入你先说,我是一个老师,我是一个医生,然后,你就是一个工作需要的人,你首先认定你是作为一个教师,我应该完成什么样的责任,完成什么样的使命;我作为一个医生,我应该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

    假如你先说,我是一个孩子的爸爸,然后你的这句话,就决定了你首先要对你的孩子负责;假如你 说我是我妈妈的孩子,你可能强调了,你是一个在妈妈心中的小孩,假如你说,我是一个浪子,我是一个快乐的人,我是一个自由的人,我是一个想干嘛就干嘛的人。

    你想,你在你的心目中,你怎么看待你自己,其实决定了你内心的那个价值观,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可是,别人怎么看待你,并不重要,其实,你的那些学历呀,头衔呀,你的职称呀,只决定了别人怎么看待你。

    你自己怎么看待你自己,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调查发现,就是你给自己一个试验。

    假如你现在是一个临终的病人,然后你觉得自己只有三天,一天,一个小时可活了,你会选择做什么。

    过去,我们中国 的传统是,人的了绝症以后,没有人跟他说,要隐瞒。

    但是国际标准是,患者有知情权,应该跟他说,你大概还有三四个月,你大约还有十几天,你大约还有几天,然后让这个患者呢,要调整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决定你自己怎么活。

    四  生活的结果,不是别人造成的,是由自己的价值观造成的

    那么,尼采呢, 也是一个存在主义的哲学家,那么,他自己呢,就认为,假如一个人明白了为什么活,就能承受所有如何活的问题。

    我们平时强调的,什么管理方法,工作方法,学习方法,都是在研究如何活,但其实,更重要的是,为何活。

    有一次,我讲课,马上就有同学加我微信,加我微信以后呢,总是让我为他们推荐看那些心理学的书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没有什么书能解决你的问题,你需要改变你的习惯,改变你的价值观。

    首先要改变的第一个价值观,你需要对自己负责任,而负责任的方式,是你要有正确的理想和目标,你需要持之以恒的一个行为习惯。

    生活的结果,不是别人造成的,是由自己的价值观造成的。

    爱的价值观是奉献,爱的意义是奉献,你愿意给以别人关心,给与别人陪伴,给与别人关注,给与他所需要的东西,互相给与,才获得了爱,才处在天堂般的关系当中。

    假如我们自己愿意认为,一个人生活的价值,生活的意义,就是在于奉献了自己的才华而改变了世界,改变了周围,才获得了自己的充实,他就愿意奉献,愿意多学,愿意多献;而不是愿意在那抱怨,愿意在那多获取,愿意在那多提要求。

    你认为生活是一种游戏,还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悲剧,还是一种使命,还是一次冒险,还是一次==,还是理他主义,还是互相利用,还是什么都不是。

    这些不同的回答,就决定了你赋予生活什么样的意义,生活原本没有意义,需要你赋予他意义。

    比如每天吃三顿饭,不是大米就是白面,你烦不烦,今天早上起来要吃两个馒头,而不是吃一个,为什么,假如你是为了减肥,你就会吃半个馒头,假如你今天为讲三小时的课,你就愿意吃两个馒头,而且还要加一块牛肉。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会宁可难吃,也要多吃,假如你是一个精神病医师,你每天面对精神病人,可能要袭击你,你今天肯定要得吃肉夹馍,得两个以上,不然的话就,病人一说,就能给你推倒。

    五  幸福的逻辑是什么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呢,人在遭受失败挫折苦闷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会受到三种束缚:

    第一,我们目前只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的领域是有限的。

    第二,我们不是独自生存,我们周围还有其他物种和人。

    第三,人类有两性,只有人是没有爱情和婚姻,就不可能传承他的生命。

    所以,这三种生命的主题,决定了我们的职业,我们的任务,我们的使命。

    第一,由于地球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得工作,第二呢,由于地球上的人类,不光是我们自己,还有其他的人种,其他的物种,我们需要人际关系,需要合作,需要分享;第三,就是需要传承我们的的生命,我们需要繁衍,我们需要爱,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所有的男女,所有的异性相处,都是平衡的。

    不可能我们时时的封闭自己,哎,我一个人过多爽,怎么样,那是很难的。

    那么,一个人,对待三种主题,不同的反应,就反映了他不同的价值观和他不同的结果,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回报你。

    如果你愿意爱别人,工作也勤奋,愿意交友,愿意对朋友奉献你的才华和给与他们帮助并且助人为乐,你就会获得友情,获得快乐,你就会有爱情,就会有繁衍,就会有自己的子嗣。

    然后,工作你愿意勤奋,就会获得经验,获得回报,获得价值。

    所以,你所有的愿意,都会获得你愿意得到的那些,一个人只讲奉献的时候,别人是能感觉到的,你只为别人着想的时候,别人是能感觉到的,然后他就会,因为人际关系是交互的,是交换的,是相互影响的,所以,有一句谚语,说什么呢,

    永远不要和永远不吃亏的人来往。

    如果你是通过爱别人来爱自己,你爱一百个人,你会有100个人来爱你;假如你只爱自己,甚至只有一个人爱你,就是你自己。

    弗兰科尔的意义理论,是认为人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自己和他人建立一种健康的,有建设性的,帮助他人的, 奉献他人的一种联系;对人,要和周围环境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他认为,人生的动力是需要;弗洛伊德认为,人生的动力是欲望;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生的动力是条件反射。

    那么,马斯洛认为,人生的成长的动力是需要,他认为人的需要呢,从低到高,最低需要是生理需要,然后是安全的需要,然后是归属的需要,然后是爱的需要,然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所以,有一个阶段,人人都在为追求自我实现,但是后来,阿德勒在研究的时候,发现,当人在满足了自我需要之后,或者是通过什么来满足自我需要,其实是奉献。

    人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奉献。

    一个人能够通过自己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才华,能够帮助别人,让别人改变的时候,有无比的成就感,那么,有的人说,我们为什么不能为自己考虑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但是,当一个人只为自己考虑的时候,你会发现什么结果呢,你会发现你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窄,哎,大家还记得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有一个叫潘晓的人,给中国青年杂志社写了篇文章:为什么人生道路哇,越走越窄?

    当时他提出一个问题,是我为人人,还是人人为我?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是,首先是我为人人,然后才,人人为我。

    为什么,你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

    哪有秋天和春天是倒着来的?

    那么,人从多大开始探索生命的意义呢,是从5岁开始,5岁之前,不要给孩子讲,生命的意义,因为那样会产生焦虑症。

    5岁之后,孩子会问你,人会死吗,死了去哪个地方,然后,在5岁的时候,他如果问这个问题的话,你就先给他用比喻的方式,带她去看一个成人礼,带她去爬山,带她去看大树,然后,你看树叶绿了,他会吸收氧气,会开花结果,然后呢,他会落叶,到秋天的时候,他会落叶,落叶是什么,会消失吗,没有,他就变成肥料,在滋养树根,在滋养树干,在长出新叶子,生命就是如此的循环。

    而在每一个循环的环节,都要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所以,人的生命也分两部分,是肉体部分和生命部分。

    肉体每天吃饭,是为了晚上,生命把他转化为各种营养,输送给生命力。

    所以,当人死了以后,他的肉体死了,生命力还在,在哪,在你女儿的,儿子的,侄子的,人类其他人,亲戚身上的dna里头,所以,那个献血,那个捐献器官,就是带着你的生命,在传播到别的地方,所以,人的生命的漫长的,而人的肉体是短暂的。

    人不要自己结束自己的肉体,而要呢,要用肉体来为生命服务,比方说,我的生命现在需要爬山,而肉体就非常的懒惰,肉体磨磨唧唧的,哎呀,多睡会儿觉吧,哎呀,多吃点蛋糕吧,哎呀,吃个糖吧,肉体的奢求,而生命不需要,生命需要锻炼,生命需要节制,生命需要繁衍。

    肉体有时候需要听从生命力的召唤,那么,阿德勒认为呢,在童年里,有三种情境,容易使人,将错误的意义赋予生活。

    第一是,器官缺陷,残疾;第二是被骄纵,第三是被忽视,总觉得自卑,总觉得自己是生活的失败者。所以呢,他们会放弃自己,有很多人。

    第二个是被骄纵,因为总是娇惯自己,他认为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认为自己就应该拔尖,就应该别人都为我着想。、

    第三,被忽视,父母因为忙,没有陪伴孩子,那么,孩子呢,长大以后,就会觉得合群没用,团结没用,分享没用,反正没人搭理我。

    即使一个人,他在童年遭受了苦难,比方说,父母离婚呀,或者是丧偶哇,丧失亲人哇,或者是身体残疾哇,或者是家里贫困哇

    但是,依然会有1/3的人,会化悲痛为力量,越是家庭贫困,他长大了以后会越努力,越奋斗,所以,尽管是创伤的童年,依然有1/3的人,会更加的升华;然后有1/3的人呢,会有这样的态度,生活怎么对待我,我就怎么对待生活;那么,也有第三种人呢,1/3的人,会认为呢,既然生活对我不义,我也对他不义。

    所以,苦难我们无法选择,但是如何对待这个苦难,我们会有三种选择,是化悲痛为力量去升华,去因为我过去痛苦,我将来就会让更多的人不痛苦,还是我要报复,还是我要冷漠。

    所以,选择,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一个态度。所以你认为,顺利的人生,有意义,还是,坎坷的人生有意义呢,是取决于你怎么看待,你怎么对待,你怎么经历。

    五 找到意义的三个途径

    弗兰克尔认为,发现生命的意义的途径是什么呢,第一条途径,你自己创造了一种工作,或做了一件事实,比方说,你曾经带孩子徒步长城,你走过长城,你带孩子走过黄河。

    或者由于孩子的一个创意,他曾经帮你做过一个蛋糕,帮你做过一顿早饭,那么,就像宝宝,就像嘟嘟这么大,他可以负责任,就是家里的拖地板,由嘟嘟来做,家里的小鱼,由嘟嘟来喂,家里的鞋子,嘟嘟要负责整理,他在家庭里,承担他自己的责任。

    那么,这样的责任呢,会使他感到自己的生活感到特别的有意义,因为他的存在,爸爸妈妈可以省劲儿。

    所以,每当我们要求孩子能够学会去体谅别人,能够有劳动能力,有眼力价的时候,我们就装傻,装病,装笨,你说,哎呦,我累死了,宝宝说,我来帮你聆吧,你说,渴死了,我来帮你倒点水吧。

    你就夸她,哎呦,你真棒。你的夸奖不是来自于他的漂亮,因为漂亮,不是他自己获得的,是天生的,不要夸孩子漂亮,而是要去奖励他,由于他自己完成了一件事儿,而获得的成就感,这个成就感,比赏识还要重要。

    所以,他人的赏识不重要,他自己亲自完成一件事情,而获得的成就感,才无比的重要。

    第二个是实例,那么,你曾经体验了美好的事情,比方说摄影,你见过雪山,你见过日出,你见过落日,你在寒风中,你拍过雾松,你曾经爱过一个人。

    那么,这个过程,让你发现生命的意义。有的人,一辈子,都很难爱上一个人,他经常在相爱的时候,谈恋爱的时候,不断的问,你爸你妈是干嘛的呀,挣多少钱呀,你家里多大房子呀,这都不是爱。

    这是在买东西,在挑商品。

    第三个途径,经受苦难。

    人们为什么要经受苦难呢,因为,99%的苦难,才能带来1%的快乐,可能你想吃到一个非常美味的饭,你的去做饭,亲自做饭,而吃饭的人,比那个买现成的,而吃饭的人,幸福要大的多的多。

    所以呢,如果一个人知道,我们经历的苦难,能换来意义的话,那么,苦难,也具备了意义,所以,生活原本没有意义,需要你赋予他意义。

    那么,人类注定会遇到三重悲剧。

    一呢,是痛苦,二呢,是内疚,三呢,是死亡。

    但是,人类又有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是把痛苦化为成就,因为痛苦,才有成就;然后,因为内疚,才会自我完善;因为生命短暂,才负责任。

    赵卫平简介:创业心理学创始人,微信:wenducsr。

    无戒90天写作成长训练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出生命的意义(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sj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