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寄我的时光
从小的记忆中,这里原本是属于江南的一部分,不过一线城市的定位抹去了她本该有的江南的属性,她虽美,但不属于江南!
她是上海!
我经常习惯性的把人和物做一个类比,就像清华、北大我习惯用奔驰或宝马做一个类比。
如果把超一线城市中的北京、上海做一个比较,我主观的感觉北京一定是一个长满络腮胡子的“六爷”,而上海,就像一个扭动着腰肢、温婉的女子。
原因无他,从行业来看,互联网创业环境下的突围、厮杀、火并,这一切是“爷们”干的事儿,而精打细算、精明理财(金融行业)是“女人”的活儿!
但在钢筋混凝土混杂着灯红酒绿下的“她”,嫣然一副浓妆艳抹,光怪陆离的模样,所以这次我想换个方式,通过穿梭上海的老弄堂来找一找那个原本纯情下的“她”!
人数:自己
时间:1天
方式:骑行
1.
周末,趁没有上班、上学的人,随意从上海的商业大街上走进小马路,马上就可以看到梧桐树下有一个个宽敞的入口,门楣上写着什么“里”,尽管隔壁就是高楼大厦,但一扇铁门将这一切做了很好的隔离!
里面是一排排两三层楼的房子,毗邻的小阳台里暖暖的全是阳光。深处人家的玻璃窗反射着马路上过去的车子,那就是上海的弄堂了。
2.
在弄堂的出口,常常会开着一家小烟酒店或水果店,小得不能让人置信的店面里,千丝万缕地陈放着各种日用品,居家过日子容易突然告缺的东西,应有尽有,人们穿着家常的衣服鞋子,就可以跑出来买。
常常有穿着花睡衣来买水果的女人,脚趾紧紧夹着踩塌了跟的红拖鞋,在弄堂里人们是不见怪的。小店里的老板,常常很警惕,也很热心!
3.
走进上海人的弄堂里,才算得上开始看上海人的生活——商业大街、灯红酒绿、 人人体面后面的生活。
走在商店里、饭店里、酒吧里、公园里,个个看上去丰衣足食,可弄堂里就不一样了!
平平静静的音乐开着;后门的公共厨房里传出来炖鸡的香气;有阳光的地方, 底楼人家拉出了麻绳,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统统拿出来晒着。
4.
弄堂下的修车店老板,坐在弄口,没生意的时候就坐在店面门口泡上一壶热茶、约上三五友人悠然自得,生意来了就招呼旁边的伙计来修理,旁边的小凳子上坐着一个穿得挺周正的男人, 他们一起调侃如今物件的质量和那卖的奸商。
5.
弄堂里的老人,在有太阳的地方坐着说话;老太太总是比较沉默,老先生喜欢有人和他搭话,听他说说从前这里的事情,他最喜欢。
弄堂里总是有一种日常生活的安详实用,还有上海人对它的重视以及喜爱。这或许就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
6.
认识若干年的老友,还在这个地方从事几十年前的手艺活;几十年前,彼此可能也是中层阶级的代表;有温饱的生活,可没有大富大贵;有体面的日常,可没有飞黄腾达;经济实用,小心做人,不过分的娱乐,不过分的奢侈,勤勉而满意地支持着自己小康的日子。
7.
或许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还依旧生活在上海老弄堂中的人是不会有绝望的情绪的……
小小的阳台上晒着家制干菜,也挂着自家食用的上好的咸肉,放了花椒的。
中午,老弄堂中家家开始烧饭,香气扑鼻。这里绝不会听到像北方一样的大嗓门“吃饭啦!”
只听到喃喃的几句“…秋歪乐”,然后老头开始慢慢的往家里踱步,尽管步履蹒跚,但那是家里“老婆子”的指示!
8.
记得早前看过海清主演的一部电视剧《双面胶》,当海清带北方的男朋友回家的时候,准丈母娘说:别看房子小了点,但是地段好呀,阿拉在淮海路上,侬晓得伐?
房间小,但收拾的一丝不苟、妥妥帖帖,这或许是上海人骨子里透出的精致!
活得精致不只是形容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就算居住的空间不大,上海人也总会养些花花草草,侍弄的水灵水灵的!
end
2018.4.21
修订于上海.杨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