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想吃糍粑,只有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现在满大街都可以买到,却怎么也吃不出糍粑的滋味儿。
临近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准备年货,泡糯米,打糍粑,做米酒,磨米浆做汤圆,做米花糖,芝麻糖,炒蚕豆,炒花生,做麦芽糖......都是自家地里收的,所以变着花样做吃食,来慰劳自己一年来的辛苦。想想那些场景感觉又要过年了。
糯米要泡上四五天,蒸糯米要用甑子,提前把甑子放到水里泡几天,一年也用不了几次,就年底蒸糯米的时候要用一下,用水泡发防止在蒸的过程中裂开。泡好的甑子里铺一层蒸布,把洗干净的糯米放在蒸布上,盖上盖子,锅里放水,把装好糯米的甑子放入锅中,加大火开始蒸,以免水烧干了,要注意往锅里加水。有时候大人忙就让孩子们在灶边上加柴,玩忘记了,把水烧干了,就会听到孩子大喊大叫地满村子跑。
打糍粑蒸好的糯米亮晶晶的,趁热放到对窝里,将早已用水浸泡好的木槌开始在对窝里,开始打糍粑了,至少需要两个人一起打,打糍粑是个力气活,所以最好是男人们来打。你一下我一下,看上去很好玩,但却需要彼此默契的配合,时不时还会听到说,我喊一二三我们就一起翻过来。在打糍粑的过程中都会出一身汗,没出汗说明那没有用劲打。看着糯米渐渐被大烂了,只至看不见米粒变成糕状就不用再打了。
快打好的糍粑男人们打糍粑,女人就需要把糍粑的馅料准备好,我们的馅料一般都是绿豆,先把绿豆提前浸泡,然后调好味,放在煤炉子上用砂锅开始煮,将煮好的绿豆捏成小圆球状。
将打好的糍粑拉出来放在瓷盆里,用干净的毛巾盖上,以防糍粑冷却后变硬了。嘴馋的时候把打好的糍粑就一坨下来,包一些白糖,咬一口,白糖裹在糯米中嚼得蹦蹦响,满口香甜。
做糍粑的时候,一家人围着簸箕,开始包糍粑,因为糍粑要包馅料所以就叫包糍粑。就一坨在手中压平,放入圆球的绿豆馅,再把四周都捏拢,然后用手压平,绿豆馅也随之被压散了,白的糍粑映衬出绿豆的绿,色泽诱人。如果糍粑揪太小了,或者压太薄了,糍粑就会破,里面的绿豆就会漏出来。在包的时候总会听到大人们说,别压太薄了,小心破了。
炸糍粑家乡的习俗是打一次糍粑,做一半绿豆馅的,留一半白的。把白的糍粑压均匀,让它冷却,成型后再切成薄片。绿豆的糍粑用油炸,炸至两面金黄,酥软香糯,口齿留香。白糍粑裹上鸡蛋液,放入油锅中煎,再撒上白糖,金黄色的糍粑与亮晶晶的白糖,特别好看。还可将红糖化开,淋在上面,就是红糖糍粑。咬一口,甜而不腻,回味悠长。
白糖糍粑白糍粑还可以切成小丁和米酒一起煮,再打一个蛋花,盛入碗中,白色的汤里透着淡淡的黄色,煞是好看,酒香伴着糍粑的糯香味,能让人醉在悠长的记忆里。
随着我们个个成家,远嫁,再也看不到打糍粑时热火朝天的场景,再也吃不到那么纯正的糍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