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人的落榜,引发朝堂巨大轰动,宰相惊叹错失人才,主考官亲自写信安慰,坊间也出现了种种的猜测,这在科举考试的历史上,实属罕见。
01
在过去的几期中,咱们已经分享了不少关于落榜生的故事。
虽然每一位才子的落榜都会有些出人意料,但因为一个人的落榜,引发巨大轰动,宰相惊叹错失人才,主考官亲自写信安慰,坊间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猜测,这在科举的历史上,还是非常罕见的。
而这桩罕见的科举悬案,发生在北宋的元祐三年,也就是公元1088年。而落榜的人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苏东坡的学生,苏门六君子之一——李廌(音志)。
02
要说清这桩科举悬案的来龙去脉,我们先要把时光倒回元丰四年,也就是这次落榜发生的七年之前,
那个时候,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一带。
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带着文章来拜见这位著名的文学家,这个小伙子自然就是李廌。
苏东坡看完文章,给了这个小伙子非常高的评价。
当然,鉴于苏东坡非常爱才,这个评价也许会有点言过其实,这从苏轼对其他几个弟子的评价可以看得出来。比如说,苏轼评价秦观有屈原宋玉的才华;评价黄庭坚的文章则是“瑰伟之文,妙绝当世。”
而苏轼对李廌的评语是这样的:“这个小伙子妙笔天成,笔墨里有飞沙走石之势。”这个提法稍微有点奇特,感觉转换成今天的语言,好像是在说是李廌是“文章届的一股泥石流”。
不管怎样,有了当代文坛泰斗苏东坡的肯定,看上去这应该是个年少成名的故事。
出人意料的是,李廌走上考场,竟然已经是七年以后的事情了。
其中的原因,让人心酸。李廌出身非常贫寒,因为贫困,家里已经有三代的亲人都没有好好的安葬了,而李廌本人是非常孝顺的一个人。在很多人埋头读书,准备科举考试的岁月,年轻的李廌,却在四处奔走,筹集钱款安葬亲人。
当然,李廌能在30岁的时候走上考场,还是多亏了苏东坡这个贵人。
被贬黄州期间,苏东坡其实自己也非常困难,每天要数着钱过日子,甚至还要在黄州城东的一片荒坡自己种菜,东坡的号也正是来源于此。即便如此,苏轼还是给予了李廌不少资助,甚至把别人借他的钱又转借给了李廌。
在苏轼等人的帮助下,李廌终于在几年的时间内,把三代的30多名亲人都安葬好了,开始闭门读书。
又过了几年,苏轼再次看到李廌的文章,称赞到:“你的文章,已经不亚于两位师兄张耒和秦观了。” 这个夸赞看上去没有前面飞沙走石那个高调,可结合苏东坡喜欢给徒弟打广告的特点以及此前对秦观的赞誉,其实反而是更高的评价。
03
回到本文开头的元祐三年,三十岁的李廌,既解决了后顾之忧,也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备考复习,自信的开启了科举首秀。
而在这一期,他还有一个重大利好消息,随着新旧党争势力的变化,他的恩师苏东坡已经在三年前调任回京,而且正好是这一期科举的主考官。
李廌选择这一年参加科举,不知是偶然,还是计划好的。无论如何,这次考试算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取得好名次似乎是理所应当的。
可太多的理所应当会让历史变得乏味,而这次科举结果就格外刺激。是的,李廌落榜了。
于是,各种惊叹声此起彼伏,几乎可以构成一段咏叹调。
最大的惊叹声来自宰相吕大防,他感慨道:“有司主试才艺,竟然遗失了这一奇才啊!”
而李廌的恩师苏东坡自然也非常沮丧,带着几分歉意,他送给了李廌一首诗
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
大意是说,和你认识这么久了,你的文章风格也很熟悉了,却阴差阳错的和你的文章错过了。
而另一位主考官,李廌的师兄黄庭坚,也和了一首诗。
大意是说,本来今年参加了科举阅卷工作,是件挺光荣的事,可是错失了李志这样的一个人才,确实是责任难逃啊。
04
众望所归的大才子竟然落榜了。坊间也是众说纷纭。
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直到今天,还经常被提起。大意是这样的:
主考官苏东坡知道自己的学生李廌要去参加科举,就在即将锁院,也就是封闭考场之前,写了一封信。托人转交给李廌。
不巧的是,李廌刚好出去了。送信的人就把这封信放在了茶几上。
过了一会儿,朝中高官章惇的两个儿子,也是这期的考生,一个叫章持,一个叫章援。
刚好来拜访李廌,看到了书信,就偷偷的拆开看了一下,发现,原来苏东坡竟然向李廌透露了考试题目 “扬雄优于刘向论”,并亲笔书写了一篇范文。
这两个举子就这样捡了个大便宜,开心的不得了,就把信拿走了,
等到李廌回来,知道这个信被人拿走了,李廌又是窝火又是担心,但却不敢声张。
到了考试的时候,题目出的果然就是这个“扬雄优于刘向论”。而这两位姓章的考生,都是模仿苏东坡的笔法完成了试卷。
当时阅卷人是在考生密封姓名的情况下批卷的,于是,苏东坡误把章援的
文章当成李廌的,而章援就此获得了状元,章持也获得了第十名,而李廌非但没借到老师透露题目的光,反而因为这个事儿,又窝火又害怕,影响了发挥,结果落榜了。
虽然这个故事是有鼻子有眼睛,不过呢,可信度并不高,
首先,在这个故事里,苏东坡被描述成了一个善于徇私舞弊的人,为了内定学生登科,不惜牺牲公平原则,实在和东坡居士平时的行为反差太大;
其次,即便苏东坡有这样的动机,在当时北宋非常严格的锁院制度下,他也很难有这样机会;
况且,前有乌台诗案自己被贬谪的血泪教训,后有依旧持续的新旧党之间的激烈斗争,苏东坡虽然生性旷达,但基本的官场生存智慧还是有的,向爱徒透露题目在先,出现意外又写诗承认舞弊在后,实在不合逻辑。
05
既然如此,那么李廌落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其实,从苏东坡给李廌的两封信中,不难发现一些端倪。
苏轼曾经在信中这样评价李廌献给他的一篇文章:
极为奇丽 ,但过相粉饰 ,深非所望 ,殆是益其病尔。
大意是说,李廌的文笔极其华丽,但修饰过度是很大的问题。
在另一封信中,苏轼告诫李廌说:“你和我师徒情深,这个很好,但你对我过分的赞誉,并不可取。就像当下的很多士大夫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经常希望别人用周公和孔子来和自己相提并论,连被比成孟子,都觉得吹捧的不够,这样的风气,实在不应该助长啊。”
从这两封信中,我们不难看出,李廌虽然才华横溢,但他的文章和行为也存在一些硬伤。
比如,言辞过于华美,对人的赞誉脱离实际情况。这种用力过猛的风格,即使是他的恩师苏轼,对他也有不满的地方。
再加上考试的考官不止一位,当时,新旧党争仍然激烈,文章风格“飞沙走石”的李廌的一些观念和政见,触怒了某位主考官,遭到弃置,也并非没有可能。
总之,李廌的落榜虽然出人意料,但也并非蹊跷到需要阴谋论的解释。
凭借苏轼对文章的敏锐程度,他甚至不难看出哪篇是李廌的文章,但从公平原则出发,仍然忍痛割舍。其实就在那一年,还有不少苏轼的故交参加考试,但也并未受到苏轼的特别照顾,落榜的不仅仅是李廌一个人。
虽然苏轼此后写给李廌的诗,表达的是惋惜之情,但如果阅卷重来一遍,他也许还会做同样的选择。
06
初试失利后,李廌几年后卷土重来,在元祐六年又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却还是铩羽而归。这也从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元祐三年那场落榜并非意外,不是这几届的考官和考题有多不行,实在是李廌不太适应这个考场。
李廌不是罗隐,能一边说着牢骚怪话一边连考十多次;李廌也不是柳永,且去浅斟低唱顺便等着将来年纪大了恩科破格录取。第二次科举失利后,心灰意冷的李廌就决定彻底告别仕途,隐居起来耕读度日。而李廌也就此为苏门六君子中,唯一一个以平民身份终老的。
在人文气息浓厚的颍川,隐居的李廌完成了不少著作。尤其是《师友谈记》,记载了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人关于治学为文的言论,为我们今天研究宋代文学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最为后人称道的,李廌和苏轼之间的师友之情。
李廌作为苏门六君子中年纪最小,和苏轼结交最晚的一个,却和苏轼保持着最为亲密的关系,通信数量,居于六君子之首。在苏轼人生的起起落落中,李廌一直是苏轼最坚定的追随者和拥护者。
苏轼去世后,李廌为他写了一篇祭文,里面有这样的文字:
识与不识,罔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仿?皇天后土,知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
千年后,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仍然能感受到李廌对良师益友那种无限缅怀的哀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