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今日看点读书
在沉浮世间,你还记得在南山采菊的陶渊明吗?

在沉浮世间,你还记得在南山采菊的陶渊明吗?

作者: 喵小姐MiaoTalks | 来源:发表于2017-04-13 00:22 被阅读0次

    1.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风云变化,世道无常的时代。

    东晋末年,正逢刘裕篡位,政治环境忽左忽右,没有正义可言,也没有稳定可言。

    经过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成为一枝独秀独领风骚。儒家思想强调一元化的稳定,而士农工商就是那个时代对职业等级的划分。

    在个人没有其他出路的时代,做官是读书人唯一有前途、能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选择。

    在魏晋时期,作为读书人,“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放弃道德,以曲言奉承,趋炎附势为上策;留一些道德是非判断在心中,退到一隅继续做官为中策;辞官务农,丢弃官职则为下策。

    陶渊明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一朵奇葩。虽然他从小就有志向,要做一名好官,但官场的肮脏,昏暗,险恶,让陶渊明对朝廷深深地失望。

    无力反抗整个时代,也无法力挽狂澜的陶渊明,在几经沉浮之后,终于选择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逃回了天地广阔的田间。

    陶渊明在最后一次出仕任仅三个月后,因其妹卒,留下《归去来兮辞》,便解印辞官,回到悠然的南山下,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到生命的尽头。

    归去来兮辞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书琴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何,曷不委心任去留。

    这首陶渊明的辞官之言,没有半句对官场的不舍与留恋。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我已经身心俱疲,既然世道如此,不如是该回到乡下享受时光了。我现在向往的,是与家人的生活,是读书抚琴,是木的欣欣向荣,是泉的涓涓始流。世间万物都他的命数,人生苦短,何不享受好好的享受当下?

    2.

    其实做隐士也分为上下两策。

    上策,以退为进,曲线救国。中国古代特别看重隐士。受儒家思想影响,不爱钱、不愿当官者自然道德高尚,绝不会有贪污爱财之心。只要道德高尚,必定是一个可以委以重用之才,朝廷要花重金请出山的高人。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之后,三请就变成了隐士出仕的排场。一请推辞,二请推让,直到三请才肯出仕,这才能显得出隐士是多么不情不愿才出来做官。奇怪的是,越是这样矫情,越能得到朝廷的器重。

    下策,以退为退,不再入仕。这一种,辞官回家后就真不再有进取心,安心在田间当一介农夫。

    可能在整个封建王朝两千年,也数不出几个这样的傻子。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即使官场那边总有人不断招手,即使邻居不断劝他回归仕途,即使妻子不断抱怨生活的贫穷,陶渊明仍然选择继续在田间,做一个辛苦的农夫。

    感士不遇赋

    密网裁而鱼骇,宏罗至而鸟惊。

    彼大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

    这个天罗地网的世界,通达之人都不要做官,要到乡间去耕地去了,何况已经把世俗看得通透的陶渊明。

    其实,乡间的生活并非易事,不仅需要自己卖力耕种,还常常担心庄稼的收成。

    归田园居其二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我种的桑麻日渐长高,我开垦的土地日渐宽广。就是常常担心老天下霜下雪,让我的一番辛苦白费了。

    甚至,温饱都是问题。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

    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

    狂风暴雨常常来袭,粮食收成令人堪忧。夏天的时候吃不饱饭,只好盼着白天的时间短一些,冬天的时候没有棉被,只好盼着晚上的时间短一些。

    3.

    即使如此,陶渊明还是真心享受着隐居生活。

    他怡然自得地种豆。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得愿无违。

    他爱他的屋庐,在这里,他欢然地饮酒,欢快地读诗,欢欣地看着草长,欢喜地听着啾啾的鸟叫。

    读山海经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古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如何!

    他安心享受着避世的时光。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隐士。但是,陶渊明与众不同,其他人只是为了抬高价格,为出仕而隐居。但对于陶渊明来说,隐居不是一种要官的手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他喜欢这种生活方式,隐居本身就是目的。

    朱熹曾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唯陶渊明真个是能不要。所以高于宋晋人物。

    4.

    陶渊明之前,写山水生活乐趣的词句很少。即使有,或如孔子的“仁者喜山,智者乐水”般将山水道德化,或如曹操的“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用山水的险恶衬托生活的艰难。

    只有在陶渊明这里,国家大事是没有的,山间欢喜的小事倒是数不胜数。山水花鸟,饮酒读书,耕地采菊都是值得欢喜的。无怪乎,南朝钟嵘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读孔孟之道,心中神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唯有读到庄周陶潜,心中一片豁然开朗,终于有人谈论如何爱好生活了!

    在穷凶极恶的社会,过返璞归真的生活,享受天地自然的乐趣,拥有一颗赤子之心,难道不是人性的释放吗?

    阳明先生说,“天理即人性。”

    人们追求美好的事物,人们乐于发现生活得乐趣,就是人性,就是天理。

    阳明先生说,“人无私欲之蔽,即良知。”

    陶渊明心中,心远地自偏,没有过多的欲望,简单快乐的生活。即使在昏暗的东晋,陶潜也能有一番自己温暖明媚的天地。能够不昧良知地生活,也许在东晋,就是最大的奢求了。

    庄子说,“虚室生白。”

    陶潜吟,“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庄子说,把人心里的欲望都清理掉,自然心里会充满阳光,会悟出道来,会拥有大智慧,大幸福。

    所谓大智慧,大幸福,不就是在榆柳桃李的怀抱下,在炊烟升起的环绕下,在吵吵闹闹的深巷中,心无杂念的享受时光吗?既然如此,哪里还有什么樊笼呢?

    心中有画,则处处有景;心若敞亮,则天地明亮;心无杂念,则灿烂千阳。


    哦,对了,还有一件事,

    请相信以上言论都是我的胡说八道,因为我没采过菊。

    陋室悟道:

    生活从来都不缺少美,只是我们的欲望太多,遮住了发现美的眼睛。


    图片来自网络,文字原创。

    喵小姐:我想试试坚持原创有没有那么难。

    如果喜欢,请您转发和点赞,您的小小善行,对于我意义重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沉浮世间,你还记得在南山采菊的陶渊明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vv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