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11

作者: 绿阴冉冉 | 来源:发表于2023-02-12 17:56 被阅读0次

    乾隆十三年,乾隆处分了很多大臣。其中级别最高的一个人,是三朝老臣张廷玉。

    乾隆十三年的十月,按惯例,翰林院要为刚刚去世的皇后写祭文。乾隆检查了一遍祭文,说“泉台”这两字不够“尊贵”,普通人用这个词尚可,“岂可加之皇后之尊”!皇后这样尊贵的人,应该用特别的词来加以形容,这个词不妥。因此乾隆下令,把主管翰林院的大学士张廷玉,罚俸一年。

    步入仕途四十七年来,这是张廷玉第一次受到处分,这让他胆战心惊。

    张廷玉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二十九岁中了进士,又被点了翰林。三十三岁那年,康熙皇帝命他“侍直南书房”,成了康𤋮的贴身低等小秘书。

    从那之后,张廷玉就交了好运了。从三十三岁到四十五岁,他给康熙皇帝当了十二年秘书。他的级别,从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相当于今天的副处级研究员,升为从二品的礼部侍郎,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副部长,整整升了十级。

    康熙去世,雍正登基。雍正特别欣赏张廷玉,说他“气度端凝,应对明晰”,把升为礼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正部长。

    从此,雍正离不开他了,每天都要张廷玉进宫,什么事,都要和张廷玉商量。凡是发布圣旨,都是雍正口授,张廷玉记录。第二年又让他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管理翰林院。雍正四年,又晋升他为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雍正六年,又让他兼吏部尚书,一个人,做了两个部的尚书。到了雍正七年,雍正设立军机处,又让他做了首席军机大臣,成了天底下除了雍正皇帝外最有权的人。

    雍正十年鄂尔泰从外省进京,按照清代先满后汉的惯例,鄂尔泰做了首席军机大臣,张廷玉退居次席,但仍然很有实际权力。

    因此雍正去世后,张廷玉获得了清代汉族官员从来没得到过的一个殊荣:身后配享太庙,也就是死后与雍正一起到阴间做伴。这是一项极高的政治荣誉,整个清朝,从关外算,二百九十六年,从入关算,二百六十八年,他是唯一享受到这个待遇的汉人。

    到了乾隆元年,张廷玉已经六十五岁,是三朝老臣,乾隆对他非常尊重,继续让他做大学士,和鄂尔泰一起,处理国家大事。

    乾隆平时和张廷玉说话,从来都是和颜悦色,称他为先生,从不直呼其名。张廷玉上朝时,乾隆总是要提醒身边太监,赶紧上前搀扶,别让老人家有什么闪失了。

    乾隆二年,皇帝又特封张廷玉为三等伯爵。乾隆初期,张廷玉所享受的待遇,在清代的所有汉族大臣中,堪称空前绝后。

    张廷玉深知,皇帝最防备的是大臣的私心。所以张廷玉为官数十年,最大的窍门,是处处事事,他都能从皇帝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从不搀杂自己的私心。

    除此之外,张廷玉在功名利禄面前一直表现得非常谦退。雍正十一年,张廷玉的长子张若霭考进士,中了一甲第三名,但是张廷玉知道之后,“惊惧失措”地跑到宫里,面见皇帝,说我们家好几个人都中了进士,如今又得了个探花,官宦之子不应占天下寒士之先。他请求雍正,别让这孩子当探花了,把他降为二甲吧。雍正听了,大为感动,于是,将张若霭降了一名,改为二甲第一名。

    此后,雍正一看到张若霭,就想到这件事,所以总是提拔他,年纪轻轻就做到了礼部侍郎。

    截止到乾隆十三年前,张廷玉在政治最高层四十多年从没有犯过任何错误,靠的是他身上另一个特质,超人的谨慎。

    为什么一直屹立不倒的张廷玉到了乾隆朝就倒楣了呢?

    第一个原因,是乾隆这个人太精明了。

    精明人最排斥的就是和自己差不多精明的人。乾隆和张廷玉一样,都是特别世故、特别精明、特别有城府的人。所以乾隆一眼就看出了张廷玉身上的“巧”和“滑”,一举一动,是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张廷玉做了这么多年官,把自己的族人,自己的门生,自己圈子里的人,都安排得很好。张廷玉的两个弟弟张廷璐、张廷瑑(zhuàn)分别当了礼部侍郎和内阁学士,儿子张若澄和张若霭也都入值南书房和军机,参与机要。一家子的人穿的都是高品级的官服,让天下人都很羡慕。所以乾隆认为张廷玉是一个心机很深的人,需要提防。

    第二个原因,是张廷玉年纪大了,可利用价值已经大大降低了。

    乾隆刚即位的时候,他特别需要张廷玉的政治经验。当了六七年皇帝以后,乾隆对政务已经越来越熟悉,而张廷玉年纪越来越大,精力和记忆力也大不如前了。到了乾隆十一年,乾隆又下了一道命令,说“大学士张廷玉服官数十年。今年逾古稀,每日晨兴赴阙,未免过劳,朕心轸(zhěn)念。嗣后不必向早入朝。”张廷玉不再参与早朝,在大清朝廷中的实际地位大大降低了。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打击朋党的需要。

    乾隆执政初期,朝中就出现了以鄂尔泰和张廷玉为首的朋党问题。鄂尔泰与张廷玉二人,都是乾隆特别倚重的大臣,都是军机大臣,大学士,俩人地位相当,但因为性格不同,彼此长期不和。满族大臣一般都投奔鄂尔泰门下,汉族大臣渐渐聚集在张廷玉门下,出现了朋党的雏形。

    于是,要解决朋党问题,乾隆的打击目标,就瞄准了朝中最重要的这两个大臣,鄂尔泰和张廷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乾隆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wl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