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的朋友圈被陈晓卿刷屏了,源于他在朋友圈里发布的一段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第3季的感想。归纳了下大家的转发理由,主要集中在两个词:厚道、温暖。
这的确是一篇给人以温暖的文字,在《舌尖3》播出后大众漫天的吐槽与批评声中,作为创立《舌尖》这个品牌的核心人物,作为前两季的总导演,这个发声无论传递给《舌尖3》的主创团队还是观众,都是温暖的。但在细细品读这篇短文后,除了感性的情感体会,从理性层面上看,文中体现出的优秀的沟通思维,个人认为是值得我们透过事件本身去借鉴与参考的。
陈晓卿文中的沟通思维如何体现?
通观全文,都是围绕着说什么,何时说以及如何说三要素进行的:
一、说什么-有效的信息传递
有效的沟通,首先要传达明确的信息与观点,言简意赅,不和稀泥。从这篇朋友圈截图来看,全文一共有五段,每一段如果归纳下来,大致信息如下:
第一段:表明态度-从专业角度对《舌尖3》给予肯定;
第二段:回应问题-回应网友的好奇心并辟谣;
第三段:罗列现象-作品面对受众后产生的普遍问题与现象;
第四段:解决思路-创作者应对上述现象与问题需持有的心态;
第五段:总结升华-表达对《舌尖3》的支持,也呼吁观众对行业从业者的支持。
从以上简单的归纳中可以看出陈晓卿的思考逻辑。
在一个事件中,特别是面对公众的热点事件,相关核心人物发出的任何一个观点和信息,都需要清晰而有效,最好能够从给出的信息中,解决大众的疑问,如果不能解决疑问,至少在态度上,也要有明确的观点。这几段文字,在以上逻辑框架之下,从内容上分析,除了大基调上表达对《舌尖3》的支持以外,也还包含着作者鲜明的观点和态度。
第一段:从专业角度出发,告知观众《舌尖3》是在一个相对较短的创作周期里完成的,但也表明自己的创作态度,在如此短的时间自己达不到目前的效果,既是谦虚,但也可以看出作者在创作上不会仓促进行,这可以算作是对《舌尖3》主创团队的提醒。
第二段:大众想要了解陈晓卿面对《舌尖3》播出后的吐槽和差评,是好奇心使然,当然也包括了相当一部分人看好戏的心态。作者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直言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借此机会将过去两季以来部分针对创作团队的恶意揣测和谣言,进行了辟谣与澄清。
第三段:这一段是对《舌尖3》创作团队说的,观众是熔炉,作品需经得起历练,不应该过分看重和在意当下观众的误解,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观众也是公正的,如果作品真的好,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如果作品确实有不足,那么观众的批评也并不冤。
第四段:借孔蒂的话,告诉同行将精力置于真正的创作和业务精进上。
第五段:作者将纪录片工作者称为“纪录片民工”,从这个词可以看出这个行业从业者的不易,既呼吁观众继续支持《舌尖3》,也请观众能够给予这个行业以包容和理解。
以上信息,都是从这简短的5段文字中呈现的,如果说在看了陈晓卿的回应后,一部分人对自己看待《舌尖3》的固有观点有了一些松动,那么我想首先是基于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清晰地传递了信息,表达了态度,仅从这一点来看,都是一份有效的沟通文字。
而对于信息的解读,是否真实地符合作者的初心,这就如同从小做的语文阅读理解,作者当时为什么那么写呢?我们自然无从追溯,但这样清晰的逻辑和行文风格,是一位纪录片专业导演有意或无意呈现给大众的,至于每个人从中看到和感受到的,都是自我的镜像。
二、何时说-适宜的沟通时机
沟通的时机,对于达成沟通效果,也具有一定的效应。以陈晓卿这份发声时机为例,就是一个十分适宜的时机。
陈导是在纪录片播出只剩最后一集的时候发声的,尽管从第一集播出后,就有大量网友涌现到陈晓卿的微博下面留言,急于知道他的态度,但陈导始终没有正面回应。站在他的角度,是有原因的。
如果过早表态,无论对于观众还是《舌尖3》的主创团队,都是不负责任的。首先他的影响力会左右或者影响观众对这部作品的判断,也难免有蹭热点,将注意力从主创团队拉到自己身上的嫌疑,因此,推迟发声这是对观众和主创团队的尊重;
其次,就他在文中提到的,任何一部作品,观众都是熔炉,需要经过历练。如果过早发声表态,也有将自己以专家自居,品评指点,令人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在全片已基本播出,且自己也看了三集(2、5、6)的情况下,无论从专业角度,还是观众角度,都具备发言权来表达观点了。此时的发声,是基于网络大环境对作品的负面评论已经基本随着节目进入尾声而冷静下来的情形下,观众也是需要通过发泄情绪来表达不满的。此时他来予以说明和传递内情,对趋于冷静的网友而言,是能够有效倾听的。最后表达从业者的不易,呼吁观众的包容、理解、支持,对于主创团队而言,是恰逢时宜之举。
沟通的时机,在公共关系中,都是非常值得推敲的环节,特别面对一些危机处理事件,什么时机发声,发声说什么信息能够有效降低或消除公众疑惑,对于当事者而言,是一种审时度势的全局思维体现。
三、如何说-换位思考的同理心
有效的沟通思维,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能触动人心的莫过于能够具备同理心,在心理学中,叫作共情能力。
何谓共情能力?
百度百科上说:共情(EMPATHY)能力,或译作移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共情能力意味着超越自身的自恋而去理解别人自恋的能力。
再通俗的说法就是换位思考,毫无疑问,真诚的理解与共鸣,无疑比说尽浮夸好话的安慰更有效。
这一点,也是陈晓卿的表达能够引起大家产生“厚道、温暖”这类感受的主要因素。
作为《舌尖上的中国》第1、2季的总导演,陈晓卿的影响力随着两季纪录片的空前成功,已树立了其在观众心目中的影响力,也确立了观众对《舌尖》这个品牌品质的期望值。在《舌尖3》正式播出前的宣传阶段,就已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正式播出的那天,观众的期待值已经达到了顶点。但,出乎预料的是,这一季的《舌尖》和他们既有的期待值出现了偏差,观众一时难以接受,于是自第一集播出开始,网友们也是毫不客气地,全方位的开启了对《舌尖3》的吐槽,使曾经的优质品牌沦为了一个美食版的“吐槽大会”。
事实上,我个人认为就算换作陈晓卿导演本人继续执导《舌尖3》,也未必能够达到观众的期望值,因为前两部奠定的高度,如果不制作出超越前两部的品质,观众的满意阈值还是会降低的,而超越有多大的难度,我相信作为创作者,陈导是比大众更有体会的。
因此,在这份文字中,陈导在同行面临困境时,没有选择彰显自己的能力去拔高自己,反而是以温和、温暖的共情心理,将曾经面临过的类似遭遇与同行分享,共勉,表达真诚的理解。
这是如何做到的?
在列举的几个事例中,作者都以引自他人的观点来表达自己,特别是引用孔蒂的那段话,让人感受到他不好为人师,谦逊自省的心态,格局与品质立现。
有效沟通中,不过多的谈论自己,不以老师自居,不居高临下,不体现优越感是重要素质。这样平等的沟通心态,让人感受到了真诚和宽厚,将自己与当事者放在同一境地中,表达对困境中同行的坚定支持和善意的提醒、建议,同时也温和的回应了大众的期待和好奇心。
如果说,沟通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技巧来达成,那么善意,是在技巧之前的,这奠定着整个沟通的基调与走向,毕竟真诚的善意是有千钧之力的,胜过任何苍白的语言与套路。在当前以怼天怼地为快意心态的网络氛围下,这份包容和温和,真的是久违了。我也是在读完那篇短文的瞬间,突然内心被感动,一种温和的善意的力量浸润心底,继而对自我也作了反省,在陈晓卿发出这篇文字之前,我难道不是也如吃瓜群众一般抱着看好戏的心态,好奇陈导的态度么?
记得曾经,我采访一位修行的智者,在我问他的所有问题他给出回答之后,都会反问我一句:你是怎么想的?
你是怎么想的?
在这样纷繁的信息环境下,在不由自主被裹挟着的语境中,确实需要时常去问一问自己。因为技巧的展现是外在的,而有些隐晦的东西,是面向自我的,是重要抉择时,决定你走向的决定性因素,这可能是区分一个独立思考者与吃瓜群众的区隔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