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一切流转相,莫不过生、住、异、灭。有生则有突破,有住则有发展,有异则有分化,有灭则有消亡。
――题记
2017年,那时我刚刚毕业于国内的一所不入流的大学。虽说勤勤恳恳的学习了四年,可是终究还没有获得过硬的专业技能。
岁月蹉跎,转眼间就毕业半年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每天待在家里,混迹于各种社交论坛里,活在网络里。唯一喜欢的就是传统文化,经常会去上海的各大书店去买书,读书。
冬至那天,我在三味书屋挑选书籍,刚好看到了一直找寻的《苍茫灵山》,顺手拿起书便去柜台买了下来。
出门的刹那间,“姑娘,你等等,你拿的那本书可否借我一看?”。回首,只见身后是一个穿着卡其色的羽绒服,留着刘海的男子,白白净净的脸蛋,别有一番风味。
“你也喜欢玄奘?”我问到
“是啊,我一直在找这本书,下午过来的时候看见了,但是钱没带够,刚过来,就看见你买走了,不知能否共读此书?”
我向来喜欢交朋友,况且还是有同样想法的人,当然不亦乐乎。本能的就是答应他了。
相识之后,每晚都能在三味书屋遇见他,就像已经约定好的一样。
后来我才是知道他叫苏言。
“苏言,你说世人为何信佛?”
“世人信佛,皆有所求。他们平日都吃素,放生,念佛,诵经,其实是和佛在做买卖,希望佛祖保佑自己,让自己出行平安,生个大胖小子,事业有成……,说到底是为了让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实则不然,世界上没有什么拐杖,一个双脚立地,一头顶天的人,为什么要拐杖。于世人而言,不过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哦,那你苏言为何信佛?”
“我苏言信佛,是为了不二,况且我信的的不是佛,我信的是人。”
哈哈哈……
就这样,我们因为一本书相识了。
苏言如烟苏言很健谈,每次都是他说,我在旁边听。每次交流总觉得自己获益匪浅。
26号晚上,上海开始下起了大雪。
那一晚收到了苏言的告白,还有一首《my heart will go on》。死了好久的心中浮出一丝涟漪。
雪整整下了三天,冷到极致的白,纯净得像梦里的童年。每当他为我拂去一身风雪,握住冰凉的手,陪我走向温暖的家时,感动,他的学识,思想,都让我敬仰。
他的温暖,让我放下了心中的冰冷坚固的城墙,放了苏言进城,让他在我心里住了下来。
苏言如烟那天我敞开心扉,和他交流了我一个长久困惑的问题。
“苏言,我父母从小离异,经常吵架,被同学和老师欺负,致使我变成了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可是总想和大家在一起玩,是永远不能融于人群”
苏言摸摸我的头笑着说:“傻丫头,人生于世间是孤独的,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找和自己相同属性的人,这才会有安全感。因为很多人都不喜欢孤独。可是合众,反而失去了个性,我们读诸子百家,关键是去找他们的差异性。而不是他们的相同点,如果最后都读的一样了,还有什么意义呢?你要明白,不一样才是你的价值所在。”
我们不一样!
苏言如烟谁知,好景不长,因为,我在东北找到了新工作,将会远行。为了纪念一下这一段时光,于是寒假里,我们相约出去旅行,最后一天晚上,我订了凌晨两点半去漠河的车票。
晚上他冒着漫天风雪来送我,突然间想吃橘子,他就去马路对面给我买来。
过马路时,一辆深红的比亚迪正在马路上开的飞快。刹那间,一声长长的刹车声让空气瞬间凝固,苏言买来的橘子撒满了雪地。点点的橘黄在昏暗的路灯下,格外的刺眼。苏言脸色苍白的一动不动的躺在地上。鲜红的血以后脑勺为中心,向四周,慢慢地散开。
雪慢慢的融化了。
突然间,觉得脸上湿润,原来我流泪了。仿佛,连光速都显得很慢了。
苏言如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