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人的肖像画一向不容易,因为画家不仅仅要画出一颦一笑,更重要的是捕捉到对方独一无二的目光。这需要画家了解模特的内心,不仅仅是表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32064/792e63c7cf3b48f7.jpg)
影片在几乎没有背景音乐的烘托下缓缓开始,红衣的画家和绿衣的小姐像是同一个人的一体两面,永远在互相寻找对方的眼睛。她们的地位不同,却在感情上无高下之分,凝望对方时,也被对方凝望着;倾听对方讲述自己的故事,自己也被倾听着。两个人的爱意萌发非常自然而然,能够遇到一个眼中看到自己,用心倾听自己并试图了解自己感受的人,性别还有世俗压力都不会成为桎梏。
玛丽安接到委托,来到与世隔绝的小岛为富家小姐艾洛伊兹画肖像画。玛丽安有一双敏捷灵动的眼睛,这对作为画家的她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艾洛伊兹的母亲告诉玛丽安,艾洛伊兹抗拒被画像,嘱咐玛丽安假装只是来陪伴她的人,同时悄悄观察她,从而完成画像。
玛丽安得知,小姐即将与米兰的一位绅士订婚,如果对方满意她的画像,她将成为对方的妻子,这也是她母亲的命运,自己的肖像先得到未婚夫的青睐,再嫁入他的家中。
端庄娴静却又沉默寡言的艾洛伊兹见到了玛丽安,她们一同看海,一同弹琴和谈心。玛丽安留心观察着艾洛伊兹,觉察到玛丽安目光的小姐也时不时回应着她的目光。
“我没有见过她的笑容。”苦于无法画出艾洛伊兹笑容的玛丽安向女佣抱怨。“也许,你可以试着让她开心。”
艾洛伊兹虽然因为新朋友的到来摆脱了无聊的处境,却一直为自己的未来忧心忡忡。她被家族安排嫁给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她想反对父母之命,但无法直接和家庭抗争,只好一次次不配合画家来消极抵抗。她的生活处境是高度封闭的,因为自己的姐姐曾经坠落悬崖,家人对她严加管束。
更加熟悉后,玛丽安向她询问姐姐坠崖原因。艾洛伊兹说,也许姐姐想反抗一些东西,比如婚姻,所以她在信里对我写了对不起,现在使命落在了我身上。
从母亲,到两个女儿,一代代女儿的命运何其相似,要么顺从家族安排,要么是孤注一掷以死抗争。
艾洛伊兹正站在选择的路口上。
已经成为密友后,再也不忍心欺骗艾洛伊兹的玛丽安承认了自己的画家身份。艾洛伊兹没有责怪玛丽安,反而是配合她坐在画布前让她为自己画像。
“她常常说起你,应该很亲近你。”艾洛伊兹的母亲悄悄告诉玛丽安。
在忽明忽暗的烛光中相处,两个人的关系很快拉近。玛丽安也逐渐对这个处于困境中的同龄女子心生怜惜。她依旧仔细地为艾洛伊兹画像,目光停留在她的面庞时,却怀疑自己正是把她推向被安排人生的帮凶之一。
本来到了截止交稿也是玛丽安离开小岛的日期,艾洛伊兹却声称这幅画没有打动自己的地方,她指责这是一副敷衍的作品,玛丽安无奈毁掉了已经完成的肖像。
看到画作没有完成,艾洛伊兹的母亲生气地想要辞退画家,而艾洛伊兹却主动帮玛丽安解围,称自己愿意让玛丽安为自己画肖像。
在五天母亲离开小岛的日子里,艾洛伊兹、玛丽安还有女佣尽享自由自在的生活。她们去海边奔跑,去海里游泳,不分昼夜地打牌。艾洛伊兹知道,一旦母亲返回,她订婚的日子就近了,她要充分利用这为数不多的自由日子。
这些天里,艾洛伊兹流露出了和以往不同的特质,她真心笑了出来,不再时时克制自己,保持富家小姐的骄矜,她们和女佣好像变成了童年一起玩耍的几个小女孩,重新拥有了无忧无虑的时光。
在两人对望的目光中,新的情愫也悄然诞生。油画中的艾洛伊兹端庄大气,有着令家族荣光的高贵之美,在画板面前的艾洛伊兹却时不时眉开眼笑,全失了贵族小姐的庄重。
无论是哪一面的艾洛伊兹,都是玛丽安爱着的艾洛伊兹。
她知晓艾洛伊兹面对无从反抗婚约的绝望感,感同身受同为女子她的痛苦与无力。她曾经告诉艾洛伊兹自己也许这辈子也不会结婚,对方眼里有着无与伦比的羡慕神情。
海边院落是一个只有女子的乌托邦世界,这里无论是画家还是女佣都全是女子,等级森严的气氛不存在了,她们是可以互相谈论自己各种秘密的姐妹,比如暂停三个月的月事,还有一起帮助意外怀孕的女佣堕胎。
在壁炉忽明忽暗的火光前围坐在一起的三个人认真读着希腊神话中俄耳普斯的故事:
“俄耳普斯和他的妻子非常相爱,可惜她的妻子意外被蛇咬伤,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不堪离别的俄耳普斯选择来到地狱,恳求所有人放他的妻子返回人间。”
“他言辞恳切,所有人都被深深打动了,于是,他们答应让俄耳普斯带妻子重返人间,只有一个条件,在俄耳普斯离开地狱前,他绝对不能回过头看妻子,否则她就会继续留在地狱。”
“离开地狱的路崎岖危险,俄耳普斯想确认妻子是否安全,迫不及待回头看她,于是妻子重新坠入地狱,俄耳普斯从此在荒原上过着凄楚的生活。”
“他为什么要回头看?”艾洛伊兹心生疑惑。
“他太爱妻子了,没有办法忍受一刻不能看到她。”一个女伴回答。
“不,是俄耳普斯选择回头看的,带妻子回到人间是情爱的选择,而回头,永远记住她的模样是诗人的选择。”玛丽安的理解中,一定是妻子让俄耳普斯回头的,因为想让他永远记住自己。
所以,玛丽安作出的也是诗人的选择。
渐生情愫的两个人无法面对迫近的分离结局,艾洛伊兹和姐姐一样逃到了浪花飞溅的海边悬崖——她只有死亡才能逃脱家族的安排。可是这个时刻玛丽安飞奔而来,在悬崖边抱住了情绪失控的恋人。
分离无法避免,她们选择用画像的方式记住对方。艾洛伊兹寄给未婚夫的画像早已完成,玛丽安画下了艾洛伊兹的小像,并在书上的28页画了自己的小像。
孤身离开小岛的玛丽安听到艾洛伊兹的大喊:“回头!”她穿着纯白婚纱,想要让对方记住自己美好的最后一面。
时代的局限下,两个意外结识后逐渐变得心心相映的她们无法在生活中相守,只能选择以自己的方式永远不忘。尘世中的爱情不是永恒的,所以俄耳普斯会选择回头,让妻子留在自己的心里变得永恒。
影片多采用前后照应的方法。
母亲的画像与女儿的画像都是订婚时寄给未婚夫的作品,隐含着她们无法支配自己命运的处境;
在海边跳崖自杀躲避婚约的姐姐和无从选择来到悬崖上徘徊的妹妹,有着同样的困境;
俄耳普斯的故事中回头的男主角和提醒玛丽安回头看见披上婚纱自己的艾洛伊兹;
若干年后画展上艾洛伊兹和小女儿的画像上,画中人折起的书页正是有玛丽安小像的28页;
曾经没有听过交响乐的艾洛伊兹希望玛丽安告诉自己交响乐是什么样的,在多年以后,她盛装独自出席交响乐会,并在壮阔的旋律中黯然神伤。
影片不仅展现了两个女子爱恋的萌芽到最终告别的过程,也体现了父权社会中整体性的女性困境,她们作为女儿时,难以独自出门行走;青年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生活方式;有才能的女子,要把自己的作品以男性艺术家的名义发表才能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挣脱方式无非两种,顺从或抗争到底。
玛丽安和艾洛伊兹的感情是一种更为普世性的人类之爱,是完全出于对另一个人的了解、欣赏、感同身受基础上的吸引。她们身份的差异被消除,两个人都因为对方绽放了全新的活力,能够对自己的处境更加觉察,也坚韧顽强地继续生活下去。她们没有一个人更男性化或者更女性化,两个人既是自己又是对方的镜子,是一种真正平等和相互理解的感情。
“香花会谢,糕点,当天新鲜,而记忆却像歌曲,永远红艳。”艾米莉诗歌中,记忆是不会失去时效的,玛丽安和艾洛伊兹用肖像的方式,保留着在荒凉小岛上那段生活的永恒记忆。
网友评论